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赞扬努力的过程,别只看重结果
我们培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本领,而且只有努力去学,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孩子努力去做了,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进行表扬,至于结果,父母不应看得太重。为什么?因为如果太看重结果,孩子就会不注意努力打好基础却只追求结果,这就难免不会有侥幸心理和投机行为,如果严重一点,还会导致孩子作弊造假。另一方面,如果只注重结果,孩子就怕失败,孩子就不会也不敢接受艰难的任务,因为任务太艰难就得不到好结果,更怕出现错误而不敢勇于实践。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希望老师出的考题简单一些,希望遇到的事情简单易做一点。如果我们更看重孩子的努力,孩子就不会惧怕任务的艰巨,孩子也才敢于创新和实践,更不怕会出现错误,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有出息,也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这当然是我们父母希望看到的。
但有些父母却把事情弄反了,不注重孩子的努力,却更注重事情的结果,比如规定孩子考试必须要考多少分,然后以分数来制定奖惩措施,考多少分奖励多少东西,考多少分惩罚多少等等。这样逼迫孩子,孩子不上梁山,也只能是欺上瞒下。比如我认识的一位父亲,平日并不怎么管孩子,只是给孩子规定了应该考多少分,应该排名多少名以上。孩子为了达到要求,考试时便常常作弊,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次被老师抓住后没收了考卷,成绩也记成了零分,为此这位父亲很是不满,便到处批评老师如何如何。因为我们熟悉,我便当场指出了他的错误。我告诉他,平时不认真管孩子的学习,只给孩子规定一个任务指标,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推卸父亲责任的做法。因为你规定一个指标,这很简单,大跃进的错误就是定高指标,瞎定指标,但怎么完成这个指标,完成这个指标要怎么去做,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如何,完成这样的指标有没有困难,完成指标的根据是什么,这些你考虑过没有,如果考虑过,你给制定了哪些相应的学习措施,创造了哪些有利的学习条件。这位父亲自知确实做得有问题,便不再说什么。但我还是继续告诉他,教育孩子,不是上级给下级下达生产任务,而是一件相当重要、相当费事、相当费脑的事情,做父母的不但不能有半点偷懒的行为,还要处处为孩子着想,处处以身作则,还要处处动脑筋想办法,只有父母也付出了汗水和智慧,才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那些年常去开家长会,会前学校往往会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和作业本都摆在孩子的桌子上,但我发现不少家长匆匆看完孩子的考试成绩,便忙着打听孩子的成绩能排多少名,得到了结果,好像就知道了孩子的一切,然后坐在那里不再说什么,也很少有父母仔细分析孩子的试卷,也没耐心细看孩子的作业。好像孩子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成绩也就代表了一切。其实我觉得父母更应该看孩子的答题情况,应该通过看孩子的答题情况,了解孩子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还没掌握,从而回去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定措施,改进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才应该是看孩子试卷的目的。
我的女儿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考试成绩基本稳定在前三,但有一次排在了第四,妻子一下接受不了,去开家长会时有点抬不起头来,回来便批评孩子学习不够认真。孩子这样的成绩我虽然也难受,但我还是比较冷静,仔细分析,觉得也没什么,因为考试也有偶然性,答题时有时一念之差,就会做错一道题。另一方面,对试题也要分析,特别是语文试题,比如那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如考某某象征着什么,比如填写那些恰当的词语,有些题别说孩子,我们来答也很难对上人家的标准答案,更别说还有造句和作文,因此就不能只看成绩不看答案。我说了我的观点,妻子说我总是迁就孩子,总是袒护孩子。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的女儿平日是努力的,她的知识面是宽广的,她阅读过的书要比同班的孩子多,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要强,这样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孩子。那天我和妻子发生了争论,妻子说女儿平日净看闲书了,没有扎扎实实复习课本知识,都是我引导坏了,这个问题已经在考试中暴露了出来。但我却不认为女儿平日是在看闲书,在我看来,哪本书都不能看做是闲书,哪本书里都有知识,看这些书虽然和考试无关,但看多了知识面就广,学问就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我的话还没说完,妻子问我如果女儿将来考不上重点大学怎么办。