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与他的帝国灰飞烟灭(1 / 1)

灭了六国后,秦王尽管非常慷慨地赏赐了不少的佳丽和金银珠宝给有功将军和他喜欢的臣子,但原有的宫殿还是住满了佳丽,正在修建的仓库外面,还是堆着许多珍宝金银。这就是战争对胜利者的报酬,可以通过武力获取他人的所有。从这个角度来说,胜利者往往是得手了的最大抢劫犯。

效外的大营中,囚犯似的关押着成千上万六国的工匠、技术人才和读书人。秦国的疆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王仰面朝天,伸出双手,大声喊道:“如此辽阔的领土,史上谁曾有过?!”

接着他累数自已的功德:“本王年纪轻轻时,就开始统兵伐暴,完成祖上一统天下的大业。十七年(前230年),灭了韩国;十九年,灭了赵国;二十二年,灭了魏国;二十四年,灭了楚国;二十五年,灭了燕国;二十六年,灭了齐国。”

之后更狂放地怒吼:“本王亲政只有十六年,就一统天下。这种从古至今绝无仅有的功劳,‘王’这个称谓还相称吗?”

完了之后他让李斯等去议一议,看怎样的称谓才与他的不世之功深合适宜。

“皇帝”!“ 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 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这两个字,正好说明秦王的权力是上天给的,表达秦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就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秦王不但是人间的君王,还是天上的神仙。

经李斯这么一解释,秦王听狂笑起来,然后说:“本王还想在皇帝前面再加一一个‘始’字。本王为天下第一个皇帝,所以称‘始皇帝’,本王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皇帝。”

秦王嬴政,就这么做了秦始皇帝。早在一统的天下的过程中,秦国的中央机构就已经得到更好地确立:中央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三大夫。丞相负责政事,事务繁多,特加左右二员,帮着打理。太尉执掌军国大事,专理军队事务,具体调动军队,则只能权在皇帝。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掌管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最后由皇帝作出裁决。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除了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始皇帝还采纳了李斯等人的建议,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以下设县,县以下还有乡,乡下又有里,此外还设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亭。

机构尽管如此完善,大小事情尽管都有人负责处理,可天下事无论是大小,还都得由他这个始皇帝来做出决定。为了确保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始皇帝只得拼命约束自己,每天批阅大量的公文、奏章。因为秦始皇感到生的荣耀己达到了巅峰,便非常地关心自已死后的生活待遇。在渭水之南骊山北面,他有一个行宫。这是始皇帝从十二岁继秦王位后就开始修建的自己死后住的地方,称为秦王陵、现在应该称做始皇帝陵。

这工程转眼进行已经快三十年了,原来每年都有一万到几万人在修建,现在总算是快要修完了。可这陵墓原本只是仿照咸阳宫建造的,他如今灭了六国,地盘扩大了不止六倍,己将六国的宫殿全都模仿下来,在咸阳一座座修建,陵墓自然也要不止六倍地扩大,加上六国的宫殿。庞大的宫殿群,依葫芦画瓢地建在始皇帝陵中,其工程之庞大,着实使神鬼也吃惊。

这还不算,帝陵除了有陵邑、陵园、陵冢、寝殿、地宫、寺吏舍、陪葬墓以及各种陪葬坑,模拟天地、国家、皇宫、政府、军队、臣民、苑囿等一个完整的冥世帝国以外,还有地宫中有种种象征日月星辰、山川河海、林木禽兽的图画、装置,还有百官位次和各种奇珍异宝、玉门机关;更有各处点燃灌注鲸油的长明灯及大量的殉葬品,如陪葬的各国女人、精美的皇帝出行的銮驾乘舆、甚至象征宫廷苑囿的马厩、珍禽异兽等。这其中,最让人称奇的,还是陪葬的士兵。

始皇帝是靠虎狼之师打下天下的,也要靠虎狼之师来守卫的。没有这些虎狼之师,自然就没有了他这个始皇帝。关于这一点,始皇帝比任何人都明白。身前,他一直牢牢地掌控着军队,没有他的旨令,再大的将军也难调动一兵一卒;死后,他认为也必须如此。这样一来,他的陵墓里,除了活军士陪葬,更多是用泥烧成的兵马俑。两万多兵马俑构成庞大的军阵序列。

