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大染坊》里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男人形象——卢家驹。卢家驹形象的成功,其实可以用主人公陈寿亭对卢家驹的评价来概括:“男人在一起就是一个‘争’字,而家驹却是一个‘让’字,他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句话看似平凡,却包含了大智慧。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都想当皇帝,但曹操硬是压抑自己的欲望,不去出头问鼎。曹操不是不想,而是他深知自己最多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能取代天子,否则,就提供了众豪强群起而攻之的口实。而袁绍,傻乎乎地经人怂恿,竟然真的“面北朝南”,结果成了众矢之的,被围攻得如丧家之犬,死时连一口蜂蜜糖水都不可得。
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与优势,各个时候也有各个时候的局势与机遇,我们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扬长避短,才能将自己真正的优势展现出来。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文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你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你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你说的固然没错,但是世间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所以我得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这样我的游说不就更为顺利了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做出合乎实际的选择。这样才不至于为“一条小小的缝隙”浪费不必要的力气。我们可以想想:倘若甘戊不求助船夫摆渡过河的话,他自己或许会溺死在那条短短的“缝隙”。
曾经有个吝啬的商人不肯花钱去买别人的东西,所有东西都想自己生产。于是,他便开了织布厂、制衣厂,开辟了庄园种植,凡是衣食住行所涉及的东西他都想自己生产,但是因为自己对这些行业都不熟悉,管理出现了问题,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不但没有盈利,还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谁都想无所不能,但却没有人能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我们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然后再去做出选择,选择自己能干的,再去干好,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然而,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呢?有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征询意见法。向自己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和师长同事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看看周围的人认为自己适合于做哪种工作。
(2)自我反省法。自我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及事业倾向。了解在过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自己乐意去做且又得到较大成就的事;哪些是自己不喜欢做,虽尽力却毫无回报的事。检讨一下以往几年间,自己性格的转变,其中有哪些明显的趋势,能否借以推断以后的转变方向及自身的发展趋势。
(3)心理、职业测验法。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有关心理、性格和智力等各式各样的测验,不妨试一试,作为参考。
(4)感觉法。对自己没把握的事,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畏惧情绪,这可能是你在这方面没有才能的一种反映。与此相反,如果对所做的事感到很有信心的话,那可能说明你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才能。
(5)比较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才能。例如,在竞技比赛中,有自由体操、鞍马、吊环和单双杠,那么你在哪个项目中能屡挫对手捷报频传,便说明在这个项目上的能力突出。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如果没有可比的对象,也可以拿自己做过的各项工作来比较。如有人多才多艺,那就要看哪种才气更大,哪种特长出类拔萃并被社会承认。
(6)考试法。目前,除了学校用考试来测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外,一般企事业单位也喜欢用考试的办法公开招聘人才。通过类似考试也可以初步评价自己适合从事哪类工作。
除了运用各种方法认识自己外,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评价自己。
总之,要全面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在选择工作或创业的时候,寻找到自己在社会坐标系中的恰当位置,既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又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这样才不至于成功时沾沾自喜,失败时沮丧颓靡;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不至于对自己的生活、事业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认识自己,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干什么,这样才不至于眼高手低、盲目追求;认识自己,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这样才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