这当然是个大问题,但只为了考试让孩子去死记硬背,也是我不愿意的。更主要的是我的女儿也不愿意那样去做,她最讨厌死记硬背东西,更讨厌背那些中心思想名言名句,她最喜欢看那些新鲜的没看过的东西,而且浏览起来速度快得惊人。鉴于这样的情况,如果禁止女儿看她喜欢的书而去逼她死学课本上的东西,她不情愿,不喜欢,即使不消极怠工,也不会愉快地去学,甚至不会用心去学,其结果很可能是课外书看少了,课本书也还就学了那些,时间长了,知识面宽的优势就会丧失。而且现在提倡全面发展,考试题也在向全面考查知识和能力方向发展,如果到时高考试题果真灵活宽广了,咱们就会害了女儿。出于我这样的分析,妻子也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双方折衷的结果是,以后给女儿买书时,多买一些像《上下五千年》和《大自然的奥妙》这样和课本知识贴近的书,以便把爱好和课本兼顾起来。
后来事实证明,我女儿宽广的知识还是派上了用场,不仅那年去北大参加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后被预录取,大学毕业要保研时,保研除了考所学专业知识的小综合,还要考所有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大综合,如果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在大综合面前就很难胜出,结果我的女儿又取得了好成绩顺利保研。我在这里还要说的是,我女儿宽广的知识,不仅让她考试受益,也会让她受益终身,因为许多我认识的人告诉我,说和我的女儿交谈一下,就能感觉到她身上知识的宽广,知识的力量,而且也能感觉到她儒雅的气质。学习为了考试,不仅不少家长是这种思想,学校的教育也是这个目的,诺贝尔奖和我国科学家无缘,目前也缺少创新型人才,这和我们的考试教育不无关系。现在不少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抱怨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差,说最头疼的是修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说许多论文写得乱七八糟没有头绪,有的甚至要导师来重写。正因为如此,目前不少导师在招收研究生面试时,重点要考查一下考生的读书情况和写作水平。
既然全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能力的重要性,父母就更应该看重孩子的努力过程,更应该看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因为将来孩子毕竟要走向工作岗位,那时就要完全凭能力来说话。另一方面,注重结果,长期下去,孩子会以为学习就是为了得到那个结果,具体到学习来说,以为学习就是为考试,而且许多大学生都这样认为。因此,每到考试时,许多学生都要老师给划出一个复习范围,有了范围,便死记硬背,考一个好分数,便洋洋得意。但事实是,那些注重努力学知识的学生,虽然平日考试成绩不出众,但在找工作面试时,就表现出了基础知识扎实的能力,不仅懂得多,说话也思维严密,分析问题也透彻,而且到了工作岗位,马上就能接手工作。而基础没打好的学生,去了才要学许多东西,工作了仍然是个学徒。我有时对学生说,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有许多工作我们干不了;不是人家不重用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给人家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有真本事,我们不仅可以毛遂自荐,而且可以直接去找老总立军令状,如果老总不是儍瓜,他就不会不用有本事的人。
注重鼓励孩子的努力,就会让孩子有一个努力踏实的性格,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好的结果自然会等待着孩子。如果只追求结果,孩子当然会只为结果,这样很可能逼迫孩子造假撒谎,即使不造假侥幸得到那个结果,也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
5独生子女同样需要挫折教育
老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的一生遭遇挫折和失败必不可少,但对失败的不同态度,就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因此,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可以防止孩子走向极端。
我的女儿在小学和初中时学习很轻松,但进入高中,情况一下就变了。他们那个学校本来就是所唯一面向全省招生的学校,而他们那个奥数班,又是唯一的尖子班,进人这个班的学生,差不多就是全省选来的尖子生了。我女儿进校后不久,有天下午放学后突然打来了电话,电话一通,女儿就号啕大哭,而且伤心得喘不上气来。我当时吓得心都缩紧了,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便髙声喊着问她怎么了。结果半天我才听清,原来是考试考得很差,说数学一百五十分的题,只考了二十几分。这样的结果我也没料到,但我还是努力安慰她,告诉她考多考少都不要紧,因为才入学不久,一切才刚刚开始。等她渐渐不再哭时,我才问她别人考得怎么样,她说也有比她差的,但也有考一百多分的,她这个成绩,肯定在四十名左右,照这样下去,肯定要遭淘汰。我听了当时也很难受,我知道他们那个班有五十多个学生,而且事先就说明了,第一学期要淘汰五个,第二学期再淘汰五个,淘汰的学生只能进入到普通班里。淘汰对每个学生和家长来说,当然是最痛心也是最没面子的事了。