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思维充满着思维的辩证法。这种思维的辩证法充分地表现在他对待遗忘和记忆的关系上。
传统强调记忆,爱因斯坦却重视创新,很好地把握了记忆和遗忘的思维辩证法。
他刚到美国的时候,记者们向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他声音的速度,他回答可以查声学手册;有的问他铁路的一些问题,他回答可以查铁路手册。人们把他当做无所不知的人,以为他经常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爱因斯坦告诉人们,他不是这样的,他从来不去记那些可查到的资料,而是让大脑留出空间来,去研究那些人们还不认识的问题。人们历来强调记忆,把遗忘看做是完全消极的。其实,遗忘也为记忆所必需,只有忘掉旧的,才能记住新的;只有忘记次要的,才能记住主要的。遗忘更为创新所必需,只有忘记一些东西,大脑才能减少负担,提高思维的活力,提高创新性。如果事无巨细,学无轻重,即使博闻强记,也会影响创造能力的发挥。
适当地记忆是需要的,因为记忆材料是创造的土壤。但是,记忆需要心理能量,繁重的记忆会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和创造思维的萌发。创造总是需要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既是外部环境的轻松,也包括心理上的轻松。如果大脑需要花精力记住大量的枯燥材料,必然会减少它创造的欲望,也会影响创造过程的进行。一个满脑子都是记着电话、账目、杂务的人,是很难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悠闲出智慧。”这里的“悠闲”,一方面是空余时间较多,便于思考;另一方面是指记忆任务较少,可以自由地创造。爱因斯坦深得创造的真谛,在他的一生中,创造思维不断地涌现,这与他懂得这种思维辩证法很有关系,是他对自己实行了大脑的解放。
1945年,美国数学家阿达马写信调查了一些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其中爱因斯坦的答卷是这样的:
A.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作为书面语言的那种语词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好像足以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的是一些符号和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
B.在我的情况中,上述心理元素是视觉型的,有的是动觉型的。惯常用的语词或其他符号则只有在第二阶段,即当上述联想活动充分建立起来,并且能够随意再生出来的时候,才有必要把它们费劲地寻找出来。
这就是说,爱因斯坦在研究的第一阶段,他主要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他的思维的元素是表象,他用表象来把握对象。按照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右脑是主管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它的工作方式是非线性的,是对信息的平行处理,进行着表象的变化组合。概念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介入,没有发挥作用。概念的介入是在他的研究的第二阶段。有了创造性的思想后,再用概念来审查、推论,运用逻辑思维来证明或否定右脑产生的思想。而逻辑思维主要在左脑进行,它是线性的。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密切结合的方式进行的,是左脑和右脑密切配合的。他先是构造了一个乘上光子火箭的理想实验来研究“同时性”问题。这个理想实验需要大胆的想象,需要用形象来构造,然后在光速不变原理之下加以推论。就是说,他的左脑和右脑共同参与了他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起发挥作用,这是很符合思维的辩证法的。
爱因斯坦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这可能得益于他的母亲对他的音乐能力的训练。脑科学的研究表明,音乐能力主要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能力,它主要是在右脑中进行的。音乐的训练对右脑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有两个十分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有很强的数学运算能力。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很好,普朗克的钢琴弹得很好,同时,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都很强,这说明他们的右脑和左脑都很发达(数学运算能力主要是左脑的能力),他们的创造可能都得益于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个有很高音乐修养的人,爱因斯坦在她的熏陶下,爱上了音乐,莫扎特、贝多芬、舒曼成了他终生的朋友,这促进了他形象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右脑。这也说明,他后来能用既有形象又有严密逻辑的理想实验创立相对论,与他从小进行的思维训练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