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饱,才可以让你拥有更多
曾经有一位减肥人士,经历了半年痛苦的“折磨”后,赘肉没减掉多少,却总结出一套人生哲理来。他说现在一天的进食量是往日的一半,感觉头脑比以前清醒,肠胃功能也更好了。他感叹,做人也是这个道理,自己以前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凡事追求百分之百的满意度,可往往事与愿违。比如对做错事情的下属态度非常严厉,搞得上下关系很紧张,自己也整天绷着神经。现在,他渐渐想通了,多了一份包容,心灵也就多了一份坦然。
香港漫画家欧阳应霁在《半饱——生活**之所在》一书中说:“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抱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中头总有更好玩的事情,会在下一个阶段出现。”不要总想着拥有一切,而是要让身心都处于一种半饥渴状态,这样才能让每一口美味的食物到达口中时,得到最大的享受。因为半饱,你才会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期待和参与的热情。
2.顺应自然:低成本生活的乐趣
从小生活在美国的索亚去年嫁给了德国人,婚后随丈夫搬到了德国生活。最近,她探亲回来,与一帮闺蜜聚会时,深有感触地谈到了德国女人的生活方式。她说,德国人对魅力的理解不是从外表、穿着、时髦的配饰上来衡量的,而是看你是不是能发自内心地微笑。那里的人都讲究自然,他们对园艺、喝茶乐此不疲,尤其钟爱动手做些小玩意儿。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本,但明显能给人带来快乐。
索亚说自己已经开始习惯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了,周末大家总会举行小型聚会,带上家里烘焙好的点心,大家坐在草地上晒太阳、聊天,一起品尝各色茶点,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他们的快乐是那样简单:阳光、自然和劳动。
索亚的话让朋友们都陷入了沉思。是啊,谁不想幸福和快乐呢?可是,现在的人们总想拥有最好的、最贵的,似乎那才能让自己快乐。他们缺少的恰恰是自由的心灵、灵动的眼神,以及不受外界影响的心态。大家都发现,索亚比以前更有魅力了,这种魅力不是美丽,而是有一股吸引人的磁场。那天的聚会,她甚至都没有化妆,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看得出来,她对物质的欲望变得很低,也没有赶时髦去什么健身房,她说每天坚持快走就是最好的锻炼了。
生活的质量与物质无关,自由的心灵也无须刻意追求。不改变自己,不取悦别人,你的生活就已经非常滋润。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心灵的丰盈会让人充满自信,变得优雅。
3.心态决定自由度
人为什么会不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空虚?每个人都想要知道答案。下面有一个意识层次表,大家来对照看一下,或许你能够有所启发。
心态一:这个问题是××造成的,我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心态二:因为别人的失误才有这个问题产生,虽然给我造成了不便,但我必须为它善后。
心态三:这个问题的产生,我也有责任,可我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心态四:生命中这种事情很常见,我需要忍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混过去。
心态五:这个状况让人真难受,老天啊,帮助我面对它吧。
心态六:不管这个问题是谁造成的,我都能够以我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它。
心态七:这是由我的潜意识带来的问题,我其实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纠正消极的意识,从而以更好的态度面对它。
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内心无法获得真正自由的原因了吗?我们受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操控太严重了,以至于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希望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被对待。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也没有谁注定一定被他人重视。
所以,大家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来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内心处于哪一个层次。你的心态层次越高,你拥有的内在力量就越多,你的生活也就会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你不需要进行多大的改变,还是要照旧做生活中该做的事,但是要对当下发生的事保持觉察。你只需要做这件事就够了:留意你的生活,试着去理解它。在过去,人们往往会选择进入修道院,放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只关注内心,填补空虚。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修炼自我的重点并不在于拒绝所有的事物,而是要体验内心的空洞。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内心空洞的存在,但不是一味想着怎么去填满它们,你可以允许自己有缺失,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状态。
梅尔·巴巴画过一幅画,他想要借着这幅画来说明“神”就是一切。在画中,他极力表现了“一切都是从空中出现”的主题,因为圆满和完整也是由“空”而来的。一个不具备“空性”的人,反而是不完整的,因为“缺失”和“空洞”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半饱”状态的心灵,才具有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