但我觉得应该给孩子减压,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那时女儿住校,我在电话里告诉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可能永远是最好的,你能进入到奥数班,我们已经很满意了。再说,进入奥数班的,基本都要学理科,数理化当然是强项,你如果将来要学文科,数学不如人家也没太大的关系。挂了电话,我更加不放心,我知道我的女儿要强,也不服输,对自己要求严,更要面子,以前一直也顺利,没受过挫折,更没好好进行过挫折教育,如果思想包袱太重,会出现问题。因为学校上午不许探视,第二天下午我便早早地来到学校,找认识的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老师告诉我,给我女儿他们带数学课的老师名气很大,办法也很多,每年新生进来,这位老师都要不断地考试,而且题出得特别地难,目的是要杀一杀学生的傲气,让学生觉得还不行,然后让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的学习上。至于那几个考得好的,进入奥数班就是靠数学竞赛成绩突出,其中一个初中就学完了高中的课程,现在已经在学大学的高等数学了。心里有了底,我也放心了一点。女儿放学后,我先和女儿一起到他们的食堂吃了饭,然后边吃边谈了很多,意思就是要她不要太看重成绩,也不要有虚荣心,你将来学文,他们将来学理工,你和他们没可比的。然后我要女儿该怎么学就怎么学,不急不躁,也不要太劳累,而且是只管埋头学习,不管考试名次,到高考时咱们看达到了什么程度,咱们就考什么学校。这时女儿含泪问我,如果到时考不上好的大学,你会不会感到失望。我告诉女儿,失望的心情也会有,但我也能想开,因为好学校就那么几所,那么多的人竞争,谁竞争不上都是正常的,但你已经努力了,努力了也就无悔了。而且你如果真把基础打好了,本领学到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后劲十足,我们让你上名牌大学,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如果能够干好工作,这要比上名牌大学还好。我感觉这时我的女儿才轻松了一点。到了学期末我去开家长会,我女儿的成绩按五门课程排名棑三十八位,再加上史地和生物按八门课排,我女儿排在了二十一位。这个排名我虽然不满足,但我感觉很正常,因为我的女儿读的书多,长项是文科,考试排名也反映了出来,她的文科成绩都不错(当然打算学理科的学生已经不学历史地理了),如果学文还是有前途的。当时座位上除了成绩单和试卷,还放了学生自己写的半年来的学习情况分析报告,我觉得我女儿写的报告还比较清醒,分析判断也比较客观中肯,而且心态也还平静。我旁边的一位家长要看我女儿的分析报告时,我也把他孩子的分析报告要了过来。我看后感觉他的孩子思想有点问题,报告里充满了不服气,说了许多原来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至于现在为什么没考好,只说了几句,而且都是客观原因,比如说时间花在了学习物理上,也没买老师用的那本参考书等。我觉得这孩子得接受一点挫折教育。这位家长看完我女儿写的分析报告后,说我女儿分析报告写得好,问我孩子是不是语文学得好。我点头后,因我这人有点老实,就也想说我对他孩子的看法。我觉得他的孩子还应该多看点书,如果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说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写点东西有困难,即使搞研究,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好,也很难出研究成果。谁知这位家长立即不高兴地说谁管那么多,语文学得再好,考试时分数也拉不开,好的也不一定能考高,差一点的也差不了多少,现在的目标是考试,考上好大学了,一切都好了,考不上好大学,说什么都没有用。
孩子在没受挫折前,要让孩子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当孩子受了挫折,就要给孩子鼓劲,让孩子鼓起勇气,看到希望。因此,那天家长会回来,我表扬了女儿分析报告写得好,思想状况也让我满意,这样平静地对待成绩,平静地继续努力,终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独生子女在爱护和被捧的环境中长大,不仅没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且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心理还会导致盲目地自高自大,具体表现就是什么事都是自己做得对,遇到困难便抱怨他人,也抱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有一个朋友在县里当领导,他儿子髙考后他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他的儿子考得不好,只能上我们学校了,要我给帮忙选择一个专业。开学时,他领了儿子来报到,中午吃饭时,他不停地为儿子惋惜,说儿子很聪明,学习也不错,就是一遇考试就考不好。然后又说孩子一直不愿意上这所学校,说要补习一年再考某大学,但他考虑到孩子已经补习一年了,再补习孩子的年龄就大了。他的想法是本科就让孩子在一般大学读,考研究生时再考一所名牌大学。他说这些的时候,他的儿子一直恼着个脸,一副受了委屈苦大仇深的样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我当时就觉得他的看法想法有点不切实际。孩子第一年高考不上线,补习一年后又考了这么个成绩,就应该多从孩子的身上找找原因,盲目地吹捧孩子,很可能让孩子更认不清自己。以后我们便没什么联系。