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帮你成功(1 / 1)

想到更要做到 肖福新 4534 字 1个月前

我们一再强调,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其能量实在有限。跑不如马快,力不如牛大,但人却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人的头脑比牛马高级。人不仅能想到做事的方法,还能在想不到或做不到时,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外界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那么,哪些力量是我们可以依靠、可以借助的呢?

1.借朋友之力

一个人打拼实在不易,如果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就如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所以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实是人生的大幸。

一些彼此天南海北的人常在初次交往后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嗨!这世界简直太小了,绕几个弯子,大家都成熟人了。”其中奥妙就在于此。

赵、钱、孙、李四人聚会,赵和钱是好朋友,钱和孙共事多年,孙的顶头上司李平时特别关照孙,孙与李既是下属与领导者的关系,又是好朋友。李与赵原本不认识,但此次相会,一谈起互相认识的好朋友,关系一扯上,这不又成了“哥儿们”了。发展好了便成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铁哥儿们。

对于平时不熟悉的人,你要与他一见如故,不是件容易的事。初次见面,至多握个手,说几句客套话,再想深聊,又没有多少话题,多讲应酬的客套话吧,易使对方讨厌。然而,假使你间接运用朋友的私交,抓住大家关注的话题,稍加渲染,自然会使对方精神兴奋。你在适当时机提出自己的一点小请求,比如再补充道:“××曾向我说及您,并嘱我多向您请教,必能得到宝贵的指示。”这个时候,你的不过分的恳求通常会有很好的收获。

朋友相交之初,总会有“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可事实上远非如此。有些朋友在自己富贵发达之后就忘了这话,逐渐与原先那些状况并未有多大改善的老朋友疏远了,甚至忘掉了老朋友,躲着老朋友。

老朋友疏远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发达显贵的一方人格上产生了偏差,耻于与无权无势的旧交为伍了;有可能是他心情虽没变,因整天沉湎于繁杂的事务之中难以自拔,而无暇顾及他人;也有可能是没有长进的一方妄自菲薄,因自卑而羞于交往。无论怎样,两者的交情是越来越淡薄了。

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这样的关系下,处在低层次的朋友如何向高层次的朋友开口请求帮忙办事情。当然,这肯定是被逼无奈非求不可的事了。因为求老朋友必然要比求陌生人要好得多,至少双方曾经有过很深的交情。再者,跟老朋友说话总比跟陌生人好开口得多,就是送礼还能找着门口呢。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带上见面礼

因多年不见,就算是老交情,带点儿礼物上门也是非常自然的,更是情感的体现。礼物不在多少,它能有把这多年没有交往的空缺一下填补之功效。

这礼物最好是对方旧有的嗜好,可以是土特产,也可以是烟、酒等。

当然,礼物不同,见面时的说法也不同。若是旧友的嗜好之物,就说是“特意给老兄(老弟)的,我知道你最喜欢这东西”;若是土特产,就说是“带给嫂子(弟妹)和孩子尝尝的”;若是钱,那就得说是“给大侄子大侄女的,买一件合适的衣服或买书”之类。走进了门,便有了开口求老朋友办事的机会了。总之,得带点儿什么才行。

(2)唤起回忆

这是此次拜访的最重要的办事基础,因为回忆过去就唤起了对方沉睡多年的交情,这交情才是对方肯为你办事的前提。

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一天,家乡的一个旧友从乡下来找朱元璋要官做。这位朋友在皇宫大门外面,哀求门官去启奏,说:“有家乡的朋友求见。”朱元璋传他进来,他就进去了,见面的时候,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乐共享、有难同当的情景,又见他口齿伶俐,心里很高兴,就立刻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当然,回忆过去,闲聊往事,也有个当与不当的问题。其实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先后有两个少时旧友来找他求官做,一个说了直话,引起了他出身的尴尬,被杀了头;而上述这位说了隐话的朋友说得委婉动听,被朱元璋委以高官。

与朋友及家人闲聊过去,如果是当着他的孩子和老婆,也要尽量少去提及对方让孩子老婆成为笑料的“乐事”及尴尬事,这样可能会伤害对方在家庭中的权威,引起对你的反感,而达不到办事目的。

(3)以言相激

“无事不登三宝殿”。长时间的没有来往,此次突然来访,对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于他。他若不愿帮忙,一进门就会显得非常冷淡,当你把事提出来的时候,他便会现出含含糊糊的拒绝态度。这可能是在你的意料之中,这时,你就得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以言相激”不失为一种扭转对方态度、继续深入的好方法。

比如,你可以说: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事给你找的麻烦太多?”

