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是一种智慧(1 / 1)

人们常说,傻人有傻福。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一般懒得和傻人计较——和傻人计较的话自己岂不也成了傻人?也不屑和傻人争夺什么——赢了傻人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相反,为了显示自己比傻人要高明,人们往往乐意关照傻人。因此,傻人也就有了傻命。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儿时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老实人,以至于人们都把他看成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可怜他的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红楼梦》中的另一主要人物薛宝钗,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这女子,实在是一等一的装傻高手。

真正的聪明人在适当的时候会装装傻。

明朝时,况钟从郎中一职转任苏州知府。新官上任,况钟并没有急着烧所谓的三把火。他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瞻前顾后。府里的小吏手里拿着公文,围在况钟身边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所措,低声询问小吏如何批示为好,并一切听从下属们的意见行事。这样一来,一些官吏乐得手舞足蹈,都说碰上了一个傻上司。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知府全部官员开会。会上,况钟一改往日愚笨懦弱之态,大声责骂几个官吏:某某事可行,你却阻止我;某某事不可行,你又怂恿我。骂过之后,况钟命左右将几个奸佞官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之后将他们逐出府门。

“装傻”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事,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即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

“愚不可及”这句话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要是查一下出典,此话最早还出于孔子之口,原先并不带贬义,反而是一种赞扬,《论语》说:“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宁武子经历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个朝代国家局势完全不同,他却安然做了两朝元老。卫文公时,国家安定,政治清平,他把自己的才智能力全都发挥了出来,是个智者。到卫成公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情况险恶,他仍然在朝做官,却表现得十分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不懂。但就在这愚笨外表的掩饰下,他还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所以,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那种聪明的表现别人还做得到,而他在乱世中为人处世的那种包藏心机的愚笨表现,则是别人所学不来的。其实,真正学不到的是宁武子的那种不惜装傻以利国利民的情操。

在我们的周围,总发现有些人处处喜欢表现自己。固然,爱表现自己没有错,但在有些场合下,这却是一个缺失,会把某些关系搞糟,会把某些事情搞坏。比如,你的领导在场的场合里,一旦遇有困难或问题需要解决,只要不是领导点名让你谈看法、拿意见,一般来说,你切不可唐突发言满怀自信地谈你的看法,并提出处理意见。因为很多情况下,领导需要维护自己的面子、需要体现出自己的高明,所以,你最好装傻,多分析问题,而把解决问题的点子,让给领导,其结果是:问题解决了,也体现了领导的高明。那么,久而久之,你的领导一定喜欢和你一起共事,也会渐渐地欣赏你。反之,遇事总显得你比领导高明,那么领导的面子往那里放?若是让领导觉得你挡光,他还会把你放在前台吗?

装傻是一种大智慧、大谋略。懂得装聋作哑的人,要少惹多少是非啊。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意地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