大概三年后他突然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儿子所在的学院通知了他,说他的儿子累计已经有六门课程不及格,但这事他一点都不知道,他一直以为儿子的学习很好,儿子也是这么告诉他的。第二天一早我们还没起床,我的电话就响了,他说他已经来到了学校。因还不到上班时间,我便领他来家里。谈话中我才得知,他的儿子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而且要考某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所以平日学习时,他儿子根本不用心学现在的专业课程,意思是专业课程学一点能毕业就行,其余时间都用到了英语的学习上。可他儿子现在的专业是生物技术,虽说他儿子的英语学得还不错,已经过了四级,但我觉得跨专业考名校的研究生,那也是个问题。他告诉我,他原来也不同意儿子的想法,但儿子非要这样做,而且决心很大,学习的热情也高,他也就同意了。让他想不到的是儿子这么多的课程不及格,学院通知说按规定学士学位证是拿不上了,如果补考再有不及格的,连毕业证都拿不上了。我带他到学院后,负责人说他的儿子虽然不捣乱,但常常不来上课,除了外语好一点,其余课程的成绩都很差。但此时他的儿子仍然觉得没什么,也拒绝现在就补考,说马上要研究生考试了,等考完研究生再说补考的事,而且还说他考上那所大学的研究生后,本科毕业证就不要了。我们虽然知道没有本科毕业证,即使考上研究生,最后人家也不会录取他,但大考在即,我们也只能让他先考研究生,等考完了再说。最后考研究生的结果不说大家也猜到了,他的考试成绩连最低控制录取线都没达到。这样一下又把孩子从心理上击垮了,补考的信心也没有了,甚至想弃学去经商。这样他的父亲又来到学校。这回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应该告诉他挫折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关键是你怎么对待。这时他的父亲也清醒了许多,觉得孩子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以前有点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孩子。那天我和他的父亲对他说了许多,我们告诉他人生的艰难,也告诉了他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步地来,即使踏踏实实地去做,也不会一帆风顺,人生总是有低谷有髙潮,在低谷时,不要气馁,在**时,不要骄傲等。在我们的开导下,他虽然态度有所改变,也同意好好复习争取补考及格。但我们给孩子的挫折教育还是晚了一点,让孩子付出的代价也大了一点。
挫折教育并不是事情发生了才教育孩子,而是平日就应该给孩子多讲一些这方面的事情,否则很可能出现麻烦,因为这方面出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前不久本市一个平日学习很好的初中女生,偶然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回家竟然跳楼自杀了。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大学生,高中时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后,竟然一下精神失常,然后便杳无音信,至今四五年过去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几年来把父母折磨得痛不欲生。可见挫折教育也不是可有可无,正确的方法是,我们既要给孩子鼓劲,也要提醒孩子,万一遇到不顺利和挫折,该如何对待。
6让孩子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没有远大的理想,孩子就没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没有目标,孩子就会无所事事不知该干什么。但有了远大的理想,就要指导孩子去一步一步地走。
但孩子的理想是在学习中一步步确立的,也是容易变化和动摇的,但学习期间,孩子的理想应该是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然后才能谈具体的理想。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掌握基本的知识就谈具体的理想,理想就很可能是一句空话,也很可能误了孩子。
我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当问她长大了要干什么时,她回答说要当医生。问她为什么,她说要给人打针。这当然是因为她那时特别容易感冒,因而经常去医院打针。再后来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回答说要收报纸。这话让我们没想到,我们大笑一场。再问她为什么,她说收报纸能给人好多的钱。这让我们一下明白了。因为我们那时住房紧张,根本没地方放书和报纸,过一段时间就要卖报纸和书,而且还频繁搬家,每次搬家都要卖很多书报杂志,在女儿看来,收报纸杂志的会给我们钱,我们能从收废报纸的人手里拿到钱,收报纸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了。再后来我们给她讲的故事多了,她自己也能看书了,这时她的理想就慢慢变成了当科学家、当作家。这时我们告诉她,当科学家、当作家,都要有很多的知识,而且要上到大学,还可能读到研究生,而且要读很多的书,然后再告诉她要好好学习。这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心里慢慢就会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当上科学家作家。