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才收到南京《开卷》今年一、二期,它大致来得早了,只是学校放假,因而开学才取了回来,牵挂总还是有的。看到了鲲西先生的照相,还有封底上他的题字,就想起年前在一篇文字中说他的话:“还有鲲西《作家的隐私》,以前买过他的一本《听音小札》,先生也是垂垂老矣。”算是看到了垂垂老矣的先生了。看到和他一样的“老先生”们,总能给人些文化的自信。
上班后还到西安书林去过一回,买了三本书,袁行霈《学问的气象》,新世界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一月出版,书封已有些旧,想换一本新的,服务生说就剩一本了,只好拿回。此书收录作者三十年间短文约一百一十篇,按内容分为论学、演讲、祝贺与悼念、序跋、散记五部分,附录仅是一篇答记者问,题目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以前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时为公务员的鲁迅》出版得较早,吴海勇著,广西师大二〇〇五年八月出版,以前见过,没有买,大致心里上怕自己在这方面因为兴趣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自己目下还没有这样的计划,因而就刻意地放弃了。最近倒是在下工夫读第三本书,沈启无的文字。北京鲁迅博物馆新近编了一套苦雨斋文丛,凡五卷,即周作人、废名、俞平伯、江绍原、沈启无人各一卷,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我仅购《沈启无卷》,其它除江绍原而外,集子好象都有过不同的本子。《沈启无卷》是目下有关作者文字最全的一本,其中对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校注部分占了八十三面,全书不到三百面。散文论文、诗歌部分也是作者的文字;附录部分有一部分是别人的文字,他的文字主要是他在文革时期所写的交代材料。我读这些交代材料时心情很复杂,这些材料给作者本人曾经带来过很大的痛苦,但它却给后人交代了很多的历史的真实史料,尤其是有关苦雨斋的研究。
其实有关沈氏的话题太多,苦雨斋破门事件,苦雨斋枪击事件,选编《近代散文钞》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分量的事件,目前有很多的细节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能有当事人的文字出来说些话,总还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孙郁所作这套书的序以及冯英、赵丽霞所写这本书的编后记,都是很好的文字,都能触动人的魂灵,我的魂灵就被触动了,我以前,于苦雨斋众人的一些的不理解,在这两篇文字中豁然开朗的最多,可见他们是真正地下了些工夫。我想,读完之后,总还会有些要说的话罢。
200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