“我知道只有你能帮我,所以我才来找你的,否则,我能大老远地跑到你这里来。”

“我想你有能力帮我,再说这事也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

“这事我临来之前,跟亲友都打过保票了,说到你这里一办就成,难道你真让我回家无脸见人?”

以言相激也必须掌握分寸,若是对方真的无能力办此事,我们也不能太苛求人家,让人家为难,更不能说出绝情绝义的话,伤害对方。只有你了解了对方确实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时,才可以以言相激,逼他去办。

如果他真的帮你去办事,不管办成没办成,事后,你都应该说个道谢的话,这样会显得你有情有义。

(4)以利益驱动

如果你了解到这事办成的难度大,或者对方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即使他帮你办成,也会留下一个天大的人情。这样,你不妨干脆以利益驱动。

如果你把实情道出,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事成之后,我给你多少多少好处,对方可能会碍于老朋友的面子不好接受。那么,这时你可以撒一个小谎,说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怎么怎么的,这样,对方就会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显得不卑不亢,事后也避免留下还不完的人情债。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办事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2.借同学之力

俗话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学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在这个世界中,能为同学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经常可以见到。众所周知的“黄埔同学会”的学友们,就常能摒弃偏见,为国共两党合作,为发展两岸关系出力不少。可以说,“黄埔同学会”是一个同学关系的典范。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中,如果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晋职,这大概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保持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在关键之时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当你去托他办事时,特别是办那些比较重要的,不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很难会热情地帮助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方法也很有效。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身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发个E-mail或托人带点儿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同窗之情完全可以去掉这些顾虑。

同学之间办事最实在,也最得力。

同学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等能够深入了解。

即使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从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很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塑造。换言之,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都牵挂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同学关系呢?

(1)加深关系,让同学主动帮忙办事

同学之情的作用非常巨大,同学之间如能建立亲密的联系,并逐渐加深关系,那么你遇到难题时,同学就会调动自己的关系尽力帮忙。有些聪明人很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技巧,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场合中,自己吃些小亏,做些让步,送个人情给同学,使他人一辈子记住这份人情,最后还有可能因此而获得极大的成功。

(2)经常聚会,以求关键时候帮把手

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当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一种相互联系、愈久弥坚的关系的话,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是会很有好处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所从未想到的。

同学关系有时往往会在很关键的时刻起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甘心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不会帮你。

(3)经常参加同学间的活动,办事时才会得到照顾

当今社会,人们看重物质。许多人目光短浅,与老同学往来时、聚会时不甚热情,分开后不相往来,遇到事情时再来找老同学,同学谁会给他帮助呢?

但是,当今的社会也是人际关系的社会,人际交往广泛与否,是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这种关系中,同学关系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类关系。因为当年身为同学之时,大家都比较单纯,友情非常纯洁,而分开之后只要还彼此保持着联络,就会十分怀念那份纯真的友谊。因此,分开后的同学常常会借这样那样的活动彼此联系,只有参加这样的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在你托同学办事时,同学才会爽快地答应,积极地去办。

3.借亲戚之力

每个人都有三亲六故,给自己亲戚办事的情况很多。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亲戚帮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一般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亲不亲,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都是说明与亲戚办事的得天独厚的便利。

(1)主动沾亲

在任何社会,亲情永远是最宝贵的。在利用亲情办事之前,需要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发掘亲戚关系。

(2)利用亲情

利用亲戚关系时,叙情起很大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亲情去说服对方,感动对方。

在求亲戚帮助的时候,一样需要用真诚打动对方,使亲情得到发挥利用,切不可虚假用情。

利用亲戚关系并不是无限制地滥用,不顾一切去利用,那不用说会给对方增加麻烦,使对方加以拒绝,就是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道德良心上的谴责。

(3)利用亲戚关系办事,要在人格上求平等

亲戚之间需要经常走动,增进了解,互助互利,设法为对方多办些事,这样才能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否则亲戚之情会越来越淡。

亲戚之间的关系应以“情”字为主,而不要“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是非常势利的,亲戚若得势,他就与之交往;亲戚若落魄,他就不理不问,不过,这种人通常是受人鄙视的。

