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应变法(1 / 1)

赢在幽默 萧胜平 528 字 1个月前

这种幽默技法也许用不着解释,随机应变就是随机应变,在随机应变中实现幽默角色的自然转移。

在美国的一家大饭店里,当侍女为一位顾客端上来一份芥末土豆糊时,顺便问道:

“您是干什么的?”

“我是葡萄牙国王。”

“噢,这个工作倒不错!”

这位侍女的幽默,就在于使用临场发挥法,把自己上升到和国王平起平坐的地位。

有个乡下小学的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那天早上刚开门,就看见一堆牛屎,使我大吃一斤!”

老师看后,忍不住笑,便在这段话的一旁写下批语:

“千万不能大吃一斤,小吃一两也使不得。”

引出幽默临场发挥,当然错别字还得更正哕!

写错别字闹出笑话的,当然不是这位学生的“专利”,而是自古有之,下面一则笑话也有同工异曲之妙。

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也赴京应考,想谋个一官半职。

试卷到手,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只知道瞪着眼睛咬笔杆子。最后,勉强写了几句,总算不是交白卷。可是,这样的卷子又怎么能考中呢?焦急中他想起了自己和李鸿章的亲戚关系,便连忙在卷末写上了:“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几个字,想让考官大人看在李鸿章的面子取他。无奈他连“戚”字也不会写,竟写成了:“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

这年的主考官为人耿介,看了他那狗屁不通的答卷,正要弃之一旁,忽然发现了卷末的这行文字,一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起笔在卷旁批道:

“所以,我不敢取(娶)!”

这位主考官的随机应变似乎更为绝妙,他巧用谐音,一语双关,成了一时佳话。

如果说前面的侍女的随机应变属于高攀法,那么,那位老师的幽默就是一种低就法了。然而,不管高攀也好,低就也罢,只要把随机应变法运用得当,幽默角色也就自然而然地转移了。

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事业,常常需要妻子出面帮忙,以求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贤内助”的说法。

有一位丈夫,常常在一家小饭馆招待客商,宾主边吃边谈生意。有时,丈夫把客人带来时,妻子也出面接待。入席坐定后,她还为每个客人夹菜,一边笑着说:

“希望筷子的双轨,能给各位铺出一条财路!”

然后,说明自己要回家照顾孩子,转身告退。

这位贤内助美好、得体的举止,机智、巧妙的临场发挥,赢得客人的欢迎和丈夫的满意,从女主人到女配角,幽默感不正是随机应变中找到吗!

可见,随机应变法不仅是寻找幽默感觉的一种方法,可以说,也是探索幽默,形成幽默的一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