有件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年孩子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因妻子的侄女要考大学,要妻子帮助选择报考志愿,妻子便从学校招生办借来了一本全国大学招生文件汇编。我女儿在翻看这本汇编时,问我哪所大学最好。我随口告诉她北大清华最好。晚饭后妻子翻看那本汇编时,发现女儿把北大清华两所学校用钢笔给圈了起来。问女儿为什么要圈起来,女儿说我就要考这两所好大学。这样我们当然很高兴,也好好把她鼓励了一番。过后我觉得女儿有这个决心很好,于是我便有意识地把北大清华的辉煌历史和名人趣事讲了许多,以后如果话题说到这两所大学,我就尽量多讲一些,让她有更多的向往。但理想终归是理想,那时我们当然不敢真的当成现实,甚至想都不敢真这样想,之所以鼓励女儿,只是让她好好学习罢了。可对我的女儿来说,这真的成了她奋斗努力的目标。
女儿虽然有这样高远的目标,但我和妻子还是冷静的,觉得只有目标不行,有目标如果认不清实现目标的艰难,女儿就会盲目地乐观,就不会认真地脚踏实地地去做。这时我们便给女儿有意识地讲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名额很少,我们周围的人还没有考上这两所大学的等等。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让孩子踏实努力,二是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因为即使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特别优秀,也不能保证就能考入这两所大学,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孩子会出现思想问题。因为我们教育孩子,既要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又不能盲目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理想只能是幻想,把幻想当成现实,对孩子的危害更大。正因为采取了这样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我的女儿到了初中阶段,就对自己考什么样的大学有了个冷静的定位,每年高考结束,她更多地关注人大复旦的录取分数线,有次女儿问我,说按目前的情况,她能不能考上人大。我告诉她,你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北大,但到时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不要定具体的学校,上什么学校都一样,因为大学只有四年,在人生中只是很短的一段,条条大路通罗马,许多有建树的人,并不一定是名校毕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她减压,因为只有没有压力,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但我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理想目标,但不能给孩子定死任务,比如必须要考上什么学校,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学习压力,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在这方面我也是有教训的。
那年去北大参加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后,女儿当然要游览校园,更主要的是看看她报考的那个系。当看到那座古朴典雅的小褛时,我女儿说一下就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感觉这就是她心目中的那个系,幽静典雅宽松自然,和她的理想是那么地默契,仿佛这座建筑这个系早就存在于她的心中。于是女儿拍了许多照片。女儿刚回来时是兴奋的,但很快便转人了忧虑,然后又是焦急忧愁,时不时就不由得说万一预录不上怎么办。煎熬了两个多月终于拿到了高考加二十分预录的通知,但女儿高兴了几天便又开始焦虑,而且这次比等待预录结果更让女儿心神不宁,时间也更加漫长一些,因为这次已经离目标更近了一步,眼看到手了当然不能失去。这时的女儿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我无法描述,但晚上学习时,她经常会过来说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的话。有天过来抱住我的胳膊说她怕。我问怕什么,她说万一考不上,她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考不上就考不上,考不上还可以上别的大学,但她立即说不。其实我和妻子的心情也比女儿好不到哪里去,我知道,虽然高考要加二十分,但一道大题分值二十分的考题也有,如果一念之差或者刚好是她不熟悉的,那么失去二十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她的心情这样紧张,肯定要影响高考。这时本来应该好好给女儿减压,但当时我们也急昏了头,当然也是一定要考上的心理作怪,我却采取了给孩子鼓劲的做法,我告诉女儿一定能考上,因为加二十分不是个小数目,往往一分都要压好多人,二十分至少可以压过几百人。其实这种必胜的鼓劲,就是在增加孩子的压力,因为孩子清楚,二十分在五门课程的考试中得到和失去都是很轻易的,而且北大在全省就招十名文科生,全省考进前十谈何容易。我这样空洞又不切实际的盲目鼓劲,当然不可能让孩子轻松放心,只能更加重孩子必须要考上的心理负担。我现在想,如果当时很轻松地告诉孩子考上考不上无所谓,然后给孩子减压,让她多想想别的学校,情况就会好一些。可我们始终没有这样做,导致孩子在考试前烦躁,学习时也不是踏实轻松地认真全面复习,而是看那些往年的考卷,甚至有猜题押题的侥幸心理。到临考前,孩子更是如履薄冰,甚至紧张到了失眠的程度,而且几次问我是用蓝色墨水答题好还是用黑色笔答题好,然后反复试是蓝色好看还是黑色好看,她想的是墨水颜色好看阅卷老师可能会舒服一点,然后给分可能会好一点。以这样的心态考试,结果当然不会理想,他们班有两名学生高考分数进了全省文科前十名,她却比平时要少考二三十分,幸亏有加的二十分,才没有落榜北大。
