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水利工程建设(1 / 1)

汉武帝 胡元斌 1451 字 3个月前

汉武帝非常注重治水工程建设,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水患,二是兴修水利。汉初六十余年中,黄河比较稳定,仅在汉文帝时期决过一次口,旋即堵塞。元光三年(前132 年)三月,黄河自顿丘改道东南流入渤海;五月,在濮阳瓠子决口;然后移道东南注钜野泽通淮河、泗水,泛滥成灾。瓠子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它自今河南濮阳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郓城、梁山、阳谷,至阿城、茌平,东入济水。

这年,黄河水格外狂暴不驯,激流冲破了瓠子附近的大堤,经东南注入兖州的钜野泽,再通往淮河、泗水后入海。遭受水灾的有16 个郡,无数的良田被淹,庄稼被毁,人或为鱼鳖。

汉武帝得到消息后,立即下旨让汲黯前往河南郡抗汛。汲黯奔赴河南郡,只见滔滔河水已经淹没了不少良田,到处是难民逃难,尸横遍野。可是雨还在不停地下,河南郡守束手无策,又不敢开仓赈灾。汲黯派士卒筑堤防洪,他汗涔涔地来到郡府,要郡守开仓赈灾。

郡守不敢,说道:“这是国库,没有皇上旨令,谁敢开仓,这是要杀头的啊!”

汲黯正色道:“看这么多饥民,再不开仓全饿死了怎么办?”

可这郡守还是不肯开仓救人。汲黯万分焦急,于是急中生智,想了个办法,随即朝国仓门口对郡守高呼:“圣旨到,河南郡守接旨。”

河南郡守听到“圣旨”两个字立马肃穆勤恭敬。汲黯道:“皇上口谕,因黄河水泛滥,致使下游各郡生灵涂炭,百姓朝不保夕,着令河南郡守即刻开仓放粮。钦此。”郡守听到有皇上口谕,只得开仓放粮,灾民们忙排队领取粟米。

汲黯高声说:“灾民们,皇上体恤百姓,特开仓放赈。”

灾民们都异口同声地感谢皇上。被施救的灾民们为了感谢皇上的体恤,都参与到了河岸筑堤防洪的队伍当中。然而,大雨愈下愈大,没过多久,好不容易才堵住的河堤再次被汹涌的浪涛冲毁。眼看河水就要进城,汲黯忙派人连夜进京向皇帝告急。

汉武帝得知后,亲率十万将士来到瓠子决口。汉武帝命令官自将军以下全部参加堵塞决口的工程。他注意到东郡地区的百姓烧柴草做饭,修筑堤坝必需的树木藁草不足取用,令全军砍卫地淇园之竹,作为塞河工程减缓水流速度的“楗”,以连接竹编的“石”、草包实土,逐次增加密实程度,终于堵塞住决口。

在汉武帝的亲自指挥下,奔腾咆哮的黄河水终于被制服。经受了二十多年水淹之苦的广大地区,消除了水灾。汉武帝显得非常兴奋,眼望东流而去的黄河水,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河神。于是下令,在瓠子合垄处的大堤上建造一座宫殿,赐名为“宣防”。这殿名来自《瓠子歌》中的一句“宣防塞兮万福来”,含有防范洪水、祈求万福之意。汉武帝想用这个水利工程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确实完成了“复禹旧迹”的使命。

黄河终于恢复故道。汉武帝又命由瓠子引黄河水北开二渠。这以后,梁、楚之地再不受河灾了。汉武帝还治理陕西的褒水、斜水,在两水之间造长五百余里的褒斜道。汉武帝亲临瓠子治河,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和号召性,水利灌溉事业因此普遍展开,迅速发展。

汉武帝兴修水利有明显的经济目的。一是要便利漕运,损漕省卒。

二是灌溉民田,增加土地肥力,改善生产条件。三是备旱消灾防灾。

汉武帝之所以很重视治水,除了出于顺行天意的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他对水利关乎国计民生的认识。经过这次治理,此后八十多年黄河未发生大水灾。这种由政府组织、皇帝亲临工地直接指挥的治理黄河工程,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它是汉武帝一生中的丰功伟绩之一。

汉武帝在关中地区还开凿了许多水渠,运送漕粮,灌溉农田。元光六年(前129 年),汉武帝批准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并令水工徐伯主持修建,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

汉代漕渠的起点是从昆明池经昆明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 里。不仅减少了漕运的时间,还可以灌田一万余顷。

在开凿漕渠的同时,有个叫严熊的人,他上书汉武帝,建议修渠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万余顷旱地。汉武帝采用了他的建议,征发民工万余人,修凿龙首渠,自引洛水经商颜山南行至临晋。因商颜山一带土质疏松,渠岸易崩,水工便在地面每隔一段距离凿一井,深者四十余丈,使井下渠道相通、形成一条长达十余里的井渠,使井下相通行水。因为这条渠在开凿时曾挖出了龙骨化石,因此,把它称作为龙首渠。工程历时十余年才完成。

龙首渠的以井通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创举。龙首渠引洛水灌溉重泉以东的田地,改变了因缺水而低产的状况,据估计每亩大约可产谷10 石。

元鼎四年(前113 年),兒宽升为“左内史”。负责治理京城长安所在关中地区的民政。兒宽在任期间,以儒家道德教化民众,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农业的措施并且缓解了刑罚,重新清理了狱讼案件,选用了一些仁厚的人,体察民情,做事讲究实事求是,不务虚名。因此,深得关中地区民众拥戴。

关中地区,在秦时修建了郑国渠,两岸农民深得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田赋是第一等的,是汉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之一。兒宽了解到,郑国渠上游南岸高卯之田仍然十年九旱。汉朝初年,这里“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仍有一部分人民衣食不足。兒宽首倡开凿六辅渠。

得到汉武帝的同意后,兒宽征发民工,在郑国渠上修筑了六条渠道,史称“六辅渠”,使两岸高卯之地得到灌溉,原来的郑国渠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为了做到避免纠纷、合理用水、上下游兼顾,兒宽还制定、颁布了“水令”,使人民按令用水,上下相安。

这些措施很快使关中地区出现农业丰收、经济繁荣的局面。兒宽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收缴租税的时候,对一些丰歉不同的地区和农户进行适当调整,对一些贫弱户和因故不能及时缴纳的可以延缓和减免,因而赋税征收速度较慢。后来,因军务用粮紧急,朝廷令左内史征收赋税。

于是,大户赶牛套车,小户担挑背负,交粮路上人车连绵不绝。结果,赋税任务不但没有落后,反而成为完成最快最好的。汉武帝愈加惊奇兒宽的才能。

汉武帝为了督促各地官员都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特意下诏表彰兒宽。这表明了汉武帝对农业的重视,也道出了他兴修水利工程的目的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

太始二年(前95 年),时郑国渠竣工已逾百年,多年失修,效益大减,长安粮荒严重。于是,赵中大夫白公复奏请穿渠引水。该工程首起谷口,尾入栎阳,长200 里,溉田4 万余顷。为纪念白公功绩,该渠被命名为“白公渠”,后称“郑白渠”,泾阳县百姓习称“白渠”。白公渠使用寿命从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 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 年),是引泾诸渠中使用最久的一条。班固曾经在《西都赋》中说:“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除此之外,在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还有灵轵渠、成国渠,等等。水渠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广大的灌溉网,对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工程并不仅限于关中和关东地区,还推广到新疆、宁夏、内蒙古、云南等最边远的地区,当时的人均占有溉田面积约0.4 亩。汉武帝一朝开发并受益的大中型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大约占秦至两汉400 年间全部水利工程总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