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像成年人那样完善,他们的表达和思维都是简单化的,所以有时候会很模糊,有时候会很委婉,有时候也会很矛盾。但是,不管是哪种表达方式,都需要父母用心去听,善于领会孩子传递出来的信息。
孩子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几乎都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而不管是否符合成人所谓的道德体系。他们偶尔会说“讨厌父母”,可能只是因为父母忘记了曾答应过他们,周末一起去游乐园。所以,不能用成人的道德要求去评断孩子的情绪感受,而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感,了解这种在成人看来不能接纳的情感背后隐藏着他们怎样的心理需求。
多多的爸爸妈妈是上班族,工作比较忙。所以,从多多2个月大开始,他们就雇用了一个保姆来照看多多。对于这位保姆阿姨,多多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很喜欢、很信赖,可是从1岁零1个月会说话开始,每到早上妈妈要去上班,多多就嚷嚷着“打阿姨,打阿姨”。这种情况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多多妈妈变换了各种方法与多多进行沟通。
第一阶段:强烈谴责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训斥:“不能这么说,打人是坏孩子!”
多多继续嚷嚷:“就打,就打。”
保姆阿姨脸色很不好看。
第二阶段:说服教育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说道:“阿姨像妈妈一样爱你,你怎么能打阿姨呢?”
多多继续嚷嚷:“就打,就打。”
保姆阿姨脸色很不好看。
第三阶段:不闻不问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根本不理多多。
多多的反应更加激烈:“打,打。”并且挥动小手。
保姆阿姨异常生气。
第四阶段:变换思路
多多妈妈开始思考:孩子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要打阿姨呢?
多多嚷嚷:“打阿姨,打阿姨。”
妈妈问道:“多多是想让妈妈陪你,阿姨去上班,对吗?”
多多点头。
妈妈说道:“如果多多这样想,要说出来,妈妈才知道哦。”多多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妈妈说道:“那妈妈以后每天都多陪你一会儿再走,好不好?”多多不闹了。
即便是在成人世界中,我们也会用“气死我了”“我想揍他”这样的粗暴言语来表达感情。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容许一个孩子这样表达呢?毕竟,孩子所懂得的语言并不多,当然,对于这种粗暴的语言背后的情绪,父母就得做到及时疏导,而不是要堵住孩子发泄情绪的途径。
所谓“无条件地接纳”,是指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不过多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批评和责备。
孩子的情绪,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信息,但是很多家长察觉不到。家长往往会自以为是地推理一番,粗暴地教育一番,然后就把孩子打发掉了。其实,孩子的任何想法、任何选择都是有理由的,只可惜很少有家长愿意聆听他们的想法,或者说有的父母即使听了,也很少会进一步深究孩子的内心需求。
“今天晚上我们一起睡吧。”朵朵央求着妈妈。
“怎么了,你的床不舒服吗?不是刚给你换的新床单吗?”妈妈不解地问道。
“我就是想和妈妈一起睡。”朵朵小声嘟囔着。
“你现在都5岁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怎么还能这么不独立,要和妈妈一起睡呢?”妈妈在那里谆谆教诲。
朵朵听完,什么也没说,噘着小嘴自己进屋了。
孩子长大了就应该自己睡,这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给孩子立的规矩。但如果一直自己睡的孩子突然要求和父母一起睡,也许并不是孩子不够独立,很可能是孩子感到被忽略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就像上文的朵朵。然而很多父母都直观地看到表面现象,却没有追踪孩子出现这些现象的内在心理需求,反而批评孩子不独立、黏人,就像朵朵妈妈。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些心理情绪和信号,父母应该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做出合理的心理疏导。之后父母再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孩子也会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