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放弃自己,就不会有谁放弃你,成功者没有谁是放弃理想和追求的人。在成功的路上,放弃永远是一种最可怕的行为,甚至比失败更可怕。因为失败之后还可以再来,而放弃了则是从心底让自己和成功告别了。失败是成功的前奏和序曲,而放弃则是成功的结束和尾声。面对人生的许多挑战,许多坎坷和陷阱,谁能保证不输?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站起来的勇气。成功的人总是那些不知放弃的人。
印尼华人林绍良,从卖杂货的小贩到成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他的成功就是和艰苦奋斗、从不放弃的精神分不开的。林绍良曾对人说:一个人的创业,一半靠机遇,一半则靠个人奋斗——这正是他事业成功的写照。
1916年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市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他在私塾一直念到了15岁。然后开始学着做点小生意,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小面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人心惶惶,林绍良的面店也只好关门了。这时候,叔叔和哥哥去了印尼,林绍良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935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担心儿子被抓走,便主张他出走南洋。
1938年春天,林绍良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投靠叔父。当时叔父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就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
爪哇岛上并不比家乡好多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也已经迈向了这里,烽火连天,经济凋零,生意要赚钱,谈何容易。后来,林绍良发现只是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是不行的,于是他就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同意了。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花生油。因为战争,顾客很少出门,林绍良的送货上门受到了热烈欢迎,销售额开始成倍地增长。叔父高兴地给他加了薪,并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两年后,有了些积蓄的他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因为没有太多的本钱,林绍良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小本生意。这段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为了生计和理想,林绍良每天半夜就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不管刮风下雨,赶到六七十里外的市场去贩卖。只有当夜深人静入睡时,他才会忘记疲劳。这种生活虽然盈利不多,但他却培养了胆识,积累了社会经验,接触了很多人。后来,林绍良每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还不无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炼,才会有所进步。”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88年,年逾古稀的林绍良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国”,其企业在东南亚举足轻重,对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绍良也因其雄厚的财力和庞大的势力,称雄印尼,富甲东南亚,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
林绍良的成功告诉我们,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工作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这个世界里,成功永远属于不放弃的人,属于那些不会被困难打垮的人,在这里,弱者只能得到同情和怜悯,精神上的弱者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把工作比作一场战争的话,人就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就是你的敌人,当你面对敌人,不能有任何谦让,否则,敌人就可以让你丧命。要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就要具备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
主动为自己设立高的目标,才能自动自发地去做事,同时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是的,没有人要求你这样做,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只有拥有这样的意志和心态的时候,才可能有所成就。
我们从小就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在为之努力的同时我们总是缺乏坚持下去的意志。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以一个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用任何借口为自己开脱。
著名的投资家亨曼给自己的生活做了一条规定: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每天必须读20页的书。有人问他这样做的意义,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只是锻炼、培养自己的意志。”
在这里,读20页书仅仅是一种形式,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成功者的事例,不难发现,那些到达事业顶峰的人,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
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也许很多人都是如此——同时他们也严格地按照自己设置的目标去行动。如果你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就必须永远保持这种自发的工作状态。这种状态的保持是没有条件的,即使你的工作再枯燥,再艰难,也始终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