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家电器公司打算开拓北京市场,需要开一家新店。老总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发现有能力去主持这个新店的主管为数不少,但是,这些老资格的人却必须留在公司总部工作,以免影响总公司的业务。
这时候,老总想起了一位年轻的业务员,他刚满20岁。他认为这位年轻业务员可以做好新训的工作。
于是,老总决定派这个年轻的业务员担任北京新店的负责人。老总把他找来,对他说:“这次公司决定,在北京设立一个营业所,我希望你去主持。”
听了老总这番话,这位年轻的业务员大吃一惊。他惊讶地说:“这么重要的职务,我恐怕不能胜任。我进入公司还不到两年,等于只是个新进的小职员。年纪也是20出头,也没有什么经验……”他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安。
老总对他很信赖。并以几乎命令的口吻对他说:“你没有做不到的事,你一定能够做到的。放心,你可以做到的。”
这个员工一到北京,立即展开活动。因为老总的充分信任,他劲头十足,平常与店员同吃同住,销售业绩红红火火。两年后,在北京的第二家店铺又开张了,继而又开了第三家、第四家……
领导者给下属多少信任,下属就会还给领导者多少干劲儿。信任和干劲成正比。因此,下属能创造出卓越成绩,既与下属的努力工作有关,也是领导者高度信任的结果。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下属而言,没有比得到领导的信任更让自己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了。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说,可见,信任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能激发人们的奉献精神。当领导对下属充分信任,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时,下属会因得到器重而产生知遇之恩,必然会更加服从领导,更加爱岗敬业,加倍努力工作,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到最好。
尉迟敬德是唐初著名的战将,为大唐的建立屡建奇功,功勋卓著,尤其对唐太宗李世民忠心耿耿。
本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在公元620年时,他与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向唐太宗投降。但寻相见风使舵,没过多久,便又叛乱。此时尉迟敬德尚在军中,殷开山、屈突通等人疑心曾与寻相同处一敌方阵营的尉迟敬德也将叛乱,于是将他捆绑起来,押到李世民面前,建议李世民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李世民不经思索便道:“尉迟敬德何许人物!如果要叛乱,还会落在寻相的后面吗?”于是立即上前,亲自为尉迟敬德松绑,并亲切安慰他:“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千万不要将这点小误会放在心上。我是绝不会随意轻信旁人之言,加害忠良勇士的。”
尉迟敬德闻言深受感动,从此对唐太宗死心塌地,甘愿效犬马之劳。
其实早在李世民打败刘周武,尉迟敬德战败被逼投降时,屈突通就已经提醒李世民要小心尉迟敬德是被逼归顺,恐怕将来会叛变,不应委以重任。
而李世民却如此赤诚相待,故尉迟敬德才终生尽忠于李世民一人。后来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李建成曾送尉迟敬德一车金银来收买他,却被他严词拒绝。
唐太宗对自己任用的人能推心置腹,不加猜忌。公元627年,唐太宗刚即位,他亲自率领数百名宿卫将士在殿前学射箭。众大臣以为不利于太宗的安全,纷纷谏阻。唐太宗一概不听,并深情地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疆域之内,都是我的赤子,我一一推心置腹,为什么连自己的保卫人员也加以猜忌呢?”
由于皇帝的信任,诸多保卫人员个个自励,数年之间就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上下一心,才能做好事情。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在美国内战时期,有一位名叫费查尔特的南方军队的高级统帅,在一次激烈的战斗后,其所率部队仅剩下2万人,而他必须对付的敌方军队是8万人,他被迫战斗。正值敌军猛攻时,南方的又一支劲旅及时赶到,那就是由琼·哥利所领导的“南方风暴纵队”。美国的内战史中曾这样记载了当时的战斗情况:琼·哥利将军率领纵队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及时赶到了,这里费查尔特立刻振奋起来,他驰马立于军首,宣言使一切喧闹变得黯然失色:“风暴纵队的成员永远是南方人民的骄傲,会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勇敢直前的。”他的演讲使所有的士兵觉得自己无比的重要和自豪。哥利将军的一位秘书曾为此而感动地说:“我可以为他赴汤蹈火。”
聪明的领导都知道,给下属充分的信任是十分关键的。
信任你的下属,你的下属会更加卖力地工作,他们觉得一定要对得起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相反,不信任你的下属,会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损害企业与员工间的关系,离心离德,使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工作效率、绩效也大打折扣,严重者会“另投名主”,轻者也会消极怠工,损耗时间,受损失的还是领导自己。
信任你的下属,会点燃他们工作的**,鼓舞士气,大家齐心协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对手,没有攻不破的“山头”。疑心你的下属,会使你的气度更小,胸怀更窄,事业更局限,这甚至会成为发展事业的致命“软肋”,影响你和企业的发展成长。
总之,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也是经营管理上的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