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里买一本流沙河的叫《画火御寒》的书,还真是让人有些特别的滋味,觉得身体周围的温度骤然升高了,竟有些燥热。“画火能御寒吗?能。写些随笔文章自娱,消遣寂寞,也就是纸上画火抵御心寒了。”作者在自序中这样说。这书二〇一二年三月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是作者重新编选的散文集子,他还在序中告诉读者说,若以前买过他的集子,这一册就不必买了。
流沙河的书记得先前只买过开卷文丛中的一本,名《书鱼知小》,当时看得津津有味,在此前后,曾经看到过他的很多集子,读不过来,也就没有购买。印象深的是他写的一本有关《庄子》阅读的书,前前后后跑了好多家书店,没有买到,后来阅读的兴趣戛然而止,就不再记起它了。流沙河应该算作是有老派习气的学者,他的文字还是比较耐读的,但那种语气、断句和腔调,不见得太多的人就能接受,因而他的文字也就挑剔地选择着读者。
天热倦懒,买回书后也总是忘记在书前写下购书的日子,只是随便地胡乱堆放,再翻动时,感觉如同新买回的一般,竟想不起来是何时买回的。下午出门,购书三册,清赵翼著《瓯北诗话》,凤凰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出版,大十六开本,薄薄的一册,正文与批注同版并行排印,看起来倒也方便。这书版本较多,似乎先前买过一本诗话的合订本,其中就有它,也懒得再去翻检了。李长声著《日下散记》,花城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二月出版,被誉为“‘知日者’的日本文化物语”,分“负日游”、“指日谈”、“枕日读”三辑,大致亦是能看出各辑所写的内容的。所谓“日下”,恐取自古汉语中的意思,指“东方古国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邢昺疏:“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就是指的日本了。不过“日下”的意思还有很多,但指“京都”,也很特别,因为古人认为帝王是日,帝王的所在地,就是“日下”了,清代英廉等就还奉敕编撰了一部一百六十卷本的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日下旧闻考》。还购得一册秦燕春著《问茶》,山东画报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一月出版。
世人常说“书如其人”,但于欧阳询却是例外,中国书法有颜、欧、赵、柳一说,“欧”即指欧阳询,其书名极高,唐时高丽使者经常求他写字,他的字好,但人却硕大而丑陋,连唐高祖也说,“观其书,原难想见其形貌之魁梧。”《旧唐书·许敬宗传》中就还记载了一件事,说贞观十年文德皇后葬仪期间,欧阳询身着丧服,很是丑陋,许敬宗忍不住就笑了出来,因而受到御史弹劾,被贬为洪州都督府司马。这亦应算是一桩奇事。
20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