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欧文
一九九九年,根据约翰·欧文的小说《苹果酒屋的规则》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一举斩获两项奥斯卡大奖(包括约翰·欧文获得的最佳改编剧本奖)。同年,欧文先生的MyMovieBusiness(《我与电影的那些事》)一书出版,他在书中事无巨细地叙述了他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以及其中发生的逸事趣闻。以下的文字选自该书,约翰·欧文详细叙述了导演托尼·理查森改编《新罕布什尔旅馆》这部小说的整个过程。
当托尼·理查森告诉我,他想把我的第五部小说《新罕布什尔旅馆》拍成电影的时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受宠若惊。我非常喜爱托尼·理查森的电影。他的电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前一分钟狂暴而严肃,后一分钟狂乱而滑稽。就像《孤独的长跑运动员》和《所爱的人》,《汤姆·琼斯》和《边境》。我毫不怀疑托尼·理查森会把《新罕布什尔旅馆》拍成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一部恐怖的喜剧加童话故事,写实色彩肯定不及《盖普眼中的世界》的一半。当我告诉托尼,我不想为这部电影撰写剧本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有掩饰他的失望之情。他说,那他自己写——他说到做到。
他写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剧本。托尼心中的最初设想是,把《新罕布什尔旅馆》拍成上下两集。不少评论家对小说中的性闹剧多多少少觉得反感,但托尼毫不反感。他就是要把这部电影拍得既情色又欢闹,那才让他满意。他想对小说做毫不妥协的改编。他不想漏掉任何一个情节,他说他想把整部小说的内容全部呈现出来。
现在我在电影行业有了更多的经验,因此我不得不说,大多数改编自小说的电影都是折中妥协的结果。托尼不愿妥协。奥利龙影业公司一再要求他拍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而不要分上下两集的时候,托尼拒绝大幅度删减剧本,只好缩短了场景,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增加了画外音,这就加快了很多场景的节奏——原本为上下集设计的电影剧本照用不误,他没有删减一个故事线或一个次要人物。他选择的雅克·奥芬巴赫的音乐让人兴奋,给影片增添了康康舞疯狂而欢快的节奏。
许多好的电影,比如乔治·罗伊·希尔的《盖普眼中的世界》,都是原著的浓缩版,托尼·理查森的《新罕布什尔旅馆》却故意放大了这部小说。托尼加速了情节的进展,以适应奥芬巴赫的音乐节奏,从而突出了原小说的喜剧和童话色彩,强化了原小说兴奋紧张的叙述气势。为此,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许多次要角色(甚至是主要的次要角色)都变成了漫画式人物——这些人物的形象成了卡通版的。(还有一个经常听到的对这部电影的批评声音是,你必须先读小说再去看电影,否则你都弄不清电影里的很多角色是什么人。我当然很熟悉这本小说,对这样的批评,我无可置评。)
除了许多场景的快进,电影还采用了大量的画外音,这些画外音准确模仿了小说一贯使用的铺垫手法,但许多影评人对画外音持有一种下意识的反对态度,电影评论家和书评家经常对闪进表示怀疑。(请注意:“闪进”这个词没有印刷错误。快进和闪进是两码事。)我所说的“闪进”——在小说的叙事声音中,或者在画外音中——指的是,正在叙述事件的任何一个权威声音,比如:“十年后,我很后悔碾过了阿伯纳西太太的可卡长毛猎犬,但在当时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件转头就忘的事。”
在最近的一篇关于《独居的一年》的书评中,一位书评家甚至说,与闪回相比,闪进“在本体论上的地位更低”。更有甚者,这位评论家最后总结说,闪进是“一个颠覆性的、超自然的进程”。说得太对了。如果小说家或电影导演都不能扮演上帝,那谁能?
