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军分手后不久,也就是1938年春,萧红怀着他的孩子同端木蕻良同居了,双方定在5月下旬举办婚礼。
在婚礼上,颇有生活经验的萧红对朋友们说:“我对他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只是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与此同时,她对端木能不计较自己的身体和过往娶她入门,表示感动。前后两次,萧红都是怀着别人的孩子开始新的感情。她是有魅力的,但她的不懂事、不理性,也让她饱受生活的磨难。
因为没有生存能力,两个孩子先后都送了人,其中一个夭折。就父母对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来说,她不配成为一个母亲。
而这种走投无路,也使她自己更加无力应付生活,只能寄希望于男人,从别人那里求取安全感。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而她像是身在无间地狱,不能脱身。
1938年11月初,萧红到女友白朗在江津的家里待产,情绪崩坏,几度与白母发生口角。最终力竭产下一个男婴,三天后死亡。离开女友家时,萧红苦笑着对她说:“我将孤寂忧悒以终生。”
1939年,萧红夫妇到重庆安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生活逐渐稳定。除却操持日常生活,萧红不忘继续投身写作,于秋天完成长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算作是她在文坛的偶像。与萧军同住时,他们曾与鲁迅有过非常近距离的接触,每日不厌其烦地拜访,把鲁迅烦得够呛。
或许是因为亲眼看到许广平与鲁迅之间的深厚感情,萧红对男女之间的感情总一直心存幻想。有人说,她对鲁迅其实亦有男女之间的好感,只不过崇敬之情更多,所以才没发展到越界的地步。
这些具体不知,只是知道,在所有的文字里,她写鲁迅写得最鲜活灵动,能够从零星细节和片段场景入手,将鲁迅的温厚、细腻与包容的那一面娓娓道出,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生活层面的文学大家。
1940年初,为避战乱,萧红夫妇飞往香港。虽寻得片刻安宁之地,萧红的病痛却越发严重。此前就有肺结核感染的迹象,但她不善打理自己,端木也因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导致病入膏肓。
老朋友胡风看到萧红体弱不堪,不禁对端木蕻良心生厌弃,认为是他的懦弱娇气,连累萧红失去了精神气质的健全。
身体上的抱恙,导致萧红精神萎靡,在香港待久了,她开始思念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故乡。但呼兰对于萧红,除了战争与空间的阻隔,还有一层有家不能回的尴尬。她无法忘记,自己当初是怎样笃定要离开那个地方,如今要回去,就必须得面对游子与逆子的双重叛逆身份。
萧红在暖洋洋的南方,疯狂地思念寒风凛冽的北国,她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严冬封锁大地,大地被冻得满是裂口,水缸被冻裂了,豆腐被冻在地上,热馒头冻成冰块,水井都被冻住了……”
写这些的时候,她身在遥远的南国,眼底是对北国冰河景象的渴望。呼兰的朝露、晚霞,流云、繁星,蝴蝶、蚂蚱,花园、菜地,还有世界上最疼爱她的祖父……那些无法复原的场景,永生难忘的欢乐,在她笔下越是绚丽明快,心里就越是酸涩苦楚。
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炮火连天,举城皆惊。已卧床半年、不能走动的萧红,因为病情加剧,便心生更多惶恐,她害怕端木会在某天抛弃自己不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翻开她的感情历史,前有汪恩甲,后有萧军,她对端木实在没什么信心。
随着战火的猛烈,端木因为有事临时离开几天,这让萧红更加不安。她请求要去九龙的骆宾基想办法把她送到青岛,或者她自己去找父亲认错,回到呼兰家乡。那一刻,她焦虑不安,情绪阴晴不定,说的很多话也都自相矛盾。
但后来,端木还是回到家,做了一副担架,同好友骆宾基一起抬着萧红,在香港城区四处寻找落脚点。
因病情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加上在躲避炮火时萧红受到惊吓,病情很快恶化。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于简陋的临时救护站。
二十一二时看萧红,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她的感情经历,如今来到而立的年岁,再看萧红,少了一些戏谑,多了一些同情。31岁,如此年轻,萧红却已走完饱受磨难的一生。从18岁逃离家乡开始,她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尝尽疾苦,受尽白眼。
因童年无爱,少年的她在还没建立三观时,便尝尽人世间的各种苦难。面对事情的发生,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逃避。她的一生,被负情的男人追赶,被战争炮火追赶,从一座城市逃往另外一座,从一个男人怀里逃向另外的一个。天大地大,没有一处避风港。
在萧红追逐爱情的道路上,曾有朋友看穿真相,鼓励萧红说,“离开萧军也好,就不能独立生活吗?”她听了,却不以为意地反驳:“我是不管朋友们有什么意见的……我自己有自己的方式。”不久以后,她一边向朋友抱怨端木的胆小懦弱,一边跟对方履行婚礼。
纵然喜欢她的男人很多,却从来都不是她去主动选择,而是被别人牵引着,再一点点走向残酷的生活。
萧红临终前曾说,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就因为自己是个女人。来自男权社会的伤害,生为女人的无奈,也带给她无限痛楚。
可她却唯独忘记:生为女人,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先要能够自力更生,不把安全感寄托在男人身上,才能真正地得到自由、获得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