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庆(1 / 1)

经过深入调研,高新区发展中的许多困惑浮出水面,这些困惑也同时困扰着整个大庆的创新发展。

首先,无论是大庆市或高新区,在经济总量上,石油业都“一柱擎天”,其他多数是“依油而生”的依附性产业,规模很小。虽然高新区曾经提出“4+3”的产业规划,谋求发展新材料、生物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但不管在区位条件、人才储备还是产业基础上,与东北其他主要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其次,作为国家统购统销的石油资源,采油的磕头机虽然遍布大庆,日夜不停地抽着地下能源,但大庆却是守着“守着金碗没饭吃”,每年获得的石油份额很少。因此,与沿海化工基地相比,大庆无任何成本优势,如果政策没有突破,试图向石油石化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似乎也缺少想象空间。

另外,大庆虽然占据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枢纽位置,但发展外向度却不高。与齐齐哈尔等城市,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哈尔滨的联系不强,缺少紧密的合作,甚至在很多方面还严重同质、互相竞争。

那么,如何解决或规避这些问题,寻找一条创新之路呢?

在调研接近尾声时,工作室首席策划王志纲也飞赴大庆,现场指导。王志纲出了机场,却以为是在哈尔滨,他没想到大庆也有自己的机场。王志纲回忆说,在新华社当记者的时候,就曾坐着火车,在东北大地上到处采访,其中就曾路过大庆,当时城市建设才刚开始,基本还是企业办社会,从幼儿园到医院,都是油田自己包办,城市也是灰头土脸。没想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但是在随后的考察中,王志纲也对高新区发展方向不明晰,缺乏优势主导产业,搞“撒胡椒面式”的产业引进等问题,深表担忧。

在调研结束前与高新区领导班子的一次交流中,王志纲谈了三个观点:

第一、要跳出高新区策划高新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策划高新区,绝不能离开对大庆城市发展历史、发展格局的深刻把握,特别是要把大庆放到整个东北亚的发展大格局中来审视。

第二、随着哈大高铁的开通,哈尔滨与大庆同城化的格局日益明显,这也是重大发展机遇。只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看待高新区,才能真正为高新区找到一条战略发展之路。

第三、大庆高新区要实现大发展,决不能搞“撒胡椒面式”的产业引进,而是应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几个优势产业,集中攻坚,重点突破!

显然,高新区作为大庆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要策划高新区,首当其冲之事,就是要解读好大庆,明晰大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关于大庆未来的设计,研究汗牛充栋。很多专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大庆应摆脱石油经济,大力发展其他接续产业。特别是在2003年,这种观点更跻身主流。当年大庆原油产出4840万吨,结束了27年稳产5000万吨的历史。一时间,议论纷起,人们怀疑:大庆油田还能持续多久?大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玉门?

与众多的研究机构观点迥异,在这生死抉择的大战略上,工作室有一个信念是异常坚定的:大庆要发展,绝不能偏离能源这个核心!

翻开大庆城市发展史,这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长的城市。基因里就泛着“宝石花”的色彩。这个城市的一切——它的产业结构,它的人才基础、它的气质性格,它的城市品牌——无不与石油息息相关。假如丢失了能源这一核心,大庆之魂何在?

同时,大庆未来石油产量虽然会有所减少,但依托天然气的开发以及“俄油”的巨量输送,大庆仍将稳坐中国能源第一把交椅。在发展能源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空间。特别是作为新中国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石油城”,其拥有的政治资源、受中央重视程度是众多城市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功勋卓著的旗帜之城,大庆没有理由放弃根基、放下身段,去与其他城市做同质之争,它必须找到一条特色之路:实现快速而有尊严的成长。

事实上,纵观沈阳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长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大连打造世界级石化和造船产业基地等发展定位,我们明显可看出,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是无法割裂的。欲构筑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未来之路,必须依托历史积淀,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全力推进创新与跨越!

