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5:“绑”着孩子成长(1 / 1)

台湾诗人非马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笼门,飞走的鸟儿获得了自由,然而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与之相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将来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自己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就像一只鸟笼牢牢地把小鸟拘在那一方小天地,还满心欢喜地以为孩子会感念自己的付出。

然而,结果却与愿望不相符。笼子里的鸟儿——孩子感叹:好没自由!父母这只鸟笼也慨叹:管教孩子真累!

每个孩子都需要尝试的自由,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生,父母与其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还不如让他自己去体验,因为这样更有震撼力,也更容易让他自己记住。

莉莎的儿子是一个好奇心重、调皮可爱的孩子。最近,儿子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好吃的,因此,无论看到什么东西,总是想放到嘴巴里尝一尝它是什么滋味。

莉莎越严厉禁止他动的东西,他反而兴趣越大。莉莎不让动的东西他偏要动动看,莉莎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一做,莉莎不让吃的东西呢,他就偏要品尝一下才过瘾。

莉莎跟儿子说,辣椒是辣的,小孩子不能吃。但儿子对辣椒的辣百思不得其解,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这天午饭时间,莉莎把新买的辣椒酱放到桌子上,转身拿碗筷的工夫,儿子已经用手挖了辣椒酱放进嘴里。

莉莎一回头就看见儿子哇的一口把辣酱吐了出来,舌头伸得老长,脸也在瞬间涨得通红,双手还在本能地抓挠舌头。

辣椒残留在口腔里的感觉似乎是让整个嗓子眼儿燃烧起来了!儿子拼命地喝水,连话都说不出来。

从此,辣椒的辣彻底扎根在了儿子的脑海里。每次看见莉莎端出的辣椒酱,儿子总是本能地伸出长舌头,笑笑却怎么也不肯再吃。

儿子喜欢洗澡,因为每次洗完澡,莉莎都要给他抹上香香的痱子粉。那些白白的细腻粉末涂在身上的滑爽感觉让他很受用。于是,儿子自然就对痱子粉的味道产生了好奇。

趁着莉莎给他抹粉的空当儿,他把整个手伸进了粉盒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整个儿塞进了嘴巴里!

等莉莎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吐舌头了。

又是一瓶子水安抚下去,才消除了儿子嘴里的苦涩味。

脏兮兮、黑乎乎的泥巴陪儿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儿子对它们情有独钟,经常一整天都在玩弄那一小撮土。他曾试着把泥巴塞到嘴巴里,想尝尝这么好玩的东西到底好不好吃。遭到妈妈的坚决反对后,儿子居然学会了声东击西。他指着旁边说:“妈妈,看那边!”在妈妈转头的刹那,一团泥巴已经被他塞进了嘴里。

莉莎已经没有一惊一乍的感觉了,她坏笑着问儿子:“泥巴好吃吗?”

“不好吃!”儿子大张着泥巴糊住的嘴,给了莉莎一个世界上最后悔莫及的表情。

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最彻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实的逆反心理。如果你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阻止,结果很可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出现反抗”。

生活也是这样,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我们不可能手把手教会他如何成长,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不必怕他跌倒而在一边小心守候,更不可能背着他走一辈子,或是急着站出来替他铲除一路上的荆棘。

生活的酸甜苦辣总要靠孩子的嘴亲口品尝,方能明白个中真味,没有切身体会绝对不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那是不可为、不可吃的,但是,如果无伤大雅,如果不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如果能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如果能增加他体验百味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有义务给孩子体验人生的自由。

不过,这里所说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给予孩子过度自由,效果并不一定很好。这时就又用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政策——“有保护地放养”,既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又进行必要的追踪保护;既不是放任自流,又不是管得面面俱到。

父母应该去除多余的担心,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家长不要过于强行压制孩子,强制打压带来的只有孩子的抵触与反抗。

“有保护地放养”就是父母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把孩子“放养”,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养成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系鞋带、铺床叠被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孩子系鞋带的时候,父母要传导给孩子这样一个观念:这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你必须做好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负责任。

给孩子自由并不是说孩子可以不遵守社会规则,随心所欲做任何事。

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如果孩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将感受到更多的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此外,社会通用的基本规则也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使他们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

比如在让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否则第二天上学将受到影响。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父母去催促。

如果孩子没写完作业就去玩,对他来说,就是顶着压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轻轻松松地玩。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尽力提高效率。这一好习惯如果养成了,不但孩子能够获得尊重和自由,家长也获得了很多自由,不用再为这类事情操心。

事实证明,没有高压管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向来不需父母督促,自己的生活也管理得不错,算得上井井有条;能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较有主见,较少受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