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东西两个帝国的结盟以及宫廷恩怨(313—314年)(1 / 1)

君士坦丁在进军意大利之前,为了确保与伊利里亚皇帝李锡尼的友谊,要他至少严守中立,并答应将自己的妹妹君士坦提娅嫁给他,婚礼拖延到战争结束才举行。两位皇帝在米兰会晤交换意见(313年3月),目的是借着通婚和利益来巩固双方的联盟,就在公开祝宴进行之际,他们却不得不立即分开:法兰克人入侵,君士坦丁必须赶赴莱茵河;东部恺撒马克西明的敌意表现,也需要李锡尼亲身前往处理。

马克西明与马克森提乌斯成立有秘密联盟,前者并没有因为马克森提乌斯的下场而丧失勇气,反而决定要以内战来赌上自己的命运。马克西明在隆冬之际离开叙利亚前往比提尼亚的边界,这时天候酷寒,而且道路崎岖难行,很多人员和马匹倒毙在深雪之中,道路也被连绵的降雨冲毁;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不得不把沉重的辎重和行李留在后面。他率领一支战力强大能够发起奇袭的军队,经过额外加倍的努力,在李锡尼的部将通报他带着敌意而来的消息以前,就已经跨过了色雷斯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拜占庭在围攻下只坚持11天就向马克西明投降了。赫拉克利亚的城墙把他的大军阻挡了几天,等他一夺取这座重要的城市,就从获得的消息中得知,李锡尼已经在距离自己只有18英里的地方扎营。双方协商但没有任何结果,其间两位君王都想方设法收买对方的人员,但最后只有诉诸武力解决。

东方帝国的皇帝指挥一支纪律不佳且老兵甚多的军队,大约有7万人马;李锡尼麾下只有3万伊利里亚人组成的军团,所以从开始就受到优势敌军的压力,但凭着他的军事素养和军队的英勇善战,赢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313年4月)。马克西明用难以置信的速度拼命逃走,比起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变化之大真是让人为他感到不值。24小时之内,他面无人色,全身颤抖,失去皇家的佩饰和排场,回到了尼科米底亚的皇宫,从他吃败仗的地方到这里只有160英里。亚细亚的财富尚未枯竭,虽然精锐的老兵军队在这次行动中全部丧失,但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仍旧可以运用权力从叙利亚和埃及征集大量兵员。然而他在遭到沉重的打击以后,只活了两三个月便在塔尔苏斯过世;后来有很多传言,说他是在失望之余伤心而死,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毒毙或遭天谴。像马克西明这样无才无德之人,死后根本没有人会为他哀悼或悲伤,东方各行省对于能够避开内战的摧残而感到庆幸不已,欣然接受了李锡尼的统治。

死去的马克西明留下了八岁的儿子和七岁的女儿,他们幼小的年龄会获得别人的同情,但李锡尼毫无怜悯之心,对他的仇敌绝不放过,一定要斩草除根。处死年轻又可怜的塞维里努斯,无论从策略或报复来说都没有必要;李锡尼从来没有受到这个对手的父亲施加的伤害,塞维鲁的统治时期很短也没有什么作为,领地处于帝国的边陲早已被人遗忘。李锡尼杀害坎迪戴努斯,更是丧心病狂和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位青年是伽勒里乌斯的私生子,他的父亲是李锡尼的朋友和恩主,因为认为他太年轻没有能力保住头上的皇冠,才把帝位传给李锡尼,希望新君能够感恩图报并且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让他过着安全而富贵的生活。坎迪戴努斯满20岁的时候,虽然没有功绩和野心,但只在生日那天摆出了皇家的排场,李锡尼就因此产生猜忌的心理。甚至连戴克里先的妻女,也成为他极端暴虐行为下最无辜也最显赫的牺牲者。

戴克里先将恺撒的头衔赐给伽勒里乌斯时,也把女儿瓦伦丽娅许配给他当妻子。她经历一生的荣华富贵和颠沛惨痛,真是一部悲剧的最佳题材。瓦伦丽娅是位善尽本分的妻子,自己无出,就不顾别人在背后指点,将丈夫的私生子当作自己的骨肉,如同亲生母亲那般,慈祥地对待坎迪戴努斯,非常关心他的生活。伽勒里乌斯去世以后,继位的马克西明垂涎她庞大的产业和诱人的姿色,想要人财两得。虽然自己的妻子还健在,但他很快根据罗马的法律把她休掉,只为尽快满足自己难以克制的情欲。瓦伦丽娅是皇帝的女儿,也是另外一位皇帝的孀妇,知道已经无法自保,只有用很缓和的语气,向马克西明派来求亲的人表明自己的立场:“就算是礼法允许一位妇女,可以得到合于她的身份和地位的第二次婚姻,但在她丈夫尸骨未寒之际就接受求婚,实在不能算是正当的行为,何况她的丈夫还是求婚者的恩主。现在她的心情还很悲痛,仍旧穿着丧服。她还要再明白地表示,一个男人为了得到新欢,毫无情义地将忠诚而且深爱着他的发妻休掉,那么她对于他的人品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马克西明遭到拒绝后因爱生恨,证人和法官都受他的支配,罗织罪名将瓦伦丽娅告上法庭,她的名誉受到诋毁,平静的生活被破坏无遗。受到犯下通奸罪的不实指控,她的产业被没收充公,侍候她的宦官和家仆受到了最不人道的酷刑。有几位无辜且受人尊敬的贵妇,出于友谊帮她说公道话却因而被杀。皇后本人和母亲普丽斯卡被判处流放,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受到无尽的羞辱,后才被监禁在叙利亚沙漠一个偏僻的村庄,等于把她们的羞耻和苦难公开展示在东方的行省面前,然而过去的30年间她们曾在这里享尽皇室的尊荣和富贵。

戴克里先用尽办法想要减轻女儿所受的苦难也没有效果。他把帝位给予马克西明,期望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他提出恳求,希望能让瓦伦丽娅到萨罗纳过退休生活,可以给病痛在身的父亲送终。因为他再也无法对接位者形成威胁,祈求只得到了冷淡的答复完全不被理会。傲慢的马克西明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因为戴克里先现在是一个哀告者,他的女儿已经成为饱受折磨的罪犯。

马克西明死亡以后,两位皇后的命运像是苦尽甘来。社会大乱,使得看守的警卫放松了警觉,让她们很容易逃出放逐的地方,经过一些人士的帮助,尽量隐藏行迹赶到李锡尼所在的宫廷。李锡尼统治初期对于年轻的坎迪戴努斯还很礼遇,使得瓦伦丽娅私下感到欣慰,觉得是因为她们的缘故,让自己的养子也能受惠。但美好愿景转瞬变成晴天霹雳,坎迪戴努斯惨遭杀害,血染尼科米底亚的宫廷,让她知道接替马克西明王座的人,是更为心狠手辣的暴君。瓦伦丽娅为了自己的安全和母亲一起匆忙逃走,在东部的行省漂流了15个月,穿着平民的衣服掩饰自己的身份,但最终还是在帖撒洛尼卡泄露行踪,遭到逮捕后立即处斩,就连尸体都被丢进大海。世人看到令人伤感的一幕,怕同情的言行引来军警的迫害,只有压下心中愤愤不平的怒气,认为戴克里先的妻子和女儿不该得到这种尸骨无存的下场。我们也为这场惨剧感到惋惜,既没有发现她们的罪行,也不知道李锡尼为何如此残忍。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他明明可以用秘密或者正当的方式进行报复却仍要采用这种手段,难道那样做就不能令他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