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率军出发后,吕不韦仿佛失去了什么,又仿佛得到了什么。他感到自己既失望,又高兴。整整一个晚上,他在**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政儿长大了,而且非常棒,通过这么些年的学习,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当今天下的诸侯国君,似乎都没有人能跟他比。在他的身上,充满了血腥的杀气,也充盈着勃勃的生机;残酷与没人性、追求与创造力,都蕴含其中。我的秦王,我的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真让人高兴啊!可是,他这么急要做国君,而且还很有计谋,一下子就把军权都拿去了。待这一仗归来,谁又能阻止他行冠礼?而冠礼之后,军政大权,能不交还给他吗?不能?绝对不能啊?吕不韦摇摇头,接着想下去:
我吕不韦何尚又不愿还政于他!只是,我担心,担心罢了。按他的性格,还政之后,他还会要我辅政吗?吕不韦自言自语地问过自已,又苦笑着摇摇头。知子莫若父,依我之见,他做了大王之后,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一定就会不让我辅政了。李斯,我当初为什么要让李斯去他的身边呢?他有些恼恨自己,但很快又清醒过来。纵观所有的门客,甚至是天下的能士,又有谁能比得上李斯呢?他是没有给我带好秦王,可是他绝对能辅助秦王统一整个天下的,这不正是我的期望吗?只是,我还不到知命之年,浑身还充满活力,真是想为秦国多做些事情!就这么闲下来,心不甘呐!
吕不韦在心里喊着,从**坐起来,在侍从的服侍下,他衣着停当,缓缓地走出寝室,走过回廊,来到花园。太阳已经出来,光芒四射,给红花绿树镀上鲜艳的颜色。清晨的翠鸟,鸣叫声格外清脆,一声又一声,在阳光与绿树间悠扬。吕不韦伫立在暖阳中,听着鸟叫声,沉思着。不多一会,韩兴匆匆地走来,唤了声老爷,然后禀告说:“张唐、甘罗求见。”
“让他们到这里来。”
韩兴刚去不久,张唐、甘罗就出现在吕不韦面前。看着他俩喜气洋洋地笑脸,吕不韦已经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不等他们开口,便说:“《吕氏春秋》,编好了?”
俩人点点头,张唐说:“全部都编成了,按相邦原来的计划,全书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质量上,现在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吗?”吕不韦问道。
“不会,绝对不会。属下认为,《吕氏春秋》,一定是旷古未有的杰作。”
“不仅如此,他还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甘罗接口说。
吕不韦听了,高兴地点点头,然后说:“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再重新修改一遍。熟话说,文章改出来的,再修改一遍,质量一定可以更好一些。”
“可是……”张唐面露难色,对甘罗看着。
“怎么,不想改了?”吕不韦肃然地问道。
“不是不想改,是单凭我们这些人,已经改不动了。”
“哦,真是这样?”
“确实是这样。”甘罗说:“不过,我有个办法,可以让这部旷世之作更加完美,而且又名声大振。”
“哦!”吕不韦说完这个字,把目光罩住甘罗。那意思分明是在催他快说,甘罗自然明白,脱口说道:
“我们回去把全书再整整齐齐地用大字誊抄一稿,然后将它悬挂在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发出通告:如果有谁能改动一个字,即赏给千金。”
吕不韦听了,低下头去,突然大笑起来。笑过之后拍着甘罗的肩膀说:“甘罗,你这个小甘罗,真是有你的,这办法好!好,简直就是好得绝妙!”
“相邦,你把我的肩都拍断了。”甘罗故意哭丧着脸说。
“拍断了吗?我赏你,重赏你。”
“那么,我们这就去办。”
“去吧,誉抄之后,别忘了多校对几遍,自己可不要抄错了。”
“一定,我们将动员所有字写得好的人来誉抄,然后由最认真的人来校对几遍。”
吕不韦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实际上是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例如,《吕氏春秋》吸收了儒家主张维护君权的思想,又让它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在书中,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这与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一统天下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还强调君主专制问题,这显然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赞同墨子提倡的“节葬”的观念,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但对墨子“非攻”(即反对战争)的主张却进行了批驳,提出兴“义兵”的主张。《吕氏春秋·怀宠》中有言:“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这实际上是在为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中国的战争而辩护。再如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告诉人们: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同时强调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等等这些,都说明《吕氏春秋》确实是一部经典,具有博综众家的融合倾向。
吕不韦之所以编撰这部《吕氏春秋》,就是想综合各家学说之长,用以指导他的秦王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实现长治久安。吕不韦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而他的第二个愿望,却破灭地让人不敢相信。秦王朝不但没能长治久安,并且寿命短得让人吃惊。这是后话。
吕不韦的门客办事效率是惊人的,刚过去三天,《吕氏春秋》就挂在了咸阳南门的城墙上。人们果然蜂拥前去,观看议论。可是,所有的学士、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竟没有一个人能改动书上的一个字。满满的一箱黄金,只好让它天天都放在那儿。
或许,《吕氏春秋》在当时确实算得上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没人能改得动;或许,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敢出头一显身手。吕不韦曾在城墙下站了很久,欣赏着自已的杰作。在回府的路上,他对自已说:如果秦王能熟读此书,并以此治国,这将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
吕不韦的这一渴望终不能如愿,但不管怎么样,经过这样一搞,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无论是《吕氏春秋》还是吕不韦,都由此名声大造,远播东方诸国。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