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小品》
四十七卷本的《东坡诗词集》,还有七十三卷本的《东坡文集》,读起来实在是吃力的。尤其是奏议、制敕、口宣一类。倘不是专门研究家,不喜欢读的也完全可以放下不管,单本的《东坡志林》和《东坡题跋》就足以让人尽兴。但有全集在手,心里总还是踏实的。
这本《东坡小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一九九零年六月第一版,是“百花洲文库”古典文学之一种,陈迩冬、郭隽杰选注,收文八十九篇。编者在引言中说,东坡的小品文,散乱得很,这本《东坡小品》主要是从《东坡志林》、《东坡题跋》、《东坡尺牍》、《苏东坡集》中的杂文部分以及他的集外手迹等选录的,加之东坡文字,多为后人辑录,版本不同,篇目略异,文字上也互有出入,且时有伪作和他人之作混入,整理起来很困难。看来编者也确实是下了功夫。
从内容上看,八十九篇中,有游记、有题跋、有书信、有人物、有史评,把苏东坡各种体裁的小品文字都尽可能地收录了,特别是后人吟咏传诵的,认为是代表东坡艺术风貌的代表作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定惠院》等也没有丢掉,整体上突出了简洁的优点。目录的编排上,大体以写作时间为序,是十分妥帖的。编者注很出色,主要着眼于人名、地名、纪年,字词释义则删繁就简,文字上尽显功力,没有多余的字,也没有多余的话。最有特点的还是每篇小品文后所附的编者评,就文仅着一端,或内容、或形式、或思想、或语言,简洁明快,孹肌析理,每与阅者灵犀相通;探幽发微,而又有春秋大义存焉,足为一观。
明袁宏道说:“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苏长公合作》引)东坡的小品,多是在不经意间,无意为之而为之的。于他,大致也没有想到要留之千古的,但却留了下来,这也应该是后人喜爱他的原因之一,也是东坡永垂千古的原因之一。除此而外,诗词曲赋,医农书画,可谓集大成者,古之可与比肩者鲜矣。唯斯人斯有斯文,常令人叹为观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这本《东坡小品》,是我出行必携之物,十几年了,封面也磨得泛白,很有沧桑之感。读它,也说不出它到底是怎样的好,但只是觉得它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人生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