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的通天塔真的存在过吗?(1 / 1)

古巴比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曾有两处让人叹为观止、心驰神往的景观:一处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处是古巴比伦通天塔。这两个地方现在都已不复存在,只能在《圣经》和其他史料中看到只言片语。因此,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古巴比伦通天塔究竟是真的存在过,还是只是在书中出现的古老传说。

古巴比伦通天塔也叫巴别塔,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并非一个含褒义的词语。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那座塔叫“巴比伦塔”。在古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同一个“巴别”一个表示神圣的“神之门”,一个则表示含贬义的“变乱”,这着实有点让人费解。但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其原因的。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了犹太王国,拆毁了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焚毁其神庙,将国王连同近万名臣民掳掠到古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巴比伦多半沦为奴隶,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伦城,直到70多年后被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所拯救。亡国之恨让犹太人刻骨铭心,他们虽然不能在行动上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反抗,但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表达愤怒。于是,古巴比伦人的“神之门”在犹太人眼里充满了罪恶,遭到了诅咒。

而《圣经》中关于巴别塔的传说大概是这样的:

上帝用来惩罚世人的大洪水过后,天上出现了第一道彩虹。上帝走过来说:“我把彩虹放在云彩中,这就作为我与大地立约的记号,水就不再泛滥,不再毁坏一切有血肉的活物了。”此后,大地上的人都讲一样的语言,用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便逐渐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看到了一片平原,便定居了下来。

一天,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以后不会再有诺亚时代的洪水将我们淹死,就像淹死我们祖先那样?”“这有彩虹为证啊。”有人回答道,“当我们看到彩虹,就会想起上帝的诺言,他说永远不会再用洪水毁灭世界。”“但是没有理由要把我们的将来以及我们子孙的前途寄托在彩虹上呀。”另一个人争辩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以免洪水再发生!”于是,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大地上。”

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古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

此举惊动了上帝!

上帝发现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怀疑,便决心惩罚这些忘记约定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夏娃一样。

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改变并搅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在各处,而那座塔也半途而废了。

带有神话色彩的古巴比伦通天塔最终没有建成。

但后来备受称赞的“巴别塔”,按照历史记载,是真实存在过的。它一般指那波帕拉沙尔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尼布甲尼撒二世之父那波帕拉沙尔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开始重建巴别塔,他在铭文中写道:“巴比伦塔年久失修,因此马尔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顶要直插云霄。”马尔杜克是古巴比伦城的主神,以神的名义修建此塔十分的名正言顺。

这座塔建成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公元前460年,在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古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赞叹不已。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据19世纪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巴别塔的塔基边长约为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在96米左右。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

在古巴比伦人看来,巴比伦王的王位是马尔杜克授予的,祭司是马尔杜克的仆人,巴比伦的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护。为了取悦马尔杜克,巴比伦人将巴别塔作为礼物献给了他。在巴别塔里,每年会定期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全国各地的人都要赶来朝拜。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分别称上庙和下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里面没有神像,但金碧辉煌,由深蓝色的琉璃砖制成并饰以黄金。古巴比伦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来侍奉他们的主神。大殿内只有一张“铺设十分豪华”的大床,床边有一张饰金的桌子。(美索不达米亚的贵族跟古希腊罗马的贵族一样,也是躺着进食。)庙里只住着一位专门挑选出来陪马尔杜克寻欢作乐的年轻貌美女子。祭司们使人们相信,他们的神会不时地来到庙里并躺在这张**休息。只有国王和祭司们才能进入神殿,为马尔杜克服务,并听取他的教诲。据希罗多德记载,神像和附属物品一共用去800塔兰同的黄金(约合现在的2400万美元)。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除了奉祀神明外,还有另外两个用途。其一是尼布加尼撒二世以神的庄严来显示个人的权威,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讨好祭司们,让他们帮助自己控制城邦人民的思想。当时美索不达米亚对神明比较崇拜,祭司阶层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着人民,而且掌握着大量土地和财富,拉拢他们十分有必要。

希腊的历史学家还认为,巴别塔还是一个天象观测台。新巴比伦人笃信占星术,他们认为一颗星辰就代表一个神明,他们的主神马尔杜克就是木星。希罗多德认为巴别塔中的祭司们躺在**,除了侍奉主神马尔杜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观测星辰。人类早期的天文学知识直接产生于宗教和巫术中,而掌握这些知识的多是祭司阶层。古巴比伦人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天文学成就,这座塔似乎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因为巴比伦人的反抗,这座塔连同古巴比伦城都被波斯的薛西斯一世给彻底毁掉了。

神话传说虽不可信,但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巴别塔应该是真实存在过的。虽然它已不复存在,但它却反映了当时巴比伦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作为一个神话和历史遗迹,确实应该长久地为后人所景仰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