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家木南的博客上看到贾平凹在嘉汇汉唐书城签售散文集子《老西安》的消息,看出版社,是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有些陌生,但这本书,记得前些天在万邦书城见过,还很仔细地翻了翻,随后就放下了。今天下午,特意又去了万邦,把这书仍旧很仔细地翻了翻,随后就又放下了。
贾氏长篇散文集子《老西安》一九九九年九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是老城市系列丛书中的一种,仅就有关西安城的散文写作而言,我一直觉得这是一本很能契合西安这座古城气质精神,把写实和浪漫色彩密切结合,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有关西安城的很多的集子,总是给人死板的学术表述的面孔,读起来味同嚼蜡,而贾氏的长篇散文《老西安》,显然就跳了出来,让人有别开生面的感叹。邓云乡写老北京,把学术与民俗活泛地结合起来写,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对于西安古城的写作,是缺少这样一些笔法的。加上许多珍贵的图片的锦上添花,《老西安》十余年来是很受读者喜爱的。这次中国社会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七月的收藏版,就不单纯是一篇《老西安》了,它还附有贾氏的长篇散文《西路上》,以及《商州三录》,全部去除了图片,书名则冠之以《老西安》。这样毫无顾忌地把过去的文字根据不同的主题反反复复地整合出版,花样和行情都比较好的,活着的文人学者中,贾平凹和黄裳恐怕是别人比之不及的。
秋雨淅沥中,和草木拜访过一次费秉勋先生,竟然有一个下午的畅谈。很少见费老有这样淋漓尽致的说话,显然他对故乡以及童年的生活,还有风土人情有着极大的兴趣,对于后学后进也有着学者的老年的本真的关爱。他送与草木一册他的散文集子《杂家独白》,一册《追梦集》。《杂家独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没有上架发售,只由作者本人赠与喜欢它的人,前几年曾有缘得到过一本,这回就带回了一册《追梦集》。《追梦集》是由郑随社主编,作家出版社二〇〇六年十月出版的一本十人旧体诗合集,作者以年岁次序为邱星、霍松林、武复兴、杨建国、茹桂、赵步唐、费秉勋、许建国、路毓贤、郑随社。费先生在序中说,“现代社会当然也有文人,然而当今生活的商业律动,造成社会氛围的焦躁和闲适的匮乏。在这种现状下,郑随社先生邀约了既画画写字也偶尔写点旧体诗的十个人,选出他们的部分诗作,同时附一点他们相关的书画,集为一册出版,既未雅集,亦无结社,但略有些结社的味道和雅集的情调,聊以寄追怀古风的雅致。随社要我给这个集子起个名字,我想就叫《追梦集》吧,不知同人以为可否?”
后二日,受翟荣强先生委托,又至费先生处,取他为牡丹书画院成立十五周年及师生书画展所写贺辞,先生说,我一般先试写,然后再正式写,所以有两幅,一副给你,一副你交与翟老。纸袋的封口处已写好受赠者的名字。随后展开一幅四尺山水人物画,让我看,说是一位画家送与他的,我却心猿意马,还要赶着去南郊送贺辞照相排版,就匆匆作别,实在是有些可惜的。
在万邦书城购书两册,《文化艺术之旅》,为饶宗颐、池田大作、孙立川对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出版;缪哲《祸枣集》,山西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二月出版,封二附有藏书票,很是好看。过美院,在大门侧书店亦购书两册,民国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山东画报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一月出版;吴颐人著《篆刻五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十月重印本。
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