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权品寓言1(1 / 1)

狼狈时代 邱文权 1870 字 4个月前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墨子?兼爱》

[老权译]

在那遥远的年代,变态的楚灵王喜欢苗条细腰的干部。所以灵王的手下们纷纷节食,每天只吃它一顿饭,他们蹲在地上屏住呼吸束上腰带,然后才扶着墙慢慢站了起来。就这样,一年之后,满朝文武个个面黄肌瘦,就跟那吸白粉的烂仔似的。

[老权曰]

想当年,被视为领袖接班人的林彪同志曾奉承毛泽东,说他老人家“一句顶我们一万句”,此言有理在焉,盖领袖的话,常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言九鼎。同样一句“打倒×国”,自领袖口出即是原子弹,而从吾等小民口中溜出,顶多是个茶叶蛋。

楚灵王一人喜欢细腰,满朝文武跟着勒紧腰带,何故?说白了,大家既不为自身减肥,也不为国家节约粮食,实为了博得灵王宠信(得宠之日,乃是升官发财之时)——这是一群只看上级颜色的马屁精,同时也是一群黑白不分的糊涂蛋,这样的糊涂蛋,我们能指望他为人民服务?灵王好细腰,仅是他个人不健康的癖好,可悲的是,满朝文武没一人指出这种癖好的不健康,反被这种不健康牵着鼻子走,心甘情愿做其奴隶。奴隶越跟越多,终使整个社会都不健康。

惜今日,楚灵王及其大臣们阴魂不散,仍潜伏在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非作歹,屡见不鲜。君不见楚灵王摇身一变,成为“×长”;大臣们摇身一变,化作“下属”乎?×长光临,下属提供“吃、喝、玩、睡”一条龙服务;×长挪用公款,下属填票开据立马圆账;×长发表长达3个小时的臭不可闻不知所云的会议讲话,下属假装听得津津有味完了还使劲拍烂巴掌;×长不顾百姓强烈反对作出非法决定,下属不问是非坚决贯彻……噫,楚王代代有,细腰几时休?

腹“黄享”杀子

墨者有钜子腹朜(原字为“黄享”,左右结构,左“黄”右“享”,音tun,因电脑敲不出,姑以“朜”替代),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

[老权译]

墨家学派有位超级巨星叫腹朜,住在秦国。可他儿子杀了人。秦国首脑惠王说:“腹朜先生啊,鉴于您年老了(丧失生育能力),膝下又没别的儿子,我已令执法官不杀您的儿子,这次您就听我的吧,OK?”腹朜答道:“No,No!出来混,最重要就是讲一个‘法’字。俺们墨家的法则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须判刑。’如此人们才不至于成天拿着猪刀去捅人呀。禁止杀人、伤人,这是天底下说一不二的公法。大王您虽恩赐于俺、叫官吏不杀俺那龟儿子,但俺腹朜不可弃墨家法则于不顾——否则今天你捅人没事,明天他捅人也没事,法纪混乱,大秦国还要不要办下去?”腹朜没领受惠王的特殊照顾,终究痛下杀手,干掉自己的儿子。

[老权曰]

墨家公司董事长墨翟先生曾把国家的祸患列为7大种,其中第7种便提及“倘若赏赐不该赏赐之人,责罚不该责罚之人,则会人心惶乱,行为失衡,以至祸及国家安危”(《白话诸子集成》),腹朜先生不愧为墨翟旗下的高级经纪人,其开章明义,一下子就打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王牌,这就将墨翟先生的理论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使之具体化、明晰化、易操作化了。这一点与法家思想恰有共通之处,法家公司老板韩非先生曰:“凡事都有一个根本,治国要以法为根本。”韩非又曰:“公私之划分依靠法,法明则公私分明。有了法,难办的事也能办了。”韩非还曰:“当今社会,官吏能够不扭曲法度为自己谋利益,就百姓安宁、国家太平;能够抛弃个人的行为而执行国家法令,就军队强大、敌人弱小。”——秦国能强大而吞六国,“法”居功至伟。时过境迁,此话放之纪元后21世纪的中国,不亦准乎?盖江山易改,人的秉性难移,针对“性本恶”的“法治”遂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腹朜先生是个冷血动物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吗?儿子被毙了腹朜不痛哭流泣呜呼哀哉?非也,腹朜忍一己之私行“天下之大义”矣。放眼当世,腹朜式的大公忍私者不是很多而是太少,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者不是很少而是太多,如何消除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这俨然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瓶颈——过得了则豁然开朗,过不了便困死。

公仪休嗜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

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淮南子?道应训》

[老权译]

鲁国总理公仪休特喜欢吃鱼,举国上下不断有人给他送鱼,然而每次公仪休都不接受,公仪休的学生劝道:“老师你明明喜欢吃鱼,却不接受,为什么呢?”