无论是在小说的叙述声音中,还是在画外音中,闪回所做的事情,就是邀请观众去看看故事的叙述机制本身。我的观点是,大多数读者和电影观众都喜欢得到关于未来故事发展的种种暗示,我不想给这个过程贴上“颠覆性”或“超自然”的标签。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讲故事的乐趣之一,就是有所期待。
在《新罕布什尔旅馆》这部电影中,托尼·理查森做出了一个非常特意的选择——加强闹剧意味。他发疯似的快进、闪进。在小说中,约翰·贝瑞(电影中的角色由罗伯·劳饰)爱上了他的姐姐弗兰妮(由朱迪·福斯特饰),约翰对弗兰妮的迷恋让他既痛苦又快乐。在电影中,托尼却把约翰·贝瑞与他姐姐之间的不伦之恋拍成了一个滑稽的玩笑。弗兰妮是一个强奸受害者,后来又被一个恐怖分子**,托尼却把她塑造成一个假小子,性格坚韧不屈,又带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性炫耀的意味。
在电影中我很难看出约翰对弗兰妮有什么迷恋。我一直无法说服自己,罗伯·劳,这个比大多数女孩都漂亮的帅哥,能为朱迪·福斯特神魂颠倒。福斯特女士扮演的小女孩远不像她本人这样有魅力。她是一个好看的年轻女人,一个很了不起的演员,但在这部电影中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看了电影,我更倾向于相信,是朱迪·福斯特迷上了罗伯·劳。
但是,如果说**这一节演得不能令人信服,朱迪·福斯特和罗伯·劳在其他方面是胜任他们的角色的,另外影片中的配角也是一流的。博·布里奇斯扮演的那个粗心大意、成天沉溺于梦想之中的父亲相当出色,他正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不幸家庭的父亲模样。托尼让强奸弗兰妮的人和引诱她的那个恐怖分子由同一个演员(马修·摩丁)扮演,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决定。摩丁先生扮演的那个毫无良知的恐怖分子尤其出色,与阿曼达·普卢默扮演的那个有良知的恐怖分子一样出色。(普卢默女士在《盖普眼中的世界》中扮演了一个沉默寡言的角色,在《新罕布什尔旅馆》里演了一个身体不健全的人,她的绰号是“流产小姐”。)
影片中的几个更古怪的角色,比如艾奥瓦鲍勃(威尔福德·布里姆利饰)和弗洛伊德(华莱士·肖恩饰),与相对来说更有现实感的几个次要角色相比,他们的形象并不那么卡通化。布里姆利和肖恩都演得很出色。但影片中的那个悲喜剧角色苏西熊(纳斯塔西娅·金斯基饰)就不那么成功了。这不是金斯基的错,尽管在拍摄期间她明显挺出了肚子——她怀孕了——这对她的演出当然没有加分。也许她错误地认为,她在所有的戏份中都要穿上熊装,因此没有人会知道她怀孕了。可是,不幸的是,她与罗伯·劳之间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戏,她当然不能穿熊装——当然也不能穿别的服装——托尼只好在半暗的光线下拍摄。我想,不能让观众更多地看到她的脸,真是太可惜了。
苏西是一个最卡通化的人物,这个角色所受的伤害最大。托尼把上下两集的电影压缩成一部,苏西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只有一次,苏西熊展现出了她应有的遭受性创伤的形象——头发脏兮兮的金斯基穿着熊装(她没戴熊头,用一只爪子提着,很像拎着一个午餐桶)步履蹒跚地在普拉特酒店里行走着。苏西熊这才看起来成了所有遭受性创伤的女人的一个象征,这就是《新罕布什尔旅馆》的意义所在。
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托尼把这部小说拍成了一支带有性意味的康康舞,这比史蒂夫·特西奇在《盖普眼中的世界》中成功演绎我的幽默感的做法更为恰当。但是,对大多数电影观众来说,《新罕布什尔旅馆》并不像《盖普眼中的世界》那么成功。只有在一些欧洲国家,《新罕布什尔旅馆》更受欢迎,这可能是因为那本小说在那些欧洲国家更受欢迎——我的意思是,比《盖普眼中的世界》这本小说更受欢迎。(《新罕布什尔旅馆》这部电影在欧洲的成功,或许还因为托尼·理查森和纳斯塔西娅·金斯基在欧洲的名气比在北美更大。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早些时候,在奥利龙影业公司决定投资拍摄之前,曾有一位卖比萨的亿万富翁愿意投资拍摄《新罕布什尔旅馆》,托尼把这笔钱称为“比萨钱”。但是这位比萨巨头很快表现得像个制片人了。“连卖比萨的人都要对电影指手画脚!”托尼说。
