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做了妈妈以后,我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查阅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也看了一些专职妈妈写的教育帖子。通过整理我发现,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看似相同,但却又不同。我不禁开始沉思: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成功教育的标准又是什么?
我丈夫的一个远房亲戚是一位众人口中的“高人”,而这个“高”在于他把自己的一双儿女送进了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在当地曾轰动一时。如今,他的一双儿女已经在美国知名院校读完博士毕业回国,并在北京知名的外企工作,事业家庭双丰收。
于是,见过这位亲戚的人都会对他说:“要是我的儿子(女儿)有你的儿女一半出息,我就知足了。”而这位亲戚却非常谦虚地说这没有什么。当时的我只当他的话是处世圆滑之人的推脱之词,因为很多人面对采访要求谈谈自己成功的经验时,都会这么说。
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成为妈妈,也并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所在。过了几年,再次见到他时,我已经生下儿子做了妈妈。我非常诚恳地向他讨教教育儿女的经验,为我以后教育儿子打好基础。
他显得有些为难。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他告诉我,在他的儿女考上北大清华的时候,由于媒体的报道,有出版社找到他,希望他写一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但他并没有接受这个提议。
我问他原因,他对我说,他其实一直有写点东西的习惯,写一本书对他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之所以不接受是因为他不想误导别人。原来,他曾参加过一个论坛,论坛里的成员都是一些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父母。他们培养出的孩子全部都是顶尖学府毕业并且已经事业有成的人,在所有人的眼里,这样的父母无疑是成功的父母。可是在这位亲戚看来,成功不是这样定义的,至少它不应该这样肤浅。如果仅仅因为孩子考取了名校,事业有成,我们就成了成功的父母,孩子就被当做成成功教育的典范,那么这将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情。
他的话让我沉思。如今,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标准里,只要孩子考取了名校,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地位,这个人就是成功的。可是,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进一所普通的大学,甚至有的人连大学都没有上过。那么,就要单纯地将这些人定义为失败吗?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我曾见过一个孩子,每周只有周末的傍晚才能下楼玩一会儿,其余时间都被父母强迫着在屋里学习。看到孩子痛苦、可怜的眼神,我很是心痛。成绩好真的能代表一切吗?本该享受天真烂漫的年纪,却被父母折磨得一点开心的样子都没有。那么即使她取得了好成绩,父母看到她这幅郁郁寡欢的样子,不会觉得心疼吗?
如果我们只教会孩子去追求名利、成功,而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那么将来即使他成功了,他也无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爱孩子,就要打破世俗的眼光和标准,让孩子明白并非只有出类拔萃才算好,并非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认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乐观上进、脚踏实地,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