公仪休答道:“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家的鱼呀。你想想,我若接受,就会因受贿罪而总理职务遭罢,到那时我再怎么想吃鱼都没鱼吃了;我不如现在不要人家的鱼(用自己的工资去市场买鱼),从而保得总理职位,日后便能长久地、源源不断地吃到鱼了。

[老权曰]

聪明的公仪休不愧是块当总理的料,他竟能透过“受鱼”的简单表象看到“免于相”、“不能自给鱼”的严重后果——虽然他不受鱼只是为了“不免于相”,从而“能长自给鱼”。在某些道德家眼里,公仪休似乎太馋了,其出发点也过于势利,显得不够高尚,譬如把公仪休的形象定位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就好多了。然时间推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咱们周围的国家干部比公仪休又能进步到哪去呢?别忙着问人家公仪休是否出于自私自利才不受鱼的,倒是先问问自己,简简单单“不受鱼”三个字,俺做到了吗?“不受鱼”的本质是拒贿,拒贿的目的达到了,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夫受鱼而免于相”(接了人家一条鱼,“总理”的官帽就要飞)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国家公检法机制倘不能有效到位,反腐便只是空话。

海上沤鸟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列子?黄帝》

[老权译]

茫茫大海之滨,有个喜欢海鸥的人,这家伙每天早上都到海上与海鸥友好地戏耍。如此,海鸥成群结队地冲他(她)而来,乐此不疲。

后来这人的老爸说:“俺听说海鸥都跟着你玩,你就抓它几只,让老爸也耍耍啦。”

第二天这人又来到海上,可海鸥在天空飞舞,没一只肯下来与他(她)玩耍。

[老权曰]

文言文的一大特色乃言简意赅,譬如本文,区区50来字,无非两个人、一群鸟的加盟,却将朋友间须以诚相待的道理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同样是那个“好沤鸟者”,海鸥对他(她)的态度却在一夜间由“百往而不止”变为“舞而不下也”,这中间的原因仅是他(她)老爸的一句“汝取来吾玩之”——此言一出,彼诚不再,海鸥对“好沤鸟者”也唯有提防、提防、再提防。至于海鸥是怎么听得人家讲话的,靠顺风耳或雷达或派出所密报么?第二天“好沤鸟者”的心理是怎样活动的,真想抓几只海鸥么?“好沤鸟者”的父亲又是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下班后想玩几只鸟儿解闷么?……还是留给睡不着觉的人思考吧。

黄公好谦卑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尹文子?大道上》

[老权译]

齐国有个黄老头,生性非常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国家级的靓女,然而他常常自谦,对外宣称自家女儿奇丑无比,丑得母猪看了都要上吊。久而久之,“黄家有俩丑女”的事儿便声名远播了,由此导致俩女儿早过了妙龄举国上下仍没人敢来娶。这叫黄老头如何是好?

偏偏这时有一老光棍,饥不择食冒冒然就把黄家大女儿娶了——娶过门盖头一掀,哇噻,居然是位超级美眉!此后他逢人便说:“俺没见过像俺岳父黄先生这样谦虚的,他原来是故意诋毁自己的女儿,把好端端的靓女硬说成丑八怪,大家看,我老婆简直赛过豆腐西施嘛,所以她妹妹不可能是东施,一定也是相当漂亮的啦!”于是,大家伙争先恐后纷纷上门向黄老头的小女儿下重礼求婚——那娘子果然也是美眉!

[老权曰]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看前半句就未必,谦虚应是一种不知足、知不足而奋进的良好心态,然而物极必反,过度谦虚、盲目谦虚就偏离了这种良好心态,使自身陷于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境地——本文的黄公恰恰如此,把两个好端端的千金硬说成丑女,结果在“一枝花”的年龄段无人问津,白白贻误了女儿的终身幸福,悲矣!我就搞不清黄老头“谦虚”的目的何在了,如果当初生女儿就是为了现在的糟蹋,“生”的意义又何在?我唯一的疑惑是:战国时没有手机电视机,没有火车大客车,远方的人固无法晓得黄家的底细,可邻里乡亲们呢,他们对黄家千金也没看在眼里?想来他们认为黄公疯了,或黄公对两女儿实行圈养,压根没让她们出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