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面面观1(1 / 1)

狼狈时代 邱文权 1954 字 4个月前

我一直觉得,《三国演义》的张飞、《水浒传》的李逵、《说唐》的程咬金都属于那种“老大粗”的角色,都拥有一张相同的脸孔,若拍成电视剧,都可以启用同一演员——只不过张飞多生了点威风、李逵多下了点狠劲、程咬金多耍了点猾头而已。

作为《说唐》的主角,程咬金后发制人,憋到第20回才出场,此后却一发不可收拾,什么“不意得金盔”、“三斧取瓦冈”,什么“欢喜纳翠云”、“斧劈老君堂”,什么“抱病战王龙”、“说降小罗成”、“脱难见秦王”……好戏妙戏连连登台,从遇赦出狱的小混混,到歪打正着的瓦冈寨主,再到助李世民登基的福将,程对《说唐》可谓“前半生无法伴随,后半生奉陪到底”了,由此可见,《说唐》乃程咬金的老爹爹,程咬金是《说唐》的宠宠儿。

程咬金的出场,缘于隋朝韩擒虎、宇文成都、麻叔谋等高级将领平定“南阳叛匪伍云召”(隋炀帝杀了刚直不阿的中央高级干部伍建章——伍云召之爹,伍云召即兴兵反隋),得胜班师,隋炀帝杨广龙颜大悦,不但“各皆封赏”、“设太平宴,赐饮文武群臣”,还“出赦书,颁行天下”——这一赦,便将因贩卖私盐且抗拒工商执法人员捉拿而不小心把巡捕打死后、“问官怜他是个直性汉子,缓决在狱,已经三年”的程咬金赦了出来。

书中是这样介绍程咬金生源的:“住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管下一个乡村……他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似青泥,发似朱砂,能力过人,十分凶恶。他父亲叫做程有德,七岁时父就没了,单依母亲看养……一字不识……母亲叫他做些买卖,却没本钱,因有几个无赖合他去卖私盐,倒也赚钱供母。因他动不动与人厮打,十分闯祸,个个怕他,都叫他做程老虎……地方差人捉拿凶身,他恐连累别人,自却挺身到官投到,认了凶身,问成大辟。”单单观研以上资料,程咬金给咱的印象就有:A、乡巴佬兼土八路;B、青面兽加赤发鬼;C、身强体壮;D、单亲家庭,孝敬母亲;E、文盲、没文凭;F、懂市场经济、敢冒风险,但藐视法律;G、蛮横霸道,威慑大众;H、快意恩仇,讲义气,强化责任意识。

至于再往下看,程咬金的形象就更丰富、厚实了。

1、逆向思维,与众不同

且说皇帝老子要大赦天下了,程咬金却不忙着跟大伙一样往外溜,而是“闻了这个消息,算了半夜,心中想道:‘出去没有饱饭吃了,怎生是好?’你道这程咬金为何倒不要出监去?只因他在牢中倒有得吃,倒有得用,凡有犯人下监,坐分子要酒饭吃,就如目下牢头一般。”(第20回)这件事教育我们:我们不能空凭个人主观擅断一件事情的好坏,是好是坏,当事人的切身感受说了算。

2、借故发飙,中饱私囊

程咬金赖在监狱不走,监狱管理人员“走来说:‘程大爷,朝庭恩典,大赦天下,罪人都去尽了,你却赖在此怎的?’咬金听见说他‘赖在此’三字,心中就起风波,大怒起来,赶上前来撩开五指,如铁扇一般打去。众牢头都晓得他的利害,俱来解劝。咬金道:‘入娘贼!你们要爷爷出去,须要请爷爷吃酒,吃得醉饱方肯干休。’那几个老诚的牢头知道拗他不得,恐他性发,没奈何去买了半坛酒,和大半坛的清水,烫热了掇在咬金面前,又买了些牛板肠,相请他吃,算赔罪他的。”(第20回)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话不能乱说。

3、食性豪爽,绝不挑食

程咬金的“出狱餐”是这样吃的——“那咬金正在枯渴头上,不管三七廿一,直了喉头,吃个风卷残云。”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饭可以乱吃。

4、衣着随便,不拘小节

程咬金要出狱了,只是衣服在服刑期间早破得乱七八糟,只好向监狱管理人员讨要,监管别的没有,“只有一件孝衣是白布道袍,一顶孝帽是粗麻布头巾”,程咬金遂半推半就地骂监管:“入娘贼!你把孝衣来搪塞我么?咱今不要管他,你且拿来。”结果,程咬金出狱时是这样的——“咬金只得前后高低戴了,将白布道袍披在身上。下身一条裤子磨了三年,也只剩得一块破布头了,遮了阴囊出了屁股,遮了屁股出了卵袋。咬金只得将道袍揸拢遮了。脚下拖了一双破草鞋片,踢踢搭搭地跑出监来。”由此可见,程咬金出狱时一点黑社会老大的风度都没有,混得那叫相当狼狈。

老权曰,文明是建立在温饱基础之上的,当一个人被生活迫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就什么羞涩感都没有了。当今社会,那些黑得跟包公似的穿得跟济公似的瘦得跟姜太公似的流浪的要饭的神经病的,你道他们真想这样啊?

