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清光绪十六年年底,太湖林屋山的一位姓暴名式昭的从九品巡检,因为得罪上司被免去了官职,大致在职时清廉过甚,竟债务累累,无钱搬家,甚至吃饭也成了问题。年关将近,雪封深山,境况可想而知。这时便有山民馈送柴米,从十二月初十至第二年正月二十九,“蔓延至八十余村,为户约七八千家。一月之中,共收米百四石八斗,柴约十倍于米,他若鱼肉鸡鸭、糕酒果蔬之类,不可计数”。
这件事,次年被当地的一位诗人秦散之作了长歌,又画成一幅《林屋山民送米图》,俞樾也作了长歌,且为这卷子作篆字题额,尔后清末民国,约有40余位名流为此卷子题咏作歌,如俞陛云、吴大徵、吴昌硕、胡适、冯友兰、朱自清、俞平伯、马衡、陈垣、张大千、徐悲鸿等,一时群贤云集,风采彰显。
暴式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俞樾在《春在堂杂文》中有《暴方子传》,对其生平有所评述。说他“好读史”,然“性傲岸”,做巡检时清廉且有政声,平时也多和名流来往。免官之后,到吴大徵幕府做事,抗击倭寇,后来奉檄出山海关买马,染疾而死于塞外,年仅三十余岁。
这些名家的题咏,除了邵力子,柳亚子、叶圣陶等人的手迹在文革中遗失之外,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这个卷子的形成,是暴式昭本人及其后人访名家题咏而逐渐完成的。题咏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清末黑暗统治的揭露;二是对暴式昭个人节操的歌咏,但艺术手法却是多样的,诗人自有诗人的感受,史家有史家的识鉴,画家有画家的见地。从他们的手迹仿佛看到了他们本人,而他们的嬉笑怒骂通过他们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了,实在是一种享受。
胡适先生给这个卷子作的序说,除此卷子保存了许多名家手迹而外,“更可宝贵的还有三件:一件是洞庭山各村人民送柴米食物的清单,一件是上司训斥暴君的公文,一件是他亲笔抄存他自己答复上司的禀稿。这三件是中国民治生活史料。”
这书的编订者钟叔河先生,是一位颇具慧眼的优秀的出版家,上世纪80年代就因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而使世人受益,尔后还有《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笺释》、《念楼学短》而使我辈艳羡。这个卷子的出版,也是费尽了周折,挽救了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