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长远的教育是:该给孩子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给孩子一双“火眼金睛”(1 / 1)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物理老师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带了一杯苦瓜汁到教室。上课时,他让每个同学仔细观察自己的动作——他将右手的食指伸进苦瓜汁,然后再用舌头舔右手的中指,并且装出很开心的样子说:“真好吃。”然后,他让每个同学模仿他刚才的动作。结果很多同学在照做后,都因舔了沾了苦瓜汁的手指而露出了十分难受的表情,只有一个同学表情很平静。因为只有这个同学细致地观察到老师在舔自己的手指时,已经悄悄地换了一根手指。

看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观察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我们总是喜欢用“聪明”来夸奖孩子智商高,有头脑。“聪明”这个词分开看就是“耳聪目明”,也就是说,聪明的孩子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孩子听到了新奇的声音,看到了有趣的事物,就形成了认识,进而转化成为智力。

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在众人之上。”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上来说,观察力也是很重要的。假如一个人缺乏观察力,就感觉不到生活的变化,就像是一直活在单调的生活中,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波澜。但如果一个人观察力够强,他眼里的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

在儿子上幼儿园时,我经常和他一起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以此来锻炼他的观察力。我买了一本儿童“找茬书”,书上每一页都有两幅看似一模一样的图片,游戏规则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一开始儿子只能找到一些明显的不同,但是细微之处看不到。我就跟他说:“宝贝加油,仔细观察,你一定可以的。”后来,儿子静下心来重新观察图片,果然顺利地通过了游戏。

这样的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儿子找到了规律,知道秘密通常藏在哪里,就算是再隐蔽的不同,他也能顺利地找出来。后来,我逐渐让他观察生活中的不同,儿子的观察能力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得以稳固提升。

关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首先,要教孩子如何观察。

观察前,让孩子知道观察的目的,这一点很重要。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公园玩,他漫无目的地张望,显得很无聊。我对他说:“你今天看看在公园里能发现几种小鸟?是什么颜色的?是大还是小?飞得高还是低?叫的声音洪不洪亮?晚上回去写一篇观察日记吧。”儿子听罢,果然仔细观察起公园里的鸟来。

在培养孩子观察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如何去观察。比如说在观察风景的时候,可以从近到远看,也可以从上到下看,还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看。这样观察事物,既有条理,又能兼顾局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其次,还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旺盛的,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天性多鼓励孩子观察,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快乐中观察万物的变化。

有一年春天,我和丈夫带着儿子去野炊。到达目的地后,丈夫开始搭建帐篷,我则带着儿子去溪水边转了转。我跟他说:“快看,那个石头下面有只螃蟹。”儿子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我提起来了,他看着水里不住地问:“哪儿呢?哪儿呢?”我指给他看。儿子顺着我指引的方向不仅看到了螃蟹还看到了小鱼和小虾,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回到帐篷边,儿子兴致勃勃地向丈夫讲述了刚才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孩子在提升观察力的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一箭双雕。

再次,我们还要锻炼孩子善于抓住事物细节的能力。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留意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带孩子去市场买菜的时候,可以问他:“你看看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区别?”“草鱼和鲫鱼有什么区别?”“豌豆和蚕豆有什么区别?”带孩子出去旅游时,可以问他们:“我们这次来的地方和上次有什么不同?”家长的这种提问会大大促进孩子观察的积极性,并使其观察过程变得更仔细更认真。

最后,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孩子全部的感官去观察。

我们可以调动孩子的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说颜色、外形、声音、温度、味道等。我们要让孩子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只有亲身感受了,才能加深孩子的印象,让观察的效果更好。

想让孩子获得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能力不是一天养成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成为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