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那些“讨厌鬼”喜欢你(1 / 1)

反焦虑思维 郭 婷 892 字 1个月前

身边有一个很刻薄、很不友好的人,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这个人,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这些人就好像鞋里的沙子、衣服里的头发一样,让人浑身不舒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出现各种摩擦和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遇到难以相处或讨厌的人,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不会给我们带来丝毫的帮助,相反,抵触情绪经过积累,还会让你变得性情暴躁无常,最终会被你表露出来,并传递给对方。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你们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尴尬。

某培训机构的露易丝最近感到特别的压抑,起因是学校从外地请来了一个课程指导。这个人比她大不了几岁,却非常强势,常常对她指手画脚。

尽管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而露易丝却不认为这个课程指导能力比自己强多少。露易丝对课程指导员的讨厌,对方也渐渐感觉到了,加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摩擦,最后,两人居然成了天天见面却连招呼也不打的“陌生人”。而露易丝身为下属,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讨不到任何好处。

抵触情绪会令你无法专心做事。认识到了这一点,你要努力去做的就是消除这种情绪。如果你能让你身边的讨厌鬼和你成为朋友,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一位官员曾批评美国总统林肯试图跟政敌做朋友,而林肯温和地回答说:“化敌为友,难道不就是在消灭敌人吗?”

那么,如何让那些讨厌鬼喜欢你,和你做朋友呢?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讨厌”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情绪,两个人互相不喜欢,并不见得是对方有什么过错,或者说我们自己哪里不好。那些使我们“出于本能地去抗拒”或者“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的人,也有可能和我们成为莫逆之交。

其实相对于“讨厌”来讲,“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更让人愉悦。所以我们更愿意自己是喜欢某个人的。试想,当你对某个人产生厌烦情绪时,自己是否会努力去改变这种不良的情绪?所以,你可以利用一些心理学手段来使对方喜欢上你,同时使你喜欢上对方。先从小事做起,渐渐培养喜欢的情绪。

首先,你可以尝试增加接触次数,这是培养好感的一个好方法。只要通过接触次数的增加就可以逐渐消除双方的抵触心理,产生好感,这叫作“单纯接触效应”。

我们总是容易对和自己离得较近、跟自己交流得多的人产生好感。有时可能第一印象不太好,但通过反复多次接触,却会渐渐发现他的优点,从而让讨厌的情绪消除。

另外,“讨厌”和“喜欢”都会膨胀。当某个人有一点点令你讨厌,你就会渐渐觉得他越来越讨厌,甚至整个人都很讨厌,看他哪里都不顺眼。这种心理效应叫作“喇叭效应”。而当你觉得某个人有一点讨人喜欢之处,那么这种喜欢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强化,以至于到最后,他“整个人都令人喜欢”,他做的什么都让你感到满意。这种心理现象叫“哈罗效应”。

人际关系是有“弹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事物。在每一次与对方接触中,双方都在不断搜集对方的信息,形成对彼此的抽象认知。通过多次接触与交流,你与对方相互了解的程度会不断提升,人际关系弹性也就越大,即使交往中偶尔出点小状况,也会因为“弹性”而慢慢恢复。

让别人对你由讨厌到喜欢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方法,那就是请求别人帮你做一件事情。心理学上叫“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总统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倾其所有投资了一家小印刷厂。当时,他特别想揽下为议会印文件的差事。然而议会中有一个重要的议员对富兰克林抱有成见,还曾公开斥骂过他。富兰克林的计划似乎是无法成功的。

然而,富兰克林决心让对方不再讨厌他。打听到此人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富兰克林就给对方写了一封便笺,内容大概是,请求对方把那本书借给自己读几天,自己非常希望能一睹为快。很快,对方就叫人把那本书送来了。

一个星期后,富兰克林将书还给了对方,并且附上一封亲笔信,表示了自己诚恳的谢意。

结果在富兰克林的意料之中,经过这次的借书行为后,他们在议会里相遇时,对方居然开始主动跟富兰克林打起了招呼,并且表现得极为有礼。不仅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富兰克林的任何事都十分乐意帮忙,他们真的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富兰克林所运用的“请求别人帮忙”的心理办法非常有效。“善待过某人一次之后,人便会想要更多地对他好。”富兰克林这样说。如果别人什么事都不来麻烦你,你便会觉得莫名的寂寞,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获得他人的认可。被别人依赖,有时候会收获一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