这么浩大的工程,都是以人拉手推的方式运输一块块大如房屋的巨石来建造。那年月虽有了铁器,农耕却很落后,农民不受干扰,尚可活下去,给始皇帝这么一折腾,活命自然成了非常艰难的事情。

任何人都是他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皇帝当然也不例外,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争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可就没有一种思想反对皇帝,或者是把皇帝也与百姓一样看成是平等的人。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包括始皇帝在内的许许多多奴役天下人如奴才、牲畜的皇帝。而且将弱肉强食定格成了人生的定律、国家的定律、社会的定律;充满血腥的连环杀戮,也接踵而来、循环往复,两千余年如此。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强大,就象猴群、狮群里永远不会有一个“大王”终身强大一样。

其实,就是在秦始王生前,想杀他的人也不少,先是张良椎,后是荆轲刀。前赴后继地刺杀,使始皇帝惊恐万分,甚至想到刀具也怕,于是收缴了天下刀具,铸成十二金人。

可是不久的一天,瞎子乐人高渐离竟举起灌满了铅的筑,循声猛地向始皇帝砸去。虽没有击中,却使始皇帝终身不敢接近原东方六国的人。已经拥有天下的始皇帝却并不能让天下人心存敬畏,他为此开始找原因:是朕的威德彰显不够?朕必须进一步彰显威德。始皇帝这样认为,立马下旨:东去泰山,举行最隆重的封禅大典!

浩浩****的队伍,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南岸的大道,东出函谷关,经过洛阳,一直往邹地的峄山而去。在峄山稍歇两日,始皇帝命令李斯,用大篆勒铭于立石,作为自己东巡途中的第一块纪功刻石。至此以后,始皇帝以后每到一地,都要立下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刻石。

在出巡的整个过程中,始皇帝对经过的名山大川,他均一一祭祀,对诸位尊神的虔诚、恭敬,礼数之周到,实在让人感动不己。终于,始皇帝往南登上了琅邪山(今山东胶南境内)。极目远望,海天一色、岩壁连绵、惊涛拍岸,颇为壮观。那海天之中,雾雾茫茫之处,是山还是水?

有个叫徐福的人告诉始皇帝说:“那是蓬莱仙境。里面居住着许多仙人。他们有不死之药,个个都能够长生不老。”

始皇帝听了,心中大动。多少年来,自己什么都不怕,就怕一个死字。于是满足徐福诸多物质要求,派他领队入海,寻找仙人,求取不死之药。

徐福去了,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始皇帝天天盼着,终等不下去,第四次巡狩,还是没有见到徐福,败兴而归。于是又来了位侯生,一番天花乱坠之后,始皇帝信了。爽快地答应候所有条件。三日之后,侯生斋戒沐浴、朝拜仙山之后,带着价值连城的珠宝法器,入海去替皇帝取不死药。

侯生知道天下没有不死药,也知道始皇帝的酷刑,敢揽此事,是因为早有妙计在心。他在海上折腾几月,让人找来一块黄缎子,做成个符咒,上面写下五个字,去见秦始皇,说出了一段奇遇:

“山人已抵仙山,见过一位长眉畿覆其目、慈容朗然可掬的仙人。山人献上珠宝法器,正待开口与他商谈不死药的事。仙人却突然从长袖里掏出这块黄缎子,递给山人说:始皇帝人间寿命还长,不死药下次再取不迟,如今最当紧的事,是快把这符咒拿去交给始皇帝。此事关乎秦朝命运,你要速去,速去!”

