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取笑孩子(1 / 1)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父母喜欢以逗弄孩子为乐。孩子高高兴兴地唱歌,父母却哈哈大笑地说唱得太难听,就像是鸭子叫一样;孩子比较活泼,喜欢蹦蹦跳跳的,父母则取笑孩子像猴子一样。

事实上,当父母取笑孩子唱歌像鸭子,或是行为像猴子,从而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父母就笑不出来了。当孩子因为父母的取笑而产生敌对情绪,或是憎恨父母的时候,父母就更笑不出来了。而且,这并没有什么好笑的。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是天性使然,他们高兴所以会唱歌,他们天真活泼所以会蹦蹦跳跳。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取笑他们,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这样错误的认识: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很糟糕?爸爸妈妈是不是觉得我很可笑?当他们自己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就会失去了信心。

同时,对于孩子来说,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别人议论和评价自己。父母的取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情绪,“叫我向东我偏向西”,还会影响到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等孩子到了十五六岁时,独立性与自主性已经完全成熟,这个时候,他们对自尊的追求也达到“顶峰”,从而更加无法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取笑。即便这份取笑是善意的,是无心的。

十几岁的然然非常喜欢唱歌,平时高兴的时候总要哼唱几句,自从网络上唱吧、K歌等APP火了之后,他就好像是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总是将自己的得意作品传到网络上,希望更多人肯定自己的歌声。

一天,他上传了一首李荣浩的《李白》,短短十几个小时,就受到了很多好评,这令然然非常高兴。吃完晚饭之后,他回到了自己屋子里,高兴地哼唱着这首歌曲,心情非常舒畅。这时候,爸爸敲门进来,找他有事情说。听到孩子正在唱歌,不自觉地说了句:“这都唱得什么啊!我一句都没有听懂,不知道你每天都唱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然然反驳说:“这是李荣浩的《李白》,现在很流行的。我上传了自己唱的到网络上,还受到很多好评呢!”

谁知爸爸笑着说:“你唱得还好听?我怎么觉得越听越像鸭子叫呢!”

然然一听愣住了,心想:我唱歌还好吧,要不怎么那么多人给我好评!可爸爸为什么非要说我像鸭子叫呢?难道我唱得真的很难听?然然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觉得爸爸完全就不懂自己,更不尊重自己。因为这件事情,然然在爸爸面前再也没有唱过歌,和爸爸的距离也逐渐疏远。

很显然,爸爸的取笑让孩子接受不了,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我们都知道,爸爸是爱孩子的,也许并不是真的觉得孩子唱歌不好听,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可就是这言不由衷的话让孩子受到了伤害,也让孩子的心里产生了隔阂。

还有些父母总是习惯把讽刺挖苦的话挂在嘴边,不管时间和场合地讽刺孩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啊!”或许父母的讽刺都是无心的,或许父母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进步。可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是,正是这样无心的行为,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刺痛了孩子脆弱而敏感的内心。

取笑是一把刺向孩子的锋利的剑,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心,让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永远也不要取笑孩子,因为没有什么比取笑更能让一个孩子变得无礼、粗暴、心理扭曲了。”

身为父母,我们都爱孩子,可就是无意间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当而伤害了孩子。所以,身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主,在任何时候都以平和、友善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不要用取笑和讽刺的口吻对孩子说话。同样的意思,用取笑和讽刺的口吻,与用鼓励和平和的方式来表达,效果完全不一样。你的取笑和讽刺只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只会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既然我们是爱孩子的,为什么又非要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呢?

更何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大人都反感别人的取笑和讽刺,又为什么非要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当孩子因为天真的本性而做出让人忍俊不禁的行为时,父母千万不要失声大笑;当孩子因为高兴而高歌或是手舞足蹈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取笑他们像鸭子、像猩猩;更为重要的是,当孩子某件事情做得不那么好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想要激励孩子,而把讽刺挖苦的话挂在嘴边。因为这只会伤害到孩子。

父母应该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取笑他们,这不仅是对自己孩子的一份尊重,更是良好涵养的一种体现。当然,也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尊重,孩子才能从心里更愿意接近父母,更尊重父母。

同时,面对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戏弄和取笑,父母也应该理直气壮地拒绝——对不起,请尊重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得罪人,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更应该看重孩子。不是吗?

用鼓励和安慰来替代取笑和讽刺吧!换个态度、换个说话方式,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你的孩子将更自信地面对成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