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中找回迷失的自我(1 / 1)

世间之人,总在尘世间寻找与追忆。寻找那始终未得的,追忆那已然逝去的,却忘记了着眼当下,体味当下平淡日子中的真幸福。

一对老夫妇初谈恋爱是在1967年元月,当时全国一片混乱。那时候,粮店里的米,副食店里的肉、豆腐,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清苦至极。男方的家在城郊的小菜园里,用现在的话来说,那里是当地的蔬菜基地。

女孩第一次“访地方”(当地将女方到男方家里去了解情况称为“访地方”)时,男方留她和媒婆吃午饭。菜很简单,只有两道:几个荷包蛋外加一碗萝卜丝。其中,那几个鸡蛋是向邻居借的,萝卜则是自己种的。

在回家的路上,媒婆说男方人穷又小气,劝女孩不要嫁过来。女孩却说男方煮的萝卜丝很好吃,说明他很能干。

过了一段时间,当女孩再次来找男孩时,男孩刚好捉了一些鲫鱼。招待女孩的菜仍然只有两道,除了油煎鲫鱼外,还有一碗红萝卜。吃饭时,女孩称赞男孩的萝卜做得很有特色,并说自己很喜欢吃萝卜。男孩说:“是吗?你下次来我请你吃另一种口味的萝卜。”在后来的交往中,女孩尝尽了男孩做的不同口味的萝卜:清炒萝卜、清炖萝卜、白焖萝卜、糖醋萝卜、麻辣萝卜、萝卜干和酸萝卜等。

再后来,女孩就成了这些萝卜的俘虏,嫁给了男孩。当有人问老太太当初为何不嫁给那些有条件煮肉、炖鸽、杀鸡、烧鱼的男人,却嫁给只会烹饪萝卜的人时,老太太说:“当时我认为,一个男人,在那种清贫的日子里竟能够把一种普通的萝卜烹饪出甜酸苦辣成等几种不同的味道,实在令我大饱口福、历久难忘,我想他同样能够将清贫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谈婚论嫁,既要注重眼前,更要注重将来。如今我和他结婚已30多年了,你看我们吵过几次架?更不像某些人那样动不动就闹离婚。日子虽然过得平淡了一点,但平淡中更能见真情!”

老人们常说:“人,健健康康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水的日子,只有在平淡的生活中才能得见幸福的真谛。

人,应该要惜福并且知足。有时候,一顿可口的晚餐,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张温馨的卡片,或者一首甜美的小诗,都是能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些东西虽然朴实,却足以满足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莲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那么,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

有一个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就像株古老的松树,虽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见再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上镌刻着字,字迹大都磨损,长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刻着的正是那个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有人说,这是传说,也有人说,这是真事。有无此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使人悟出平淡的生活对人心所做的净化。

在平淡的日子里,才能够使自己保持一颗宁静、淡然的心,这也是老和尚获得长寿的秘诀。

平淡的生活,不是如佛家脱离红尘,置身事外,也不是如庄子般主张“绝圣弃智,擢乱六律”,而是以一种淡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悠然襟怀中,体会“天凉好个秋”的情怀。

平淡的生活,不是凡事无争、敷衍生活,而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工作与生活。独处斗室时,你思绪千载、神游万仞,在书林学海中徜徉忘神;挚友相聚时,你舌莲花、坦**磊落,在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中怡然自得;就是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你也能因与爱人的闲聊而如沐春风。甚至最单调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你也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欣赏它。

总之,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保持平淡、质朴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人一旦把生活复杂化,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往往由于欲望太多。我们太在意仕途上的得失、物质上的富足、同事间的摩擦……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

平淡的生活能帮助我们重新找到迷失了的自我,恢复为利欲蒙蔽的本性,使我们多一分诗意,多一分潇洒,多一分平和,多一分自我欣赏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