始皇帝展开“符咒”,“亡秦者胡也”五个字,赫赫然眼前。

这“胡”指的是北方“胡人”,也就是北方匈奴,依仗快马弯刀,曾不时骚扰边境,没想到他们还想亡秦!始皇帝果然聪明,很快悟出五字玄机,于是旨令蒙恬,依仙人谶语,北击匈奴。

半月后,蒙恬奉旨率三十万大军出咸阳北门,讨伐匈奴,很快收复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的土地,并在此设立了三十四县,然后渡过黄河,占据阳山。

始皇帝龙颜大开,下旨大规模移民,巩固南疆北土两个方面的国境线!于是乎,关内民众,象被赶牲口一样,拖儿带女迁往北方刚刚设立的郡县。有不从者,始皇帝只有一个字:“斩!”

长子扶苏从北疆归来,途中看到了一队被士卒强迫北迁的、凄凄惨惨、悲天怆地的百姓。问明原因,扶苏心中不忍,快马加鞭,直奔咸阳劝父皇,不要让百姓这么受罪。

始皇帝哈哈大笑起来,问扶苏:“你该知道,君要臣死,臣就得死这样的道理,何况他们只是些百姓!”

扶苏挨骂,迁徙照样进行。为防匈奴骚扰入侵,秦王又令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得胜之师,全体投入,开工修筑万里长城。

由于工程太过浩大,单靠三十万军人无法完成,其间始皇帝又下令:从全国各地征发戍卒,在附近地区征发百姓,将发配边疆的罪犯统统押来,让他们都一起来修长城!其后的五六年中,征发、押送,连续不断。人数多时,仅在长城服劳役的就达五十万以上。劳役者砸死、摔死、累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始皇帝根本不去在意。

一日深夜,始皇帝还独座灯下批阅奏章、文件,突然发现博士的淳于越一篇诽议政事的文章。始皇帝大怒之后,又想:关于朝政,腹非的不知有多少,朕何不就此举行一次朝议,让众臣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杀了淳于越不迟。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所有的博士们都来了,李斯传达始皇帝口喻:让大家就博士淳于越文章,讲叙自己的观点看法。

淳于越以为灭六国后所执行的郡县制很不好,王馆也主张分置诸侯王,博士仆射周青则说以诸侯为郡县好,李斯认为郡县制既便于控制天下、又实现海内承平。

始皇帝赞同李斯的观点,李斯满心欢喜,又建议说:“现在应废除私学,不能让这些人有诽议朝廷大事的场所;其次是把诽谤国事的书,如《诗》、《书》、卜筮、诸子百家语的统统烧掉。今后,有再说《诗》、《书》的,斩;有借古讽今的,灭其族;当地官吏这事办得不好的,以同罪论处;令下三十天还不烧书的,若是一般百姓,贬为城旦…… ”

李斯的建议,正中始皇帝下怀,他以雷厉风行的习惯开展这项活动,焚书事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结果,除了《秦记》与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以及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可以保存,民间的各种书籍,特别是诸侯国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在全国各地被一一焚烧。

为了提高皇权,维护皇朝的政治体制及其统治秩序,始皇帝很早就对所有不合意的诗书、对那些读书人心中有气。始皇帝的这点心事,朝夕相处的李斯心中明白,所以俩人一拍即合,借淳于越之事,了结了一桩心中宿愿。

始皇帝所生长的时代是战国。一个“战”字,充满了血腥的杀气,也充盈着勃勃的生机;残酷与没人性、追求与创造力,都蕴含其中,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可怜那淳于越,临死时望着苍天,一个劲地叹息着:冤呐,我可是为了大秦国能长久啊!

始皇帝视人命如草芥,甚至是颇能欣赏流血的。滑稽的是他却不想死、而且特别怕死,十分强烈地渴望长久地活下去!这样的渴望差不多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以至于他把主要心思和几乎全部精力,都用来追求长生不老。

这样一来,除了徐福、侯生,从全国各地还来了众多方士,在他格外的礼遇厚赏下,都来为他四处奔波去寻求不老的仙药。热热闹闹的咸阳宫里,始皇帝每天虽然都有希望,同时也有昨天希望的失望。正烦躁不安时,侯生回来了,没带回不死药,却带回个给人希望的故事。可惜这故事很快就要露馅,侯生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上始皇帝给的金银珠宝,连夜出城,落荒而逃。

