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深、万籁俱寂,咸阳宫中、孤灯一盏。始皇帝独座灯下,正聚精会神地批阅奏章、文件。接连几天的宫廷舞宴、游猎苑囿,他拉下了太多急需批阅的奏章、文件。孤灯下,始皇帝一手按着竹简,一手握了御笔,鹰眼圆睁,一篇篇地浏览,然后写下自己的意见。
突然,始皇帝的眉头皱紧了,把淳于越的奏章又重新看了一遍,忍不住往桌子一拍,猛地喝一声:
“大胆!”
竹简纷纷掉下,不远处的赵高慌忙探头来看。只见始皇帝怒发冲冠,浓眉紧攒。
自亲政以后,就很少有人敢说始皇帝不是的;平定了六国,始皇帝便一直生活在唯为独尊里面。原来有些个性、敢于直谏的一些老臣,诸如缭子、茅焦这些人,不是离去,便是早被疏远;如今身边的不说赵高,就是肱股大臣,如王馆、李斯、王翦等等,虽然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却是外面引进的,都是靠着始皇帝的一点信任,这才有了尊且贵地位。他们一个个都知始皇帝的心胸,差不多都不愿指出他的不是。时日一久,面对辉煌的胜利,始皇帝越来越自以为是,再加上他乖戾的性格,就很难再听得进别人意见。没想到,一个仅仅只是博士的淳于越,竟敢出言不逊,诽议他的政事。
始皇帝毕竟是经过不幸生活励炼的人,他大怒之后,又渐渐地冷静下来。关于朝政,腹非的不知有多少,朕何不就此举行一次朝议,让众臣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此一来,朕心里也就有数了。到时候,再杀了淳于越不迟。这么想着,始皇帝一张疲惫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站起来,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一旁的赵高见了,这才赶忙走到他的面前。
“朕今晚是哪儿也不去了。”始皇帝说:“你马上去通知三公九卿及所有博士,明天一早,到殿前议事。”
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这一套官僚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级级,分工明确、内部相互制衡,是始皇帝制度建设的得意之笔。这是他这么些年来学习诸子百家的治国理论,依靠身边的智囊团体,总结了各国官僚政治的经验,依据分化事权、彼此制衡、监察相司的原则得来的。它使原本宰相一人统管的行政机构、军事机构和监察机构都相对独立起来,然后交由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三公分别统管。博士们都是博学多才的人,秦国当时己有七十人。
因为以往朝议总是前几天就给出议题,这一次却没这回事,赵高听了之后,有些茫然地看着皇帝。
“快去吧,不要问为什么。”始皇帝轻松地说。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所有的博士们都来了,上百人齐聚在大殿之上,大家都在相互询问着一个问题:今天议什么?问来问去,谁也不知道。大家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始皇帝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缓地进来。这一回,他没兴趣让那位贞洁的女人坐在他身旁。
始皇帝不怒自威地环视了一下满朝的臣子,刚才如赶集般熙熙攘攘的朝堂立刻安静下来,一时间鸦雀无声,连自己的呼吸也能够听得见。始皇帝心中甚是得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朗声说道:“昨晚朕看了淳于越博士的一篇奏章,有些事情不太明白,所以让大家来一次朝议。这事,就由丞相李斯主持,朕先听一听。”说罢,始皇帝把鼓励的目光投向李斯。
由于对王馆的一再多言有些不乐意,前不久,始皇帝就以王馆年迈为名,让李斯来接替了他的丞相位。至此以后,李斯紧靠始皇帝,始皇帝也依仗李斯,俩人不但非常投缘,还相互娶嫁子女,友好地走到始皇帝生命的尽头,成为中国皇帝史上君臣关系最好的一对。这是后话。
李斯听了皇帝的口喻,出列走到堂前,对始皇帝一揖,大声宣布说:“博士淳于越,讲叙自己的观点。大家注意听好,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淳于越只是个普通博士,排位在后面,听了李斯的话,分开众人,不卑不亢地走到堂前,对始皇帝施礼,然后说:“臣以为,灭六国后,我国所执行的郡县制很不好。这只要看看过来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古时的殷周,就因为分封子弟功臣,所以能够长久地拥有天下。现如今,陛下拥有的天下中,三公重臣多为普通百姓;到时候,假若国家出现危机,靠谁来救助?臣也算是个博学的人,从来还没有听说过,天下的事情,有不学习古人而能够长久的。所以臣主张,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实行分封制,以保我大秦能够天长地久。否则的话,恐怕我大秦国难以长久。”
始皇帝听了,脸色气得铁青,但很快又恢复过来。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在骂淳于越胆大妄为。始皇帝目示李斯。李斯会意,温和地问道:“还有相同的看法吗?”
只见王馆站出来,说:“我大秦国如今灭的六国,其中燕国、齐国、楚国旧地,离我们关中遥远,如果不分置诸侯王的话,就很难进行镇抚管理。所以,老臣建议皇上,分立诸子。”
王馆虽被免除丞相,博士的头衔却并没有被剥夺,因此还有机会参加朝议。王馆说完,看看始皇帝,又看看李斯。
“还有谁的看法与两位博士相同?”李斯微微一笑,避开王馆的目光,大声问道。
朝堂上又一片寂静。因为照眼前的情况看,大臣们对始皇帝突然来讨论这件事情,心里都还没有底。是不是皇上又想实行分封制?如果真是这样,到时候王族的子弟们,一个个诸侯一方,自然又都十分神气,如果自己得罪了他们,怎么得了?
