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着手做的事情,总是犹豫不决,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而拖延下去。这样的自卑情绪在很多人身上都会流露出来,但是去做了之后,总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很多人对于未来要完成的工作往往会心生恐惧。然而,如果你不去行动的话,你永远也无法挖掘自己的潜力。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一生仅仅运用了自己10%的能力。其实,还有90%的潜力可以挖掘。另一位美国学者则认为:人仅仅只开发了他们自身6%的能力。苏联学者伊凡也认为人自身潜藏着巨大的能力,他说:“如果我们迫使头脑开足一半的马力,那么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会40多种语言,把苏联的教科书从头到尾地背诵下来,并完成几十个大学的必修课程。”潜力总是要在行动之中不断挖掘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告别拖延症、提升执行力,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然而,每个人都有惰性,这也正是每个人都喜欢在幻想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惰性阻碍着人的行动,使人躺在滋生堕落的温**,渐渐失去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或许只有行动这唯一的方法。当我们心中蹦出一个想法时,不要去考虑实现它有多困难,只管去行动,因为只有跨出第一步,才能切实地感受到实现这个灵感的困难程度如何;也只有跨出这第一步,才能促使自己积极地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促使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行力。
在一次应邀为文学系的学生讲课的过程中,美国著名作家克莱尔·利尤西斯向在座的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中间有多少人想成为真正的作家?”
在座的同学纷纷举手,表示自己志愿成为一名作家。
利尤西斯向台下看了看,然后微笑着一边把讲义放进自己的口袋,一边说道:“既然大家都想当作家,那么我只能给你们讲一句话了,那就是回家去写!”说完,他就走出了教室。
是的,不仅利尤西斯这样讲,翻开一些讲授文学创作的书籍,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这样至关重要的一条:如果你想要从事文学创作,那么就马上开始你的写作生涯。是啊,如果你想从事一件事情,却从不投入行动,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
是的,行动可以发掘我们的潜力。然而,行动不仅仅如此,它还可以培养出我们的自信。
14世纪时,蒙古皇帝莫卧儿在一次战役中大败。他独自躲在一个废弃的马房中,内心充满了对失败的恐惧。这时,他看到了一只蚂蚁嘴里咬着一粒比自己身体大出许多倍的玉米粒,艰难地在垂直的墙壁上爬行着。但是,玉米粒实在是太过于沉重,这只蚂蚁不知从墙上摔落了多少次,但是,它一直坚持着向上爬。终于,蚂蚁咬着玉米粒爬到了自己在墙壁上的蚁窝里。看到这里,莫卧儿大叫一声跳了起来,蚂蚁尚能如此,我为何不能?莫卧儿又重整旗鼓,终于打败了自己的敌人。
无独有偶,在19世纪,一位英国的将军也因为受到相似经历的激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位将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一天,他因为战败而躲到了一个农舍里。在这间农舍里,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只正在结网的蜘蛛。这只蜘蛛在风雨中拼命地织网,但是蛛丝却被风雨一次次地打断。不过这只蜘蛛并没有气馁,最终结成了蛛网。这位将军深受鼓舞,最终取得了一场关键战役的胜利。这位将军就是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
不论是蜘蛛,还是蚂蚁,它们的行为或许是出于本能,但它们所带给人们的鼓舞却是实实在在的。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只有行动,才能给自己反败为胜的机会,也只有行动,才能重新树立被失败击溃的信心。
行动,无疑是我们获取成功的根本保障。一切成功都不是海市蜃楼,它生长在我们的头脑之中,期盼着我们将其物化于外。作为心中的蓝图,成功需要我们一笔一画、一砖一瓦地建造出来。唯有立刻行动,才能给自己一次成功的机会。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行动使我们跨越千沟万壑,使我们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使我们抛却了启程时的恐惧,开始享受一路上的无限风光。唯有一刻不停地行动,才能强大我们自己,才能无限地提高我们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