现在有不少家长领孩子去北大清华参观,这当然也是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目标的一个办法,但我觉得如果去参观,最好是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就去,如果孩子大了,去参观效果就不会太好,因为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学习成绩和辨别能力。如果孩子学习不太好,那么孩子参观后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更没有努力的信心。如果孩子学习成缋好,那么参观后很可能有思想包袱,越想得到,就越怕失去,从而影响孩子轻松愉快的学习,也影响孩子高考的发挥。
我的女儿因为是学中文,她前几年并没有出国的打算,觉得中文在中国学就可以了。去年大学毕业时,我想让她出国去看看,因我姐姐的女儿在英国,便让她去探亲。她去后游览最多的地方就是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而且拍回来很多照片,她觉得那些大学确实不同一般,也不愧是几百年的大学。这样她也有了出去的想法,她觉得多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使自己的眼界更宽广、思想更深刻。
孩子没有理想和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如果把理想目标定得很高而且又当成一定要实现的理想,那么这个理想就很可能会变成负担。事物中充满了辩证法,远大的理想也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得好,就是有力的武器?,掌握不好,就是捆绑手脚的绳索。
我熟悉的一对夫妻,两人都是博士。正因为两人学历都高,便认为自己的孩子的智商也高,而且还常开玩笑把自己的孩子称为“博士后”。我的女儿考上重点髙中的奥数班后,这位博士母亲便来问奥数班的一些情况。闲谈中我说这个班都是全省的尖子生,省城以外的学生占很大的比例,考这个班除了学习好,也得碰点运气,稍不留神可能就考不上。谁知我认为很真诚的话,她却一下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的女儿能考上,我的儿子肯定能考上,我们两个的智商,怎么也比你们两口子的智商髙,我的儿子靠遗传,也不应该在你女儿之下。”我当时再不好说什么,因为她把学历髙当成了智商髙,也把遗传看得太重。她儿子考高中时,只考了一所一般的高中,但她却不检讨自己,更不客观公正地全面考查自己的孩子,而是几次在众人面前批评考试的那套试题,说那套试题有多少漏洞,有多少东西不科学。我的女儿考上北大后,她又来问北大的情况,问哪个专业最好,言谈中给人的感觉好像不但进北大没问题,专业也任由她选。那天她也带了她的儿子,我随便问了几个问题,感觉她的儿子读的书并不多,言谈也有点轻浮,不如我的女儿沉稳。高考时,她的儿子只考了所一般的部属大学。这本来也正常,但她却一下失望痛心得不能自拔,而且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一下气得病了一场,而且一年多没心思干什么事情,从此母子之间的关系也有了隔阂。这位母亲有时会对人说她想想儿子就来气,儿子有点命不好。至于儿子,更是一下没有了信心,见了人也无精打采。
理想不在于能否真正地实现,而在于脚踏实地地走。我女儿高中时的一位同学就让人特别地敬佩。这个女生从一个地区城市考来,也是奥数班的学生,而且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好,一直留在奥数班学理科,性格也好,谁都认为能考所理想的大学。但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中国科技大学的人来宣传招生,说不管今年高考总体成绩高低,到时只要总分够六百四十五分,他们就保证录取,而且要考生和他们提前签订合同。考虑到自己考得不太好,六百四十五分又不是太高,这位女生便和科技大签订了合同,第一志愿报了科技大。结果这一年考分总体不高,六百四十五分已经是个高分了,科技大由于宣传得力,六百四十五分以上的考生就招够了,这位女生只差了两分不能被录取。原来为了求保险,结果却只能落到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但这位女生并没有气馁。记得查高考成绩那天,这位同学就在我家,我女儿得知她的成缋后,一下大哭起来,而这位同学得知自己的成绩差两分时,却一声没吭,只是咬着牙什么都不说。落到省内这所重点大学后,这位同学却进了基地班,后来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本科期间还到台湾一所大学交流过一年,毕业时被保送跟一位名教授读研,现在整天跟着导师四处忙碌,她说她感觉学到了不少的真本领,她的想法是以后在这个领域干出点突出成绩。我觉得很好,我也有理由相信,她这样乐观努力脚踏实地干下去,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迟早的事情。
