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灿烂的青春后记5拾起灿烂的青春后记5(1 / 1)

拾起灿烂的青春 后记(5)

Y不以为然的说,世界是不公平的,所以这种追女明星的事还是交给纨绔子弟干吧!

也许终有一种生活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我想我还是规规矩矩的做自己的事情,本本分分的做学生,红的发紫的生活肯定不属于我,我也不去期待。

写完这个故事,有人问我,你的书的风格是什么?我想了想,说,介于小资派和愤青派之间,具体什么风格我也说不清楚。回答完这个问题,我又从头到尾把小说看了一遍,只觉得主人翁真的就这么混混沌沌的过来了,干了许多的事情,改变了很多。

这种风格叫流水派贴切一点。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的小说的出版似乎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很简单的投了几份简介,然后编辑说可以录用。

其实这个小说最初的名字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编辑说不合内容风格,后改成《折子戏》,又说太古典。最后改成《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我的本意并非叛逆,而是反思青春,反思这一懵懂而又珍贵的时代。

网上有网友对我说,又诞生一个80后写手。我说我的文风和所有的80后写手作家都不一样,尽管都属于80年以后的。如果80后真的可以喊十年,我无疑就是其中的最后一批。3年一沟,我离最早的80后都快3条沟了。当年的80后似乎也是这个年龄起来的。所以,我大胆的预言,80后的热浪即将消失,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写童话还可以的孩子”们也许会给青春文坛带来新的活力。

定稿后,我又整体的看了一遍,不住的忧伤,尤其是写高中失宠的那点,我的眼泪忍不住砸下来。

平静下来,我自己想,也许我真的是不适合写这么长的文章,思维太跳跃,前一分钟我还在兴致勃勃的记录开心的事,瞬间想起别的事就忧伤起来,感觉乱的可以。

想想很快就有人看我写的故事了,我又高兴了起来。

其实真正的精彩应该是泪水与欢笑交织的绚丽。这是我高二才悟出的东西。所以,我不再很孩子化的去骂中国教育,去贬低老师的形象,去为自己的才华鸣不平。因为在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改变他的时候,你就去适应他。在这里想对每一个孩子说,韩寒,全中国有且只有一个!你完全可以做张三第一或是李四第一,为什么要做韩寒第二呢?

我就是我,写不一样的自我!

截至到现在,这个后记已经9000字,我在电脑前也坐了两个多小时了。这两个小时里,我发现后记是写不完的。

我给表孙发短信,我说我现在正在写后记,写了后记就真正意义上把小说的事弄完了。

发完我就关机了。

我站起身,窗外慵懒的火烧云和云下热热闹闹的考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刻,一群人的高中时代结束了。这一刻,另一些人开始了高中的冲刺,后者中,还有人在不住的怀念过去,怀念曾经,有点傻。

初中的时候憧憬高中,高中的时候追忆初中。表孙有一次对我说,我强烈鄙视你!高中都快过完了,你还在这怀念初中呢!真没出息!

也许那些曾经觉得一辈子都不会忘了的东西,真的就在自己的不断强化中,慢慢的淡忘了……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些人,感谢妈妈对我创作小说的理解;感谢我的高中老师赵兴云,张晓娜和唐淑云;初中老师杜香鹃,小学老师刘淑英;感谢我身边的兄弟朋友们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我的“徒弟”董筱萌和义姐周黎莎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天天为我顶帖子;感谢中原油田作家协会韩明主席对我小说的关注;感谢张明功叔叔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责编,北京博集天卷的陈江老师对我的意见的尊重;感谢萌芽杂志编辑唐卿的热情帮助;感谢蒋峰大哥百忙中抽时间给我的小说写序言;感谢曾经给过我欢乐的点点滴滴……

这本书到此封笔,以纪念我的过去。

明天还是要自己再去奋斗。

此书献给所有快乐和痛苦着的莘莘学子,所有真正潜心看完的朋友!

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