5、食量惊人

程咬金出狱后直奔家里,然家中剩粮不多,其母“每日只吃得三顿粥,口内省下来余有五升米,在床下小缸内”,程咬金对这床下五升米是这样安排的——“便去取将出来,倾在一个竹箩内,走到河边淘了,拿回来煮饭。等得熟了,吃一个不住,扫仓罄尽,还只得半饱。”(第20回)老权曰,饥饿是个魔鬼,它能使一个人穷凶极恶。

6、穷人不穷阵

为了稳定生活,程母建议咬金“买些竹子回来,待我做几个柴扒,你拿去卖卖”,然对于家徒四壁的程家,做生意的本钱从何而来?唯有当了程母那条只值几十个钱的旧布裙子!程咬金人穷,但气势不穷,且看他在当铺里的一番豪言壮举——“咬金一直来到当中,大叫道:‘当银子的来了,走开走开!’把那些赎当头的人一齐推倒,都跌在两边地。便将这条布裙望柜上一抛,把手一搭,腾地跳上柜台坐了,大喝道:‘咄,快当与我!’”而且还自作公正开了个高于市价的价格:“不要当多,只当一两银子与我。”(第20回)结果,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当铺经理被咬金这吃人的架势吓傻了,得罪不起,无可奈何顺水推舟地送咬金一个人情:“程大爷,恭喜出来,小可们不曾奉贺,今有白银一两,送与程大爷作为贺礼。裙子断不敢收。”

老权曰,当惊涛骇浪来临,最易行的办法不是堵不是避,而是见风使舵。

7、气力过人

程咬金仗着强横的威风在当铺白得了白银一两,买竹子来了,那竹行老板王小二原系咬金的赌友,这天却装作没看见程咬金,为此王老板付出了肉体上惨痛的代价,被程咬金“奔至后边,登地一腿”不说,还遭“回手一掌”、“打得满面流血”,王老板努力爬起后极不情愿,以半挑衅半看不起的口吻对程咬金说:“要竹子自去拿便了,你拿得动,竞拿两排去。”

结果,王老板又付出了经济上惨重的代价——“当下咬金将银子含在口内,将布裙拴在腰内,走至河边,把一排竹子一提,将索子背在肩上,又提了二排,双手扯住,飞也似去了。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又不敢上前扯住他,只好歇作。”(第21回)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开玩笑是要上税的。

8、孝顺母亲

程咬金“当”了裙子、“买”了竹子回到了家中,程母即表示怀疑:“我儿,哪里来有这许多竹子,手内又拿着银子,是哪里来的?”为免母亲担忧,一向爽直的程咬金此时撒了个善意的谎言,说什么银子是朋友为他出狱而作贺的、竹子是朋友送他作生意上的启动资金的,程母大喜:“待我连夜做柴扒起来,明日好与你拿到市上去卖。”随后程母“削起竹来,叫咬金去睡”,然咬金不肯睡,因为他是个孝子,孝到啥程度呢?且看原文——“咬金道:‘母亲在此辛苦,孩儿怎生睡得,心内何安。’连打发几次,咬金只是不肯去睡,陪母亲直做到四更天,做成了十个柴扒,方才去睡。”(第21回)我想,当代这些呀呀哦哦的记得歌星生日却不知爹妈生年的孩子们,这些油头粉面的上了大学还要家长陪到学校给整理牙刷口盅的孩子们,这些衣冠楚楚的活到三四十岁了却靠挖老父老母积蓄来增加收入的“孩子”们,在行孝方面,是否该向老大粗程咬金同志学习学习呢?

9、拳掌里头出道理

程咬金的粗野撒在社会不良分子身上也就罢了,倘撒往那些无辜弱者,则显得他无理取闹、胜之无耻了。《说唐》第21回里,“程老虎”的扒无人敢于问津,仅有个不识时务的穿得华华丽丽的年轻人问出“这扒儿卖多少钱一个”却不买,马上被程“赶入一步,照背心一把扯住,击翻在地”,结果那年轻人“无奈,身边又没有银子,只得把身上衣服脱下来,当了五钱银子,与了程咬金”,倒霉透啦。

接下来,再无人敢搭惹程咬金的生意,程“心中一想,要等一个体面的人来扯住他买”,怎奈得“肚中饿得很”,“背了柴扒,要往酒肉店内去”。

“谁知这些店家都吃过他的亏,因此大家店都不开门儿紧闭,一直来到市稍尽头,却有一所村酒店。原来那店中老儿老婆两个,是别处新移来居住的,他们哪里知道,一见咬金走进店来,便问道:‘官人吃酒么?有好状元红在此。’咬金放下柴扒,向一处坐头坐下,便说:‘有好酒取十斤来,黄牛肉切五斤来,吃了一总算钱把你。’”程咬金干掉这十斤好酒、五斤黄牛肉后,经济纠纷发生了,他油嘴一擦,对酒店老头儿说了声“今日不曾带得(钱)来,明日还你罢”便想开溜,结果——“老儿连忙赶出来一声喊,一把扯住,将他旧布衫扯开。咬金大怒,抛下柴扒,扭回身子一掌,把那老儿打得一个发昏,直跌入里边去了。那老婆着慌,便大声叫屈,惹得咬金性发,蹬地一脚,把锅灶踢翻,双手一掀,把架上碗盏物件一齐打碎……”你说谁有这老儿老婆衰?

这俩事情说明一个道理:遇上程咬金,有理说不清。

10、言语朴实、爽直

当珠宝商尤俊达提出要跟程咬金合伙经营黑道生意时,程咬金愤然说:“你真个是痴子。可知道我卖柴扒的,有甚大本钱与你合伙计去卖珠宝?”(第21回)当搞清尤俊达所提的合伙是指让程咬金出力气、担任押送珠宝的一级保镖,且尤要将程母“请来敝庄同居”时,程咬金不由说:“妙啊,妙啊,这个伙计便合得成了。”

当听尤俊达说隋炀帝杨广欺娘奸妹缢兄图嫂弑父篡位杀害忠良听信奸佞荒**政导致群雄并起各怀异心将有大乱时,程咬金大怒道:“啊唷唷,那狗头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做甚皇帝?何不杀了他,另叫别人来做皇帝呢?”

什么叫口才?畅所欲言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