7孩子如果早恋,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早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更不是什么坏毛病,但孩子早恋影响学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早恋的孩子还小,很难克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恋爱上。但恋爱又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正因为是生理心理的问题,正因为情感表现强烈,早恋就不同于一般的事情,可以通过说教和批评随便能够解决。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千万不要惊恐,更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待,如果批评和制止不当,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具体怎么办,就是要先分析情况,然后分析双方孩子的心理,然后慢慢地开导教育,找出孩子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
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女儿因为比较听话和理智,我不担心她会早恋,也相信她不会早恋,即使有爱的冲动,她也会努力克制。但你不早恋,并不能保证别人不爱你,更无法不让别人来打扰你,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拒绝早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一点我倒没想到。大概是我女儿初三的时候,我常发现有一个和女儿同班的男生躲藏在我家的单元门口,见到我,便迅速跑了。我当时还以为是孩子在玩捉迷藏,并没往别处想。女儿考上高中后开学不久,我突然一连收到两封信,都是写了我的名字让转给我的女儿的。从歪歪扭扭的字迹和下面一所私立学校的校名看,我觉得应该是女儿初中时的同班同学,而且是什么意思我也猜到了几分。这件事还是让我大吃一惊。那时女儿住校周末才回来,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等女儿回来后她和女儿谈一谈。通过谈话,这时我女儿才告诉她母亲,这个男孩子这半年一直在纠缠她,她不但明确地拒绝,而且还严厉地斥责过他,但就是不顶用。女儿说有次这个男孩竟然买了东西托另一个女生送给她,气得她当场和这位女生翻了脸。我女儿本想告诉我们,但又害羞,又觉得她自己能处理好这件事,也觉得反正这个男孩子也考不上高中,她考入高中后,就不再见面,慢慢也就没事了,却想不到他会写信。女儿当然是不看他的信的,要她母亲把信退回去。但这个男孩所上的私立学校在郊外,而且是全封闭,信无法退还,而且我觉得把信退回去,只能让这个孩子更加着急更加无心学习,说不定会再干出什么事情。本着对这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我决定找找这个孩子的家长,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父母。那天下午我去了他家,家里只有他的母亲,我把情况告诉他母亲后,他母亲却一脸平静,感觉并不是一件大事,这样我只好告诉她早恋的危害,而且主要是对她孩子的危害。因为我的女儿并没动心,也不会影响她的学习,但对于她的儿子来说,情况就不同,一天一封信,这样急迫的心情,怎么能够用心去学习。他母亲这才答应等儿子回来后好好和儿子谈谈。但我怕她谈不透彻,也说不服儿子,我便告诉她应该怎么谈,谈些什么内容。我告诉她,等儿子回来后,你要先关心地询问一下最近的情况,如果儿子不主动说,你就主动提起,然后你再安慰开导,主要告诉儿子:不好好学习,人家就看不上你,只有好好学习了,长大有出息了,人家才会看上你,而且只要努力向上,还会有更让你喜爱的女孩。他母亲怎么和儿子谈的我不知道,但从此以后再没收到信,我女儿也说再没打扰她。后来这个孩子也考上了大学,现在学习生活得也很好。
有一位朋友,他处理儿子的早恋就很成功,而且值得我们借鉴。
这位朋友得知儿子早恋时,他的儿子已经和同班的一位女孩偷偷摸摸恋爱快一年了,而且孩子还只是初二的学生,而且这个女孩子十分喜欢他的儿子。朋友虽然对这件事感到意外和震惊,但他还是心平气和地仔细盘问了儿子,儿子说了事情的全部过程后,朋友说他听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事麻烦,想让儿子和这个女孩子断掉也不大可能,因为这种生理情感的事不是一般的欲望,不可能通过说教或者批评打骂来阻断,而且儿子也有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架势。朋友说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承认现实,因势利导,目的就是不要让儿子因谈恋爱而影响学习,如果不影响学习或者是对学习影响很小,那么谈恋爱也不是什么坏事。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想出了具体的办法,那就是先告诉儿子同意他谈恋爱,也同意他到时娶这个女孩,但有一条,不能影响学习。然后他们又找女孩的父母商量这件事。朋友说他告诉女孩的父母,如果强行阻止他们谈恋爱,不但阻止不了,弄不好还会惹出更大的麻烦,即使惹不出麻烦,孩子也会很痛苦,也会更加偷偷摸摸地谈,这样的偷偷摸摸担惊受怕,将会更加影响学习。朋友说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让他们安心地去谈,安心了,对学习的影响也就小了,如果开导得好,说不定还能产生动力,如果两人互相鼓励互相竞赛,说不定还能提高学习成绩。