在传统的亲戚交往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亲戚关系是一种血缘、亲情关系,彼此都是一家人,七大姑给八大姨帮忙办事都是分内之事,都是应该之事,没必要像其他关系那样客套、讲礼。其实,有这种想法就是大错而特错了。血缘的关系虽说是“割断了骨头连着筋”,但亲情的维护与保持就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与知恩图报上。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亲戚之间的甲方若是一味地照顾、帮助乙方,而乙方则回报以不冷不热、不谢不颂的态度,时间长了,甲方必定会生气,认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关照的冷血动物。若乙方依然故我,认为甲方帮助他是应该应分的,那甲方必然会终止与乙方的交往。

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好处回报,但经常以自己的劳动力帮甲方做点家务活,跑跑腿等,以此作为感谢,甲方得到心理平衡,两家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好地维持下去。

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还是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愿意听到一句别人对他们的感谢话,虽然他们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补偿。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以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回报虽然不是亲戚间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所以亲戚间也应注意这方面。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总之,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往重于来”。

4.借老乡之力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脉资源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老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中国人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爱屋及乌,爱故乡,自然也爱那里的人。于是,同乡之间,也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如果都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者,则同乡之间更是必然会互相照应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情本身便带有“亲情”性质或“亲情”意味,故谓之“乡亲”。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老乡

圈子”内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大多会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如此看来,如何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既然同乡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足以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前途,那么我们在拓展人脉关系网时中就不可忽视它。

最起码当你在有求于人时,可以提供一条“公关”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歪门邪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则完全是可以用的。

在外地的某一区域,能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当然是“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其他老乡关系处得不错,就等于交结了一个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络的作用是多么巨大,不容你有半点忽视。

齐某是个早年到广州闯**的游子,现在已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美中不足的是齐某的人脉关系网窄小——这是许多闯**异乡的人常见的苦恼。恰在这时,同在这个城市的几位老乡,他们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同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以后有什么事大家可多加照应。

齐某一接到邀请,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并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家”,并成为“家”中领导之一。

经过两年的时间,同乡会已发展到了具有近300人的规模,齐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300人。这些老乡,各行各业,贫穷富贵,兼容并存,用齐某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非常方便,只需一个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都会为我帮忙,而我也会随时帮老乡的忙……”

在我国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地区中出过一个显赫人物,往往就会带出一大帮。到了近代,这个现象似乎特别明显。大批的同乡做了官,形成一定的势力圈之后,这个地方便会邻里和睦、社会安定、经济发达,自然会被说成是“人杰地灵”。聪明的读者,对这个有趣的现象,你能有所启发与感悟吗?

5.借邻居之力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意思是说,居家过日子,若遇到个大事小情,邻里的帮助及时、便捷,往往要胜过亲戚的帮助。因为亲戚离得远,远水难解近渴,远不如邻居来得迅速。这话道出了邻里关系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邻里关系若处得好,有时要胜过亲戚关系。它是我们在社会上成功办事可利用的人脉关系网。事实上,有许多成功者都是得益过邻居帮助的。

当今的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少年时代过的是非常贫困生活,母亲要养育几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邻居出于同情,便介绍李嘉诚去一个塑料厂做工。这个帮助对李嘉诚一家来说,真是解危难之急,使他能够帮助家庭维持日常开销,而这份工作又为他日后成为全世界的富豪而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邻居的帮助是适时的,也正是这个家庭所急需的,他们也许没想到李嘉诚会以此为基点,开创将来的事业,但他们的确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经常会托付邻居帮忙办事,比如,出远门了,告诉邻居帮着照看一下家;有人生病了,求邻居帮忙送到医院;有力气活儿,自己一个人干不动,求邻居给帮一下,等等,在很多时候都是离不

开邻居的。很多处得好的邻里关系都变成了真诚的朋友关系。

邻里关系的重要,就在于它有时能解危难之急。

所以,想求得邻里的帮助,我们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去帮助邻居。例如询问对方身体状况,事业发展,家人情况等,或是记住一些对方曾经说过的话,然后向对方表示“您曾说过……”,这样,邻居就会感受到这种关心。

