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小艺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跟姥姥长大。据小艺爸爸介绍,小艺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进入重点中学以后,初一第一学期功课还都八九十分,第二学期明显下降,进入初二成绩直线下滑,除了数学仍考了98分,语文、英语、物理都不及格了,后来才发觉小艺迷上了网络。
有次小艺失踪了,两天一夜不见人影,小艺的爸爸妈妈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去寻找。他们在一家网吧找到他,批评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小艺哭着说:“我错了,我一定改!”
尽管小艺屡次保证不再进网吧,但这位13岁少年没能控制住自己,没过多长时间,小艺再次失踪了。父母又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终于在另一家网吧找到了他。
小艺爸爸向记者回忆那天的情景:孩子已两天没吃饭了,脸色苍白,浑身都软了。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张50元的会员卡,网吧里有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当时我们十分生气,我找到老板说:“国家有法律规定不准未成年人进网吧,你为什么还发展孩子当会员,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老板只说了句“我不知道他还未成年”,让网管把会员卡退了,便走了。
小艺爸爸说,他们最后一次把小艺拉回家已是下午3点钟了,小艺哭着说:“我中了网络游戏的毒害,我管不住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了。”
小艺是沉迷网络游戏比较严重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事例摆在我们面前。
据统计,我国目前网络游戏用户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比例。对北京市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患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比例是14.8%。
在一些网吧里,真正上网浏览信息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孩子都在玩各种充满杀戮、格斗情节的网络游戏。
据专家分析,网络游戏吸引人有两大要素:一是互动性,二是情节。在网络游戏里孩子能获得许多极限感受,如可以目击血雨腥风的杀戮场景,发泄不快心理;可以过关斩将,感受崇拜者的眼光;可以和上千人同时边打边聊,交上一些天南地北的朋友。
有人曾进行过这样一个调查——“你认为游戏中的成功与现实中的成功哪个更重要?”结果,70%—80%的学生认为一样重要。由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操作、探索做得比成年人还好,所以他们很容易在网络游戏中获得现实生活中失落的自信和后来居上、舍我其谁的满足感、成就感。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很重,很多孩子没了“自我”,活得很累很压抑,而又缺乏必要的宣泄途径,只有在游戏中才没有人强迫他去做功课,这个环境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大量接触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往往想到用游戏里的方式解决,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可以恋爱、结婚,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很容易被扭曲。一些网络游戏创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青少年的意志和思维,让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
可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将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不再沉迷游戏,健康地接触网络?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
研究表明,人接触不良信息的反应是不同的,对网络游戏的迷恋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二、在玩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改变他们自发地、无休无止地玩游戏的倾向,规定平时每天玩游戏最好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周末、节假日每天最好也不要超过3小时,还要使其注意每隔40分钟左右停下来到户外活动活动。
三、鼓励孩子多玩益智类、运动类的游戏
不提倡上小学的孩子玩大型网络游戏。如果孩子已经在玩了,应该与他们协商,要严格控制游戏时间,还要提醒和监督孩子不玩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
四、引导和鼓励孩子发展多方面兴趣
在玩游戏中及时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质,支持他们参加教育部门或少先队系统组织的兴趣小组或科普、体育、文化活动。
五、让孩子与现实中的人交往
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离不开与同龄群体的密切交往,离不开深刻的体验。所以,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最重要的保障。
六、实行“目标管理”和正确引导
对孩子玩游戏的次数与时间可以实行目标管理。成绩提高后,可以适当延长游戏时间,反之,适当缩短游戏时间。做到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