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只关注自己的兴趣。可是,想要成功地说服对方,有时就需要以对方的兴趣为兴趣,从而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去秦国应征一个官职。见到国君时,年轻人对国君大谈“帝道”,即为帝之道。谁知国君对这套学问毫无兴趣,差点听得睡着了。年轻人只得识趣地闭上嘴巴,告辞而去。
过了几天,年轻人又得到一个面见国君的机会。这回他不谈“帝道”,改谈“王道”,即为王之道。谁知国君对这套学问也不感兴趣,年轻人只得再次告辞。
又过了一些日子,年轻人第三次去见国君。这一次,他不谈“帝道”和“王道”,改谈“霸道”,即强国称霸之术。这套学问正对国君的胃口,说者眉飞色舞,听者津津有味,不久后,国君即任命年轻人为宰相级别的高官,授权他进行改革。
这位年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他凭自己的才智说服了秦孝公,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改革史。
假如商鞅不考虑秦孝公的兴趣,执着于自己的好恶,那么,他可能永远也得不到重用的机会。
可以说,了解他人兴趣的能力是人生成功的最大能力。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有些小学毕业生能成为世界级的大富豪,而许多博士生却终生碌碌无为。原因大概在于:前者了解人,后者只了解书。
总之,懂得从他人的兴趣出发考虑问题,才能摸到说服别人的门径;反之,只考虑自己的偏好,企图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正是失败者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