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让对方了解”的原则(1 / 1)

某超级市场的老板曾遇到下面的问题。

为训练新进员工特举办一系列讲座,以介绍销售方式为主要内容。这位老板自认为内容丰富精彩,但事后询问与会者的意见,大都回答太难、不了解,而演讲人也表示,参加讲座的员工毫无反应,演讲很难继续。

由此可见,如果听者不了解演说者的内容,应清楚地有所表示,比如用递纸条或直接发问等形式,如此演说者不但能谅解,也能改为较简单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听者表示不明白演说者的谈话,绝不会让演说者没面子,反而可使他确知需降低谈话水准,可说是一举两得。

除了听演讲以外,一对一的谈话也是一样。无论任何人发表谈话时,均须掌握“让对方了解”的原则。否则自己说得津津有味,而对方却没有反应,也就丧失交谈的目的与意义。

以听者而言,应适当表明自己的态度。要是听不懂,可表示“刚才的话是否能重复一遍?”或“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同理,对谈话感到有趣也要表现出来。说者不见听者有所反应,往往会乱了阵脚,而失去谈话方向。

听者对话题表示有趣,可能会引发说者的灵感,衍生出另一个话题。而表示不了解,说者也会改变表达方式,以期听者能完全明白。所以,说者与听者之间互动反应,可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营造出畅所欲言的局面。

沟通其实并不困难,不管一对一或一对多数,都需双方相互确定反应而进行。听者的反应确能左右说者,太夸张的反应可能使对方冷场,而称赞过火或态度不礼貌,也都要避免。唯有态度坦诚,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

适当的应答可取信于对方,使对方肯表达一切,这才是高明的听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