母亲是孩子来到世上后最亲近的人,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孩子与母亲已经十分熟悉了。有人形象地说:“母亲是从知道自己怀孕那一刻就认为自己做了妈妈,而父亲则是在孩子生下来那一刻才认为自己做了爸爸。”可见,相较于父亲,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更为亲密,毕竟他是认识了母亲十个月后才认识的父亲。
当然,这是戏言,但并非全无道理。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B. 保尔特指出,一个人在出生后,会与最初抚养他的人建立情感纽带,而这种情感纽带也会成为他一生情绪发展、沟通模式和人格发展的基础。
没有什么人比母亲和自己的关系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更大,当然,这里指的母亲,是角色上的“母亲”,就是指直接抚养孩子的那个人。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生母,那么直接抚养他的那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对3岁之前的事情都没有太多记忆,但其实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我”的概念,并且3岁前的经历会对我们今后的感觉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人3岁前的“自我”遭到了损害,那么他今后的情绪发展都会出现很多问题。
而一个人3岁前的经历,往往和母亲关系密切。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提出了“依恋关系理论”,他认为,从一个人孩童时期与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模式,可以预测出这个人长大后的关系模式。一般婴儿与母亲可以形成三种依恋关系模式,分别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其中,与母亲形成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无论母亲是否在自己身边,他都觉得无所谓,也不想和母亲太亲近。而与母亲形成焦虑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当母亲陪伴他们时,他们就很正常;当母亲离开后就会表现得十分痛苦;而当母亲再回来时,他们就会对母亲发脾气;一旦母亲再有想要离开的意思,他们就会大哭大闹不让母亲离开。这种类型的孩子不会自己玩耍,他们的焦点全在母亲身上。
回避型和焦虑型都不能算得上是最佳的母子依恋关系模式,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要么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要么会对亲密关系表现得患得患失,都无法很好地与别人相处。
而与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则会在长大后与人相处得十分愉快,不会对一段关系表现出冷漠、焦虑或依赖。因为他在婴孩时期就能够对母亲的陪伴和离开表现出正常的反应。即有母亲陪伴时会很开心,也会有勇气探索周围的未知事物,因为他知道母亲就在旁边,会保护自己;当母亲离开时,他也会痛苦,但母亲回来安抚后,他又会恢复正常,继续开心地玩耍,而不是像焦虑型孩子一样黏着母亲。
很显然,与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更有利于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这种安全型依恋关系呢?答案是要与孩子多互动。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这里指的需求不单单是指生理需求,还包括孩子的情感需求。如果孩子想要得到关注,母亲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如果孩子想要独处,母亲也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如果母亲总是漠视孩子的需求,孩子会逐渐失去安全感,会失去爱的能力,认为自己只能靠自己活着,这就是回避型的依恋关系。如果母亲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孩子求关注的需求,想回应就回应,不想回应就无视;对于孩子想独处的需求,想给予就给予,不想给予就强行剥夺孩子独处的空间,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才能获得关注,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有独处空间,这就容易形成焦虑性依恋关系。
可以说,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模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个母亲,如果你还依然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