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过犹不及”,《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我们身边的许多事实常常告诉我们:有些时候,事情办得过火,要比做得不够更加坏。当然,这里所指的“事情”不是坏事,坏事做得过火比做得不够要更加坏,这个简单的道理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要讨论的是看似平常之事。
比如口渴了喝水,倒了十二分满,肯定会溢出二分,然后端着满满的一杯水,颤悠悠地凑近嘴唇——说不定又会有些泼洒,湿了地毯毁了键盘。就这样,费时费力不打紧,还浪费了水,不如倒个几分满,利索喝个滴水不漏,即省时省力,又节约资源,还能给人留下稳重的良好形象。
十多年前,一个靠软件起家的亿万富翁看到房地产市场红火,决心建一座“巨人大厦”,这个富翁叫史玉柱。大厦的建设方案随着经济的红火和史玉柱内心的燥热,从18层、38层、54层、64层……不断加码。1994年初,巨人大厦开工典礼。史玉柱刚想对外宣布巨人大厦要建成中国第一高楼64层,话都到嘴边,面对着参加典礼的名流殷勤的目光,史玉柱头脑一热:64层也没与国内一些高楼拉开太大距离。于是他一咬牙,脱口而出:“巨人大厦要建72层。”
巨人大厦的结果,相信许多朋友都有所了解。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把巨人集团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都调往巨人大厦,而保健品业务则由于“失血”过多,几乎被拖垮了。苦苦支撑到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还是没能按期完工,已购楼花者天天上门催要退款,媒体也用地毯式的方法报道巨人财务危机。终于,在这一年,巨人集团的资金链断裂,史玉柱一手打造的巨人集团宣告破产。
1995年,史玉柱在《福布斯》大陆富豪榜排名第八,然而两年之后,他变得几乎身无分文。在痛定思痛中,史玉柱做了深刻的反思与检讨。他在《我的四大失误》一文中,认为自己首要的失误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他的胃口如同饕餮一样巨大,为企业订下的销售目标,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从10亿到50亿再到100亿;他在短短几年之内,从电脑行业到房地产业、保健品业,四面出击……他妄想以十二分的速度迅速壮大自己,结果吃不了兜着走,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深深的泥潭。因此,史玉柱当年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源于“过”——摊子过大,速度过快,而巨人大厦只不过是火药桶一个导火索而已。
20世纪90年代末,是一个财富英雄的战国时代,一大批人迅速崛起,一大批人迅速倒下。除了史玉柱外,三株集团的吴柄新,飞龙集团的姜伟,瀛海威的张树新,他(她)们都在几年内完成从闪亮登台到黯然谢幕的过程。他(她)们都有过文字形式的、或长或短的反省,发展过快与贪大求全都是他(她)们自认为失误的共性之一。给汽车轮胎打气,打到十二分必然爆胎,还不如少打些,不够可以再补。
人生变故,犹如流水,事盛则衰,物极必反。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八分最好,不要十二分,因为十二分就“爆”了。十二分在很多时候还不如二分,这就是所谓的“过”不如“不及”的道理。
很多时候,事情办得过火,要比做得不够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