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团队(1 / 1)

12月13日下午,兰迪和我一起讨论研究的目标、方法和资金等问题,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组建一个图像小组:由计算机专家组成,例如迪彼得罗与莫伦纳,他们处理供分析的基本数据,包括三维转换图等;

组建地质小组:由地质学专家组成,他们能判断出具有不寻常特点的地物是否是自然形成,还能为“智慧生物假说”提供历史依据;

光学小组:评估赛多尼亚地物在两种太阳高度角下的光度;

结构工程小组:根据异常地物的阴影确定其位置,根据其体积与火星重力的关系判断其是否人造,分析地物的能量属性,进一步修正“人造结构”假说;

文化人类学小组:根据之前的历史发现,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地球人熟悉的文明模式并与过去几千年的地球历史文明相比较。

除了把研究团队分成上述小组之外,我们还摸索出一套大致的研究方法,包括进行适当的学科分类、准备侧重点不同的图像分发给不同的小组等等。

图像准备包括检测迪彼得罗与莫伦纳的放射状像素交织技术算法、准备“火星脸”与火星之城等地物的三维立体等高线测绘图、生成整体区域图——在地质与环境背景下检视该地区是否存在其他有趣的地物。

每个使用图像数据进行研究的小组要准备一份本领域的报告。例如地质、成像、光学、结构工程等方面,然后由所有团队成员汇总为一份整体报告,以便充分利用课题的多学科特质。

比如说,“结构工程小组”从图像小组与光学小组那里得到数据后,对“金字塔”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是一些巨型的住宅建筑。

而且是保罗·索莱里风格的!

20世纪60年代,索莱里以在杂乱无章的现代都市中为城市居民创造巨大的三维理想城市而著称,我对此事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从结构方面看,索莱里的一些建筑具有金字塔的形态!

索莱里在世界各地设计过各种巨大建筑物,例如,他为洛杉矶盆地设计的建筑就是为了保护居民不受外部环境侵害。

我的疑问:“火星人”是否有可能为了应对火星恶劣的环境条件而建设了火星之城?

这是个有趣的想法,从根本上讲也是可测的:通过评估火星金字塔的一系列数据——反光度、坡度构造、太阳光照、方向等等——看它们是否满足大规模人口居住的条件。

SRI会议结束一个月后,制作电视栏目“晚间杂志”的公司在节目中播放了3年前采访迪彼得罗与莫伦纳的录像,录像中列举了两位工程师处理过的图片样本:“火星脸”的近照。一位名叫约翰·布兰登堡的物理学家也观看了该节目。他是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桑迪亚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桑迪亚实验室是著名的国防项目承包商,一直密切参与核武器研发项目。1983年,被列入里根总统提出的太空安全防卫计划——“星球大战”——的制导导弹研制者名单。

“火星脸”的照片给布兰登堡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开始迫不及待地搜寻更多的信息。最终,通过一系列的线索追踪,他发现了我们的火星独立研究项目并成为科学家小组的一员。

在世界顶尖实验室工作的布兰登堡是等离子体方面的专家,他能接触到与我在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有关的直接信息。

故事还要从陨石坑数目的异常说起。

发现陨坑数量过多的问题之后,我问自己:是否有可能“火星脸”与金字塔上的主要破损痕迹,以及该地区1公里直径以上的陨石坑数量异常之多,都是由某些人为原因导致的呢?

换言之,火星上的生命,是否曾卷入过核战争等大规模屠杀性质的事件?

上述设想的确太过天马行空。然而,它的确能够解释许多问题——陨石坑,以及我看到的其他迹象。在用放大镜检查火星之城的影像时,我看到城中主金字塔上面有熔化与**流过的痕迹,朝东南的两个面上还有明显的大面积毁坏的痕迹,还有那座神秘的“要塞”,它的“屋顶”似乎被完全蒸发掉了(或者吹走了),而“屋顶”一定是用来覆盖“蜂窝结构”的。然后是D&M金字塔东南侧翼的撞击坑,以及“圆顶形隆起”那特殊的形状。它们是不是被火箭钻入金字塔内部发生爆炸后的产物?所谓的撞击坑是不是爆炸形成的大洞?

我谨慎地与约翰·布兰登堡进行了第二次通话,讨论了撞击坑与核爆的关系,以及“火星脸”与D&M金字塔上撞击坑的数量异常问题。

他认为,如果这一火星区域的撞击坑是人为的,应该有办法证明。因为与陨石撞击相比,核爆形成的坑更浅一些。另一方面,他说,作为新的太空防御计划测试的一部分,在实验室制造的撞击坑更深。它不像陨石坑,而是将外星粒子束的能量埋藏在目标内部制造出来的。

难道像奥逊·威尔斯虚构的那样,真的有手持激光枪的火星人吗?

更重要的是,布兰登堡与进行相关实验的人有联系,他们掌握了一些外星同位素的信息,也许说明火星核爆是真的,因为核爆会在大气中留下放射性痕迹……

而且,有两台“海盗号”着陆器直接降落到火星表面,它们对火星大气进行了取样和测量,将其痕量成分的含量精确到十亿分之一。我想,我们也许还有办法测试核爆假说,用以证实曾经存在高度发达的火星文明。

如果上述假说得到了证明,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清醒,避免地球文明遭受火星生命那种毁灭的厄运。

与此同时,SRI火星研究项目的资金前景却不容乐观。也许是米勒博士认为我们过于天真,抑或是他需要资金支持一个“更有前景”的项目,完成一些关键的分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SRI能够给我提供的协助只剩下图像复制、多尔芬的帮助以及一些技术支持等。

由于资金的限制,其他“烧钱”的研究内容只能搁置,况且SRI本来就不鼓励。不过,拉斯终于把我的书推销了出去,稿费只比他在纽约奔波时花的打车费(将近3000美元)多一点,而且只能先支付一半!(我在CBS工作时,写几篇文章都比这本书赚得多……)

然而,从技术层面看,情况更好一些。

迪彼得罗在戈达德航天中心找到一台计算机终端,并于1月9日下午2点21分首次“正式”登入,把有可能加入火星独立研究项目组的人员名单输入进去,其中包括若干位数年来一直对迪彼得罗与莫伦纳的研究成果感兴趣的科学家。几天后,迪彼得罗通过联邦快递给SRI寄来一批SPIT处理过的负片,包括35A72和70A13。

多尔芬从SRI的图片库里复制出一批惊人的新照片。它们是原始负片的打印件,经过了数字放大处理,是迪彼得罗与莫伦纳五年前的杰作。当然,它们都是“火星脸”的放大照片。

不妨想象一下,11×14英寸的照片有多么壮观!

从照片上看,“火星脸”这座方圆1英里的神秘地物,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它吸引着你想要去了解它,那些微小的细节,例如:“右眼角”下方的“眼泪”甚至“脸颊”的曲线都让人觉得它是人造之物。

就差刻上雕塑者的名字了!

但是,这幅70A13全景放大图中的别的东西吸引了我的眼球,是过去我没有发现的东西……

D&M金字塔是五边形的,不是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