始皇帝盛怒,下旨将咸阳城里的各种方士奇技者统统抓来。三天之后,连同逃亡的侯生等人在内,共抓来了四百六十余人,下旨全部活埋。

刚从边关回来扶苏伏地劝说:“父王,如今天下平定不久,国内百姓都还没有安定下来。原六国不满秦国的人,正在四处造谣生事,以孔子的王道来指责我们。方士大都是儒士,如果活埋他们,恐怕天下更不安定,此事还请父王三思。”

始皇帝听了,大声喝斥, 扶苏还要坚持,始皇帝瞪着扶苏,令他速离咸阳,往北上郡去做蒙恬的监军。

蒙恬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他打败匈奴,领几十万军队和百姓修筑长城之后,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始皇帝让扶苏去他那儿做监军,主要还是为了锻炼扶苏。始皇帝自己虽然心胸狭窄,重武残暴,但对于儿子的宽容、善良,心底还是非常喜欢的。只是由于一心想着自己不死,便也就不去考虑立储君的事情。

扶苏走后,始皇帝连遇到儿件怪事,先是出现一块玉璧,上面写着“祖龙今年死!”五个字。祖为人之先,龙是君之象。普天之下,只有始皇帝能称之。联想起年初出现的“荧惑守心”一事,秦始皇非常忧虑。

所谓荧惑,指的是火星。心,指的是心宿。火星被当时的人称为“罚星”,主忧患过恶死丧。出现这种天象,对国君是最为不利的。不仅意味着天子失位、大臣为变、诸侯叛乱,还意味着大旱成灾,甚至天子丧命、逆臣起事、民众流亡。

就在这时候,又出现了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的状况。陨石落地,意味着近年内将发生兵祸与饥馑。这还不算,竟有人在陨石上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帝大为震怒时,又有负责观星占气的官吏向秦始皇报告:“东南有天子气”。这种现象,意味着云气之下已经另有王者临世,他很可能要取代秦朝,如果不及时消除这股“气”,改朝换代将是不可避免的。

始皇帝又惊怕,传来太卜,卦得游徙吉三字。始皇帝于是下旨 “将咸阳远郊百姓,迁三万户到北河榆中!”自己则坐上豪华的銮驾,又一次匆匆地踏上了巡狩之路。

这是公元前211年、十月癸丑,是一个遍地叶落的秋天。它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死亡的季节。临行前,他的王儿胡亥,在赵高的劝说下,请求跟从父王出巡。始皇帝听了,欣然同意。

始皇帝满怀希望地直奔渤海之滨,聪明的徐福,静静地等候在那里,坦然地告诉始皇帝:“不死药完全可以取到,只可恨在仙山与大海之间,有许多大鲛,阻止我的船只靠岸,使我功败垂成。所以,我请求陛下调一些善射的士兵给我,让他们帮助去射杀那些可恶的大鲛。这样的话,我一定给陛下取回不死药来。”

始皇帝给了徐福五千童男童女,一百弓箭手和大量物品,让他再去海中仙山取回不死药。徐福走后,始皇帝却一病不起,好不容易挣扎着到沙丘,再无法前行。三日后,便永远地闭上了吕不韦给他的那双鹰眼。这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丙寅日,刚好是他的“知天命之年”。

始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眼睛刚刚闭上,立马就发生了“沙丘之变。生前一直像条狗一样在他身边摇尾乞怜的赵高,胁迫李斯一同改诏,赐始皇帝最喜欢、遗嘱要其继位的的长子扶苏自裁而死,让胡亥继承皇位;始皇帝也没有想到的是,赵高接下来又杀了继承他始皇帝帝位的幼子胡亥和宠臣李斯,而后却被他扶起的秦王子婴所杀,这位杀了赵高的子婴,在继皇位还只有46天时,就不得不自缚投降了刘邦。

历史就这么公平,曾经是那么不可一世的始皇帝,辞世仅仅三年多一点点,他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异常庞大的秦帝国,就在农民、贵族、富人痛恨、仇怨的怒火中,灰飞烟灭。始皇帝梦想传承千万代的王朝,仅传到二世,便无声无息地结束了,而且是永远永远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