在拍摄过程中,卖比萨的富豪那笔投资遭到了唾弃,奥利龙影业公司成了主要的投资人。或许就在这个时候,托尼只得放弃了把《新罕布什尔旅馆》拍成上下两集的想法。托尼的老朋友、《新罕布什尔旅馆》的制片人尼尔·哈特利曾向我解释过电影融资的错综复杂之处,但我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尼尔是个很好的人,对我很有耐心,但我想,他对我谈这个,还不如向鼹鼠描述悬挂式滑翔运动的乐趣和危险。
托尼·理查森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死于艾滋病。在他去世当天,他女儿娜塔莎发现了他的回忆录《长跑者》,托尼把这份手稿藏了在他安放奥斯卡奖杯的那个柜子的背后。我很想念他。他是生活在洛杉矶的一个古怪的英国人(这样的人在洛杉矶很多)。不仅如此,他还像一个被罢黜但生活依然很奢华的皇室成员,像一位享受自己的流放生活的国王。
我与他拍过一张合影,是在《新罕布什尔旅馆》的一个片场拍的,那是魁北克的一所废弃的学校。那天正下着雨,托尼的雨披像风帆一样在他周围飘来飘去。我正站在这个古老学校的大拱门底下,托尼虽然站在低我一级的台阶上,但仍然比我高出半个头去,站在雨中的他根本不在意这雨。照片上留下的是他的侧面,他那独特的鼻子看上去就像一只非常好奇的猛禽的长嘴。不知为什么,我总忘不了托尼手上戴着的那副黑色的齐肘手套——就像在熔炉间工作的工人戴的那种防火隔热手套。他那天就戴着那种怪兮兮的手套——莫名其妙,荒唐可笑,不过也好像是他随手抓来就戴在手上的,对这些事他总是很随意,毫不放在心上。(只有上帝知道那双手套对托尼意味着什么——也可能什么意味也没有。)别人觉得他古怪,对此他毫不为意。
托尼拍完《新罕布什尔旅馆》那场摩托车戏的时候,我正好在佛蒙特州的瑞普顿市,在“面包作家会议”上讲课。要想找到一辆带挎斗的老式摩托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挎斗安装得足够结实,能撑得起那头熊的重量。(我说的是一头真正的熊,不是纳斯塔西娅·金斯基扮演的苏西熊。)在小说和电影中,弗洛伊德驾驶的那辆摩托车的挎斗上坐着一头名叫“缅因州”的熊。华莱士·肖恩一定很喜欢那场摩托车戏。
真没想到,托尼事后将那辆摩托车送给了我,挎斗里还留有熊毛呢。那辆摩托车,加上挎斗,被装了箱,用卡车从魁北克运到佛蒙特州。这是一辆没有牌照的非法摩托车,开起来也很危险,因为它的刹车装置只能刹住一辆功率和尺寸不及它一半的摩托车。在“面包作家会议”所在地周围的土路上,我儿子科林开起了那辆摩托车,他最喜欢的让摩托车停下来的方法是,把摩托车开到路边,让挎斗夹在两棵树中间——这时我的另一个儿子布兰登就坐在挎斗里。那个时候,我的两个儿子都才十几岁,做父亲的我当即决定该如何处置这辆摩托车了:我将它送给别人。
“太可惜了。”托尼后来告诉我,“要是有办法的话,我真该把那头熊送给你。”
约翰·欧文其他经典作品
《放熊归山》Setting Free the Bears, 1968
《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1978
《苹果酒屋的规则》The Cider House Rules, 1985
《为欧文·米尼祈祷》A Prayer for Owen Meany, 1989
《独居的一年》A Widow for One Year,1998
《第四只手》The Fourth Hand, 2001
《绞河镇的最后一夜》Last Night in Twisted River, 2009
《神秘大道》Avenue Of Mysterie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