调研结束后,项目组回到北京,分别对世界能源城市转型、全球能源发展格局、新能源发展趋势、哈大齐区域合作等进行了专项研究。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 王志纲立足大庆历史进程,提出了“三个大庆”的理论,认为可将大庆发展划为三大历史性阶段:中国能源圣地、东北亚能源高地、世界能源再生地。

毋庸置疑,大庆首先是中国能源的圣地。

石油是工业发展的血脉。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只有甘肃玉门、陕西延长、新疆独山子几个小油田,1949年全年石油产量12万吨,到1957年也仅达到145.7万吨。石油工业的滞后,严重拖住了新中国经济的后腿。

1959年,在中国能源领域发生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松辽平原发现了大油田!从1960年开始,通过三年的石油大会战,中国基本实现了石油自给。这不仅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也奠定了大庆这座石油城市的“根”。到1976年,大庆原油产量跃上了5000万吨大关,并保持了27年之久,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与“两弹一星”共同载入中国科技发展史册。统计显示,自1960年以来,大庆已累计为国家生产了20亿吨原油,上缴了1.3万亿元利税。大庆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庆无疑是新中国人们心中的能源圣地,石油工业的延安,也成为了每届国家领导人在任期间必去的城市。

凭借地缘优势,大庆正在成为东北亚能源高地。

美国著名战略智库兰德公司认为,中国要保证能源供给安全,其来源应该是自产1/3,中亚-俄罗斯1/3,其它地区1/3。199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这意味着我国能源形势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此,中国开始了利用全球石油能源资源的国际化探索之路。在这种背景下,大庆战略地位迅速提升。

从国际能源地缘格局来看,2011年中俄石油管道正式运行,大庆成为了俄罗斯连接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东北亚区域油气运输的枢纽。根据俄罗斯能源输出战略,未来俄石油向亚洲输出量比重将由现在的3%增到30%,如果按照2009年俄石油4.94亿吨产量计算,未来输向亚洲石油量将达到1.5亿吨,如果有50%通过大庆输往东北亚地区,则约有8000万吨,这将为大庆发展能源及相关产业提供历史契机。

从国内格局来看,为了提高能源的安全性,我国国际能源来源和运输方式正趋于多元化,能源空间布局正呈现出“一带两翼”的格局(如下图)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格局示意图

在国家能源战略大格局下,大庆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使自己从一个封闭的、与区域经济关联疏远的国内石油城市,发展成为一个连接俄罗斯油气能源供应大国与东北亚能源需求国之间的超级能源高地。

展望未来,大庆应积极打造世界能源再生地。

新能源是一个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产业,其替代传统能源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欧洲联合研究中心预测,2040年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比例将持平。可以预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望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新一极,围绕新能源所集成的产业群将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繁荣的经济新支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工作室认为,所谓“风水”,就是战略机遇。大庆在发展IT、光机电等产业时代并不具备优势,但是当ET(能源时代)时代来临,大庆将迎来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作为拥有深厚产业基础、人才基础、以及资源基础的城市,大庆完全可以借鉴美国著名石油城休斯敦的转型经验,在发展传统能源技术、装备制造、贸易服务等的同时,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打造世界级的能源中心。正如当年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象征一样,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标杆城市。

纵观“三个大庆”的战略进程,每一次蜕变都将会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如果大庆能成功地从中国能源圣地跃升为东北亚能源高地,继而成为世界能源再生地。那么大庆完全可能占据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制高点,成为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伟大城市。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首都,上海是经济首都,西安是文化首都,那么,未来大庆无疑将应成为中国的“能源首都”。在能源与国家命运越来越紧密相连的今天,又一次勇敢地站出来,再展当年“石油工人吼三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壮志与豪情,成为一个让世人景仰的新大庆!

大庆的方向既定,高新区的方向也随之明确。作为整个宏伟目标的核心载体,高新区在做大做强传统能源产业时,也应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和现代服务业等,构筑国家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平台,打造出一个国家能源经济区、世界级能源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