“好事同庆”,是维系和促进邻里关系友好的最佳时机。

邻居办喜事,道一声祝贺,送一份礼;邻居的儿子考上大学,也不失时机地说两句祝福的话都是十分必要的。

而当自己的家中有喜事,同样也可以请邻居小聚,让这乐融融的气氛融洽彼此的关系。好事同庆就如催化剂,巧妙地起着作用,加快邻里关系的发展。

在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叫张丽萍的女士与一个叫林晓莉的女士楼上楼下,她们彼此都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而且孩子都已长大,年龄相近。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了高三,张丽萍也似乎能够体会到作为母亲的苦处,平时碰面时,言语中总要融入几分真心的关怀,林女士也感到很高兴,而且,慢慢地对张家喜欢大声放音乐的习惯也没有意见了,想起对方的关心,心里总觉得暖融融的。

终于,林女士的儿子不负众望,考取了重点大学,而且是热门专业,对于母亲来说,这的确是件从心底里高兴的事。

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全家都为之欢腾。第二天,张丽萍就提了一大包水果来到林家,随意地说着一些祝贺话。并说起自己也是从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中走过来,也是饱尝其中的苦楚,不过看这孩子聪明好学,不像自己那时调皮,考上好大学是意料中事,但也确实捏着一把汗,心里也挺紧张的。作为母亲的林女士听了她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话后,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暖意。的确,在这个人们认为真诚已不多的世界上,能感受到这样的热情是非常幸福的事。

张丽萍这样主动关心林女士的儿子高考的举动看起来不过是人之常情,但其结果必定更促进了两家的和睦相处。

其实,人们内心中都渴望与邻里分享快乐或痛苦,只要我们认真地参与进去,就会像看一本精美的小说,与作者一起和主人公同喜同悲,便会增添不少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为促进邻里关系迈进了一大步。

邻里关系“走动”到如此好的地步,试想,如果你有事求他帮忙的话,他能不尽力吗?

6.借同事之力

同事之间尽管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一些小矛盾,但若谁有个大事小情需要帮忙时,彼此之间一般都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而坐壁上观看热闹的,我相信只是极个别。只要你的人缘不是臭到极点,同事间帮忙办事一般都是比较爽快的。

同事关系是办事最直接最方便利用的关系。

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帮助同事办事就等于为他提供了一次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即使遇到困难也得办,即使有时担心领导不满也得办,以此在同事中表现自己的古道热肠。因此,找同事办事不必存在有任何顾虑,该张嘴时就张嘴。只是,怎么轻松张嘴也是有讲究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同事关系办好事呢?

(1)托同事办事时态度要诚恳

托同事办事时态度要诚恳,需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利害关系说个清清楚楚,要说明为什么自己不办或办不了而去找他办。总之,由于同事对你了解得十分清楚,知根知底,因此托同事办事态度越诚恳越好。你的态度越诚恳,同事也就越不可能拒绝你。

(2)托同事办事要懂礼节

同事关系不像朋友关系那样亲近,同事之间关系一般不会太过深交,因此,托同事办事时一定要注意礼节。在提出托同事办事时,说话语气应诚恳、客气,询问对方是否可以帮助自己。对方如果同意了,则务必要说些客气话感谢对方。办事过程中,同事需要什么后备工作应全面做好,以备不时

之需。事情办成之后,要诚挚地向同事表示感谢,并根据同事的喜好,或者请同事一起吃饭联络感情,或者给同事送点薄礼。

(3)托同事办事目的要明确

托同事办的事,一般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的话,同事也比较有的放矢。不要托同事办一些目的不明确、比较笼统的事,应该托同事办一些难度不大、目标明确、效果显著的事,也有利于你向他致谢。

(4)不适合托同事办的事

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托同事办,因为如果你要求同事帮你办这种事,同事很容易认为你是在摆架子支使他,这会影响你跟同事的关系。再则,这样的事同事一般也不会帮你办,即使帮你办了,也会极大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同事还得去求人的事尽量不要托同事办。同事托人会欠下人情,你托同事又欠下人情,这样的人情债不太好还,费的周折过多,还不如自己再想别的办法。

涉及同事之间利益关系的事不能托同事办。如果涉及其他同事或领导的利益,这种事会影响到同事之间或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般不宜托同事去办。

最后,我们再重复一次本书的观点:想到做到,并非拘囿于单凭一己之力,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如果这一点你能想到并做到,则没有什么是你所不能想到与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