大家正拿不定主意,博士仆射周青一步上前,对始皇帝施礼之后说:“我皇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功盖三皇五帝,现在一改旧制,以诸侯为郡县,使人人安康快乐。陛下的大恩大德、威武神功,从古至今,无人能及,根本不要去学什么古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行。”
始皇帝听了,心中高兴,表面上却还是那样的平静,一言不语。李斯见了,知道该自己站出来说话了,便上前一步,对始皇帝施礼:“臣有话要说。”
“说罢。”始皇帝微笑着点点头。
“臣知道,就是古时的五帝,他们的国策也都各行其是,不相重复;古时的三皇,也是如此。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治国措施。现如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奇功,根本不必去效法三皇五帝!再说,文王、武王创立周朝,立马分封了许多子弟同姓为诸侯,目的是为了国家长久永固。可是后来呢?诸侯国与周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又彼此间如同仇敌般不断互相攻战,周天子没法子禁止,至使天下混战了几百年。如果不是陛下统一了天下,天下如今一定还在混战。情况明明白白,分封制好不好,就是瞎子也能看的见。分封制必然导致新一轮的混乱和战争,陛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实行了郡县制。天下各地都直属朝廷,诸子和功臣都可以用国家的赋税收入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既便于控制天下,又实现海内承平。这些,又岂是分封制能比?”
李斯一口气说到这儿,停了下来,看一眼群臣,把目光转向始皇帝。
始皇帝创立的皇帝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体。君权至上法则是皇帝制度最基本的构建法则,一切具体的制度都体现着这个原则。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最高权位只能由皇帝一个人占据,实行终身制、世袭制。二是最高权力不可分割,皇帝一人独占一切最高权力,他拥有支配天下一切土地和人民的主权以及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最高监察权、军事统帅权和国家财政大权。三是地方绝对隶属于中央。上述政治原则使皇帝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和中枢地位,他几乎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人格化身。这样一来,君主实际上兼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最高立法者、最高军事统帅和最高司法官于一身。各种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宰相以下公卿百官都是君主的办事人员。君权至上法则又把纵横的各种关系综合为一体,形成至高无上的个人政治权威。
始皇帝听了李斯的一番长篇大论,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长久以来,天下饱受战争之苦,就因为诸侯王割据争夺,幸有祖先神灵护佑,朕能平定四海,使天下安定、免受战争之苦,如果再重新实行分封、立诸侯国,就是自寻战乱,亡我大秦!丞相的看法,完全正确。”
李斯听了,满心欢喜,立刻接着说:“可是,现在却还有人不正视眼前的事实,肆意诽谤当世,以求哗众取宠。依臣看来,有这样的言论的人不止淳于越博士一个,还有许多人,都在他们的私学、私教中,在他们的诗书、文章里,造谣生事。”
李斯说到这儿,停下来,望着始皇帝。整个朝堂,都安静下来,人人的心,都提得紧紧的。
始皇帝在心里舒了口气。这个李斯,真行!他在心里夸赞着,思考着。这么看来,仅仅只杀了淳于越是不行的,该怎么办呢?他一时没有想出个眉目,便对李斯说:
“依爱卿的看法,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臣建议,首先要废除私学,不能让这些人有诽议朝廷大事的场所;其次是把诽谤国事的书,如《诗》、《书》、卜筮、诸子百家语的统统烧掉。今后,有再说《诗》、《书》的,斩;有借古讽今的,灭其族;当地官吏这事办得不好的,以同罪论处;令下三十天还不烧书的,若是一般百姓,贬为城旦……”
这城旦,是当时的一种刑罚名称,受此刑的人,要服四年兵役,白天防守敌寇,夜里修筑长城。
李斯的建议,正中始皇帝下怀,全部照准采纳。始皇帝以雷厉风行的习惯开展这项活动,焚书事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结果,除了《秦记》与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以及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可以保存,民间的各种书籍,特别是诸侯国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均在全国各地被一一焚烧。
为了提高皇权,维护皇朝的政治体制及其统治秩序,始皇帝很早就对所有不合意的诗书、对那些读书人心中有气。始皇帝的这点心事,朝夕相处的李斯明白,所以俩人一拍即合,借淳于越之事,了结了一桩心中宿愿。
始皇帝所生长的时代是战国。一个“战”字,充满了血腥的杀气,也充盈着勃勃的生机;残酷与没人性、追求与创造力,都蕴含其中,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品德、个性、价值观和感情,其实这一切都是你所处的社会和你个人的遗传、经历赋予的。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遗传和经历面前,想要改变社会、或是改变别人、或是改变自己,常常会感到非常无奈,常常会觉的非常无力。社会就是社会,是从前方流下来的,任何人都只是里面的一条鱼、或一只虾。单个人的任何努力,怎么也无法阻挡它潺潺流去。
我们认识了这一点,心里会好受许多,心情会舒畅不少。我们这样来看待世人、看待自己、看待始皇帝,在宽恕世人的同时,也会宽恕自己;在爱恋自己的同时,也会爱恋世人。
只可怜那淳于越,临死时望着苍天,一个劲地叹息着:冤呐,我可是为了大秦国能长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