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原件”美好一点,再美好一点(1 / 1)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父母是什么样,“复印”出来的孩子就是什么样。每当我把这个理论说给身边的朋友、同事听时,他们都觉得很有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儿子上初中的时候住校,一次周末回家时向我抱怨:“妈妈,我真搞不懂,我的同桌为什么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无端地指责别人。说别人买了个钱包,还要追求什么名牌,那么贵,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钱,可是过一会儿还是会好奇地凑过去看看。”

一个才上初中的孩子,也就12岁左右,正是单纯求学的年纪,却带着这么偏激的眼光去批判别人。这样的观点是哪里来的?

有一次,我在校门口遇见了儿子的这位同桌的妈妈。与她聊了几句后,我就知道儿子向我所说的关于同桌的抱怨全部来源于家庭。——我在与她妈妈闲谈的短短几分钟里,她向我抱怨了天气不好,校门**通秩序差,孩子成绩不好等很多杂七杂八的琐事。我想,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父母身边,难免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同样爱抱怨的习惯,而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既然不想,那我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把家当成最重要的教育阵地,用我们所说、所做来亲身给孩子示范,不要让我们的无心举动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我们总是在家抱怨社会、抱怨领导、抱怨自己的朋友。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也会对社会,对以后的领导,甚至对自己的朋友失望,从而对生活没有追求,没有期望,导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得过且过……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还小,我说的他也听不懂。”是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还只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我们的话他们可能会听不懂。但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记忆东西了(甚至是在胎儿期)。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梳理一下,一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行为和语言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有时,我们回到家就会瘫倒在沙发上说:“上班真的是累死了,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啊……”

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样讲,会让孩子从心里觉得上班好可怕。从而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就要工作。从侧面来说,这就是害怕承担责任的表现。

还有一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就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我看到如今的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还轻率离婚,给孩子带来抹不去的痛苦。孩子会因他所听到的、看到的,失去了对婚姻的期待,甚至惧怕婚姻。因为在他成长过程中,没有留下父母相亲相爱的记忆。

很不幸,我有一个朋友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悲剧——

朋友的女儿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朋友经常催促她说:“女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人嫁了吧!”女儿一听,就冲进厨房拿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说:“让我结婚,除非我死了。”

朋友被女儿的举动吓坏了,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跟女儿谈论这件事了。她满心焦急地问我:“我女儿怎么会这么排斥结婚呢?后来我找机会跟朋友的女儿聊了聊这件事。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导致她恐惧结婚的原因,就是因为朋友和她丈夫不和谐的婚姻关系。

原来,他们总是当着女儿的面吵架。有好几次,女儿还亲眼见到爸爸动手狠狠地打妈妈。每而次吵架或是打架后,妈妈都会跟她抱怨:“世界上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样的情景慢慢地在女儿心里扎根,她也开始默认了世界上没有好男人,男人都是不可信的。

朋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后悔地捶胸顿足。她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给孩子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影响。后来,朋友为了打开女儿的“心结”,特意带着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由此可见,父母随意地发泄,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为了我们亲爱的孩子,请各位“原件”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