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考察“亮肌肉”(1 / 1)

其实戴笠根本没想那么多,因为他为梅乐斯的东南行做了充分准备,对沿途各地的接应、保护、招待和协助其完成考察都精心做了安排,能否达成合作的关键是军统能否为梅乐斯提供帮助,而不是自始至终陪伴在梅乐斯身边。

正是由于梅乐斯的到来,戴笠不得不将沦陷区潜伏组织的一大堆亟待解决的事务暂时压下。而这一大堆事务中最迫切需要处理的是别动军的组建。中英合作夭折后,别动军已在组建中,戴笠自然不愿放弃这支已被批准并获得番号的特务武装。在京沪区瘫痪之后,忠义救国军发挥了震慑汪伪汉奸的巨大作用,1942年元月在上海组织的纵火、爆破、惊扰和袭击日伪军及汉奸的行动,使戴笠看到了特务武装在敌后的优势。

忠救军原本自成体系,便衣混城队则是各战区从基层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分散于各战区,改编起来需要一定时日。戴笠早已下令东南各沦陷区的便衣混城队主要负责人4月底聚集江西上饶,研究改编别动军事宜,所以在安顿好梅乐斯的出行后,便遄赴上饶与等候在那里的各便衣混城队负责人会合。

布置完混城队改编别动军事宜,戴笠又为解决忠义救国军军费问题赶赴老家江山,先与驻扎江山附近的四十九军取得联系,然后赶往县城宴请以县长丁琮为首的头面人物,第二天赶往浦城。

梅乐斯一行12人按约定时间于5月26日启程,沿着事先约定路线,绕道湖南、广东和赣州,向福建浦城进发。一路上以卡车、滑竿、轿子为交通工具,穿越敌境时便化装成平民步行。由于每到一处都有当地军统组织人员接应与掩护,一路并无惊险,十来天后顺利抵达福建浦城。

梅乐斯赶到浦城的时候,戴笠正在那里接见来自东南各沦陷区的区、站负责人。梅乐斯发现,这些人来自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厦门等不同省份和地区,连新近沦陷的香港区潜伏干部也到了,向戴笠汇报工作,接受指示。他们化装成各种不同身份的人,悄然来去,使梅乐斯感到军统在沦陷区的潜伏组织既强大隐秘,又组织严密,是一支绝好的可资利用的力量。

其实,戴笠在江西上饶改编便衣混城队的同时,便已电令各地潜伏组织负责人到浦城汇报工作。如此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向梅乐斯展示军统实力。

当梅乐斯就某一地区提出气象、情报等想知道的问题时,戴笠大都能给予满意答复,并对所了解的最新信息加以分析。有不甚了解的,再通过电台联络,皆能迅速得到答复。如此一来,梅乐斯不仅了解了军统的潜伏组织,对戴笠个人的工作魄力和在军统中的威望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加了合作成功的信心,并开始考虑合作计划。

6月9日一早,戴笠接到情报,日机要来浦城轰炸,他立即与梅乐斯及其随行人员一同乘车到城外田间躲避。果然,不久便有11架敌机飞临浦城上空,开始对浦城狂轰滥炸。

戴笠和梅乐斯坐在田间的大树下。照理说这里并不十分安全,随时可能会有爆炸的弹片飞来。但已经习惯了炮火硝烟的两人,对此并不在意,一坐下梅乐斯就称赞说:

“你们的情报很准确!”

此时就军统的密码破译技术来说,通报敌机偷袭情报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戴笠觉得提出合作意向时机已到,听完刘镇芳的翻译后,他笑着说:

“你告诉中校先生,美国希望在中国做许多事情:需要气象报告指示他们在海上的飞机和军舰,需要日军的动向和作战活动的情报,需要在我们的海峡和海港中布下水雷对付日军等。这些作业都需要支持和保护,如果他把我们最可靠的五万游击队装备起来,进行训练,他们既可保护美军作业,又可为中国工作。”

说完这番话,戴笠又直接向梅乐斯问:

“如果美国准许你接受在中国陆军中当将军的任命,我们就可以一同来运用这批训练出来的人员。”

梅乐斯听后,认为戴笠的提议完全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这是为美军日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做准备,况且戴笠建议共同作业控制,于是一口答应。

尽管戴笠不懂英语,但听到“OK”这个词,他笑着伸出右手与梅乐斯握手,两人干脆而又默契地达成合作意向。

这对戴笠来说,预示着中美合作将朝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他所主持的特务组织将迎来军统建立以后关键性的飞跃。

在他们离开浦城向海边前进的时候,戴笠接到蒋介石的催归电报,于6月13日提前返回重庆,临行前指派驻浙江的军统东南办事处负责人毛万里陪同梅乐斯到温州,勘查浙江沿海;又指派闽南站站长陈达元陪同勘查福建沿海海岸。梅乐斯沿途实地勘察地形、水文、气象,为将来设气象站、无线电台,建立海岸观察哨以及登陆地点做准备,为此实地拍了许多照片作为数据资料。

由于当时金门与厦门已被日军占领,梅乐斯一行的勘查工作非常艰辛,走遍了百余里的沿海地带,穿越厦门海湾和金门海湾大大小小的岛屿,巧妙地躲避着日军的岗哨。在抵近厦门海湾时,梅乐斯按照戴笠的叮嘱,化装成挑夫,由游击队引导,搭乘小舢板前行。但在7月4日晚上准备搭上舢板离开的时候,他们被日军发现,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在击退敌人之后,他们赶紧上船撤退。紧接着,有六卡车援兵赶到,与日军交战,最终日军丢下多具尸体仓皇败退,援军无一死伤。

第二天他们在海澄附近靠岸,包船从水路赶到漳州,由漳州步行到龙岩,他们来时乘坐的卡车就等候在那里。然后乘车经赣州、曲江、衡阳、芷江、贵阳,于7月19日安全返回重庆。

此次东南沿海之行,对梅乐斯来说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对军统在东南沿海的潜伏组织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得到了对东南沿海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到重庆后,他立即向华盛顿做出详细报告。

华盛顿众多高级军官意见并不一致,他们的办公室里展示的中国地图中,大部分地区都有被日军占领的标志,沿海一带被占据更是为时已久,在那里建立据点策应美军作战,他们认为既危险又无把握。

但是,梅乐斯的第一手资料为他们提供了有力证据,军统设于东南沿海的潜伏组织为他们达成任务奠定了基础。梅乐斯在报告中用他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说服了金氏上将。于是,金氏上将下令梅乐斯草拟合作协定。

很快,双方在重庆成立中美合作筹备处,草拟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并由蒋介石于12月16日批准为“中美特种合作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