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堂哥家走亲戚时,发现堂嫂正在给儿子恒恒补习英语。恒恒正在读小学5年级,平时还算听话,并没有让堂哥和堂嫂操太多的心。
看见我来了,恒恒立即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跟堂嫂央求:“小姑好不容易来一次,我想今天多陪小姑玩一会儿,不学习了行吗?”
堂嫂看了看恒恒,说道:“不行,跟小姑打完招呼就去做练习,今天的练习做完了,剩下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
恒恒奶奶无奈地对堂嫂说,“你这当妈的,老是逼孩子学习,真狠心。”
看到婆婆这样说,堂嫂笑笑不说话。趁婆婆出去买菜的空当儿,堂嫂跟我说:“现在的竞争这么厉害,我要是不督促恒恒好好学习,而是放任他玩耍,到时候落下的就是他自己,害的也是他自己。”接下来,堂嫂还给我讲了她大学舍友美文的故事。
在大学的时候,美文是宿舍里学习最用功的人。当宿舍里的小姐妹都在忙着谈恋爱、追电视剧、出去玩的时候,她却忙着上英语班、泡图书馆、准备考研、考博,没有一刻松懈。
后来,她成功留校任教。让表嫂深感羡慕的是,大学里一周只需要上2天课,其余的时间不需要待在学校,自己随意支配。而且在大学里教书,薪资待遇非常优厚,环境很轻松,压力也小。
“我真的很后悔当时没有选择考研,还觉得那时候美文天天熬夜学习真没劲,总劝她像我们一样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得了。”堂嫂有些遗憾,有些无奈地继续说道,“一开始我还为自己有稳定工作沾沾自喜,可是现在看来,人总是要吃苦的。年轻的时候拼搏了,奋斗了,以后就会过得自由一点,舒服一点。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坏事。”
对于表嫂的观念我表示赞同。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同的家长也有不同的表现。
重视孩子学习的父母基本理念相同,好成绩不仅可以让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且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孩子内在涵养的过程。但是那些不重视孩子学习的父母却各有自己的托词。
比如说,我的孩子不喜欢书,就喜欢玩。
比如说,我们家孩子已经够聪明的,没必要去读书。
而最常见的一个理由就是——孩子需要自由的玩耍,需要从玩中释放天性。
对于这些说辞,我不觉得奇怪,只是觉得遗憾。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写过一句话:“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现实生活中,除了年龄和衰老,有什么是可以不需要努力就能够轻松获得的呢?答案是没有。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每个孩子也同样应该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而学习,就是通往这个灿烂未来的基石。
有人说,“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这句话虽然过于绝对,但不无道理。当孩子步入社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比读书要复杂得多,也比考试要困难得多。而那些从小被父母严格督促,有毅力肯用心的孩子,往往就更容易拥有组建自己人生格局的能力,也更有可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是广州一家电子工厂的HR,大多数时候她都在跟一线的工人打交道。遇见了很多年少时贪玩、父母又不太管束,工作后一直在后悔没用功读书的年轻人。她曾告诉我,她所在的区域工厂的招工要求都差不多,稍微带点技术含量、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要求最低大专以上的学历。所以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早早辍学的孩子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特别少,基本都是做各类学徒,或者进服装厂、食品厂、电子类厂房从事枯燥又劳累的体力劳动。这些年轻人每天工作时间都差不多在10个小时以上。可是这些年轻人即便是再辛苦再努力,一个月的收入也仅仅在3000~6000元左右,且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有社会保险等福利。至于提拔、晋升、培训更是不用想,做几年能当上小主管就已经很不错了。
每次聊起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朋友都会无比感慨地和我说:“我当初上学的时候也偷懒,但好在父母管得比较严格,成绩没有落后太多,最终考入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没有父母的严防死守和严格督促,现在的我没准也会是流水线上一个普通的女工吧。”
命运没有什么被注定,但早出发却能抢占先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对他的教育越重视,孩子能考取一个好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可否认的是,好的大学不仅教学质量过硬、硬件条件好、社会声誉高,而且校友资源广,会在精神境界、人脉广度、社会软资源等方面上,给予孩子很多的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机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