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部书稿,完稿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年自己都要认真地读一遍,改一改。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孔子》是一部好书,我自己每次读着都有每次的收益,相信所有读她的人,也都会有受益非浅的感觉。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孔子的表现太卓越,是他的《论语》太优秀。

孔子的一生,从平民走向圣人,这本身就是个奇迹,相随的自然有许多奇事,将这些写出来,自然会给人许多惊喜。孔子的《论语》,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其间蕴藏着极高的生存智慧与为人处世的哲学,将它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地在孔子的人生故事中展示出来,读来自然有趣,可以学到许多人生经验,提高自己的生存智慧。

孔子这么普通,又是这么神圣。他曾为衣食苦,也为工作愁,怨过社会乱,深为百姓忧,似乎与我们是这样的相通、相近,以至于能让我们每个真诚而善良的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可事实上他与我们却又不同。孔子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理想,为他的“王道”的天下,执着、坚持地走着,一直走到他生命的尽头。他一直地坚持着,做着我们想做的事情——把天下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这,是他神圣的地方,也是我们一代代的普通人都愿意了解他的原因。

我们每个到世上走了一遭的人,都会得到一些人的喜欢。一个人的影响力越大,喜欢他的人就会越多、越普遍,当喜欢他的人多到了差不多是家喻户晓时,他就成为了一个名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昙花一现的名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只有那些能够让人持久的、甚至是千百年都喜欢的名人,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关注他。因为一个能传名千百年的名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名人。这样的人,必定是个在能力、智慧或是人格、品德方面有高人一筹地方的人。被誉为“圣人”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名人,非常值得我们去花时间去关注他。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作为思想的教皇,他有自己的一套关于拯救社会的理想,希望用复古来挽救东周。孔子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和实践挽救东周的事情。遗憾的是,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孔子的理想实现不了。尽管如此,孔子还是成了名人,而且成了千古一圣的大名人。孔子成大名是在他死了之后,而且是去日逾久、名气越大、弥久日甚。这从历代皇帝给他的谥号中反映得很清楚。孔子刚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为“尼父”(男子的美称);到汉时,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敬称);到北魏,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尊称);隋时,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既敬且尊);到了唐代,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宋时,真宗赵恒则加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这里的“玄圣”二字,是指有治天下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这是《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的。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赞孔子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里的“至圣”二字,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这之后,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这里引申为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而最早用“大成”赞颂孔子的,是孟子。他在他的《孟子·万章下》中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孔子不仅享誉中国,更是名声在外,被列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意大利的学者利玛窦在中国实地考察了之后认为:孔子绝不逊于西方的哲学家,许多西方的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则在他的《孔子与中国之道》说道:“众所周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行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对孔子非常崇拜,把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己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对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更是赞赏有佳。伏尔泰在他的《诸民族风俗论》里写道:“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孔子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地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伟大的伏尔泰甚至因为崇拜孔子而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聪明的读者都知道,我们来看历史,来了解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无非是想从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中得到能对我们今日的人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借鉴、经验和启谛,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顺利、更加有意义地进行下去。可是,这么多的历史人物,我们极其宝贵的时间该给谁呢?聪明人的看法与评价,能为我们解决这个疑问,能为我们的选择做出权威的指引。对于这么多皇帝,这么多世界级的伟人和智者都非常喜欢和崇敬的孔子,我们主动地花时间来了解他,肯定是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值得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