至于孩子成人以后能不能走到一起,那就由他们去。女孩的父母也同意后,于是在一个星期天,朋友请女孩一家到饭店吃饭。当两家六口人坐在一起时,朋友当面告诉女孩,说他们全家都喜欢她,而且明确告诉两个孩子,你们两人的事已经定了,已经是煮熟的鸭子了,谁也不会飞走,但前提是必须要好好学习,互相竞赛,如果有一个考上大学一个考不上,那情况就危险了,工作条件和文化水平的差距,会让人产生隔阂,进而产生厌烦,这时想往一起走也走不到一起了。然后鼓励两个孩子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赛,一定要考到同一所大学。朋友说这样的鼓励,让两个孩子更有了信心,后来两人考上了同一所高中,而且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两人确实是在互相鼓励,互相竞赛,互相关心。但考大学时,女孩的分数低了一些,被省内一所大学录取。这时他们家长倒真心希望两个孩子能够结合到一起,但两个孩子的感情却慢慢地淡了,虽然两人仍然有联系,但已经成了普通的朋友,他们想往一起撮合,也撮合不到一起了。
在今天,孩子早恋已经比较普遍,早恋的事也让家长们伤脑筋,但能够处理好的,并不是很多。不少家长得知孩子早恋,总是自然而然想到让孩子彻底断绝,然后采取粗暴严厉的措施,但结果往往是不能如意,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孩子早恋这样的事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处理不好,孩子也会记恨一辈子。
有一位老师得知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男孩子谈恋爱时,一下无法接受,觉得这个男孩就是一个不良少年,而且男孩的家庭情况也不好,于是便采取了说教甚至打骂的措施,然后对女儿严加看管,上学去送,放学去接,而且没事也不许出去玩耍。但还是没能看住孩子,因为在校时间就是两人谈恋爱的时间,而且上课时还互传纸条。这位老师得知情况后,便把女儿转到了另一所学校,而且看管得更加严格。没想到没过多久,女儿突然失踪,几天后女儿才打电话回来,说她要和男朋友合开一家烧烤店,店铺已经租好了。这位老师去看,果然店铺正在装修,而且是男孩子的父母出钱出面装修的,男孩子的父母坚决支持孩子的恋爱和创业。这位老师强行拉不回孩子后,便宣布与女儿断绝关系。后来我们发现,女儿有了孩子后,这位老师还是认了女儿,也认了这门亲事。但再后来,因烧烤店生意不景气,女儿和女婿的关系也紧张起来,这时女婿又迷恋上了赌博,后来两人终于离了婚,现在女儿一直领着孩子住在父母家,也没出去找工作,女儿母子两人靠父母养活。提起这件事,这位老师就后悔,后悔当时太冲动,后悔当时教育处理不当。而他的女儿,也对父母不满,怨父母当时的打骂管教,说如果当时不转学不逼她,她也许会考上大学,也不至于两人弃学开烧烤店。
早恋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作用下的一种冲动,因为孩子小,这时的恋爱理性的成分很少,更多的就是生理和心理的冲动,在冲动的驱使下,往往会只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家长就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所在的大学紧靠黄河,每天都有男女在河边谈情说爱,而且有时也可以看到年龄很小的中学生,而且中学生和大学生谈情说爱也有差别。大学生搂抱在一起,让人看出是情感在交流,而那些中学生搂抱在一起,往往会做出生理需要的动作。
有次写作课为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我让学生写一件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就有不少学生写中学时的恋爱。这么多的学生写这样的事,我当然吃惊,因为我知道,有更多的同学是不愿意说这些事的。但说这些事的,基本都是伤痛,而且大多是女生。她们有骂男朋友负心的,有后悔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习的,也有说被欺骗的。更有一位学生在考数学时,在考卷上写文章骂曾经的男友,说是那个负心人害了她,让她没好好学习,以至于面对试卷答不上来。这件事一时成为全校人议论的话题。这也说明,早恋影响了学习或者留下伤痛的很多,因此,早恋不是一件小事,早恋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正因为如此,遇到孩子早恋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要急躁,也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要静下心来细想,要多动脑筋,而且要结合孩子的性格和现实情况,然后制定出应对的办法和教育引导的办法。如果两个孩子爱得很深,那就要先承认事实,然后因势利导,让孩子不要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谈恋爱上。如果只是一时的冲动和好奇,那就要给孩子讲清利害,讲清事情的严重性,要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是看了黄色录像模仿,那就要给孩子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也要讲一些道理,让孩子自己珍惜自己,自己爱护自己。但不论是哪种情况,简单粗暴的打骂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不解决心理问题,越打骂,孩子会越对抗,也会越隐蔽,也越容易出事情,也更影响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