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你不上学怎么行呢?不上学你以后能干什么呢?”

“反正我就是不想上学。”

“现在我们还能养你。以后要是我们老了,你没有文凭,没工作,怎么办?”

“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无所谓,我就是不想上学。我还想问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学校这么无聊的东西呢,非要逼别人去做不愿意做的事。”

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发生在我的诊室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厌学”(School refusal)渐渐成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绕不开的痛点。一边是对上学毫无兴趣、恐惧、纠结、精力不济的孩子,一边是忧心忡忡,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却始终无法让孩子安心上学的父母。父母们搞不明白,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呢?他们恨不得钻到孩子脑子里一探究竟,看看孩子在想什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去上学。

此时的父母,内心往往充满纠结。一面看着孩子不上学,如热锅上的蚂蚁,日夜催促孩子;一面又怕说得多了孩子烦,反倒起反作用,让孩子更加厌恶上学,弄巧成拙。而孩子们,有的对上学毫无兴趣,索性成为“伪佛系”青少年,随波逐流,完全找不到未来的人生目标;有的呢,则是一边对学校充满恐惧和厌恶,一边又觉得自己应该去上学,进退两难,苦不堪言。所以,两边僵持到最后,几乎没有赢家。一边是为了孩子筋疲力尽,留下满腹困惑和无奈的家长;一边是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最后学业无成,空留一身彷徨的孩子。

那么,我们真的拿厌学没有办法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厌学让所有家长都很头疼,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先了解它背后的原因及意义,对它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请注意,在此处我强调的是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然后才能讨论我们应该使用何种对策。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最习惯做出的反应是直接寻找所谓的解决办法,却对搞清楚问题是为何及如何发生的毫无兴趣。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习惯——如果我们连问题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都不清楚,又怎么会知道哪种解决办法是有效的呢?在不清楚问题卡在何处时就盲目尝试,其结果极有可能是花费了大量精力,最后却毫无效果,空留下一肚子疑惑和挫败感。

因此在本书第二部分,我将系统地阐述可能引发和维持孩子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因素。通过阅读这一部分,你可能会发现,厌学现象的成因其实是复杂的,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学习压力大”“心态不好”“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方法不对”“青春期的叛逆”所能涵盖的,它涉及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甚至医学等多个层面,这些因素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换言之,厌学是一个系统问题,是学生背后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综合结果。因此,要想摆脱厌学的困扰,我们也需要在上述多个层面同时做工作。

在此还需要澄清一点,我接下来将要分享的对于厌学现象的理解,完全是从我与中国厌学孩子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中提炼和总结所得,而非对西方心理学相关理论舶来物的改装,也不是所谓用既往陈旧经验“新瓶装旧酒”。我在平日的临床心理工作中,每年至少要接待100个被厌学现象困扰的家庭。这其中有经过1~2次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即通过与整个家庭会谈来改变家庭氛围,进而帮助家庭中有心理困扰的孩子的心理治疗方法)或经个体心理咨询就成功返校的学生,也有经过几十次咨询、耗时几年才恢复学业或走出家门面对现实的来访者。既有返校后逆袭考入重点名校的学生,也有复学后经过努力发现自己不善学术、最后另寻出路者。既有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有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既有就读于所谓一般学校成绩垫底的“学渣”,也有在国际名校深造、在校排名数一数二的“学霸”。既有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艰辛的平民家庭,也有家产几辈子都用不完、生活讲究的富豪家庭。

你会发现,厌学其实并不是某个年龄段、某一小部分学生或是某些社会阶层的家庭的“专属物”,任何学生或家庭都有可能遭遇厌学的问题。实际上,在我工作的医院中,我们还有专门的临床科研项目探讨厌学现象的成因和应对策略,该课题已经持续了3年,此过程中接待和处理案例超过300例。本书所呈现的知识、观点和经验主要是该项目临床经验和科研结果的结晶,是百分之百基于实践和中国社会文化的本土化干货。

一看到“研究”二字,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枯燥”“高深”或“看不懂”等。在此我可以保证的是,“科研范儿”不是本书的行文风格。其实,在本书中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我对厌学现象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建议。此外,为了保护案例家庭的隐私,我在本书的案例故事部分对他们的个人信息做了必要的修改。当然,你在阅读这些案例故事时,可能会发现和你所经历的某些情况比较相似,因为每个人都会在别人的人生里看到自己的人生,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故事。所以,在本书中,我讲的虽不是你的故事,却也是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