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爱将登场(1 / 1)

北平的暗杀锄奸进入侦察阶段后,戴笠明显感到,暗杀,也将在华东地区拉开序幕。果然不出所料,他刚从北平回到南京鸡鹅巷五十三号,蒋介石的指令便已秘密到达:

剪除杨杏佛!

一听“杨杏佛”三字,戴笠的头“嗡”的一声涨大了。

杀杨杏佛,绝不同于北国锄奸!

杨杏佛,名铨,字宏甫,江西清江人,出生于1893年,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后赴美国学习。1924年以秘书身份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逝世后,任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总干事。1928年起,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12月,与宋庆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宋庆龄为会长,杨杏佛为副会长兼总干事,总会设于上海。

该组织以反对独裁、维护民权为宗旨,以营救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为己任,以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为目标,调查和披露监狱内幕、政治犯待遇,公布剥夺民权的事实,以期唤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因此,同盟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患。

也是从同盟诞生之日起,戴笠便奉命在上海区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法租界情报组,专门负责监视同盟主要领导人的动向。而同盟一经成立,便连出重拳,为营救因宣传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捕的进步教授许德珩等人,杨杏佛亲赴北平,迫使当局释放许德珩。长城战事开始后,杨杏佛再次北上,视察华北地区,所到之处,或参加示威游行,或发表演讲,抨击政治黑暗,呼吁保障民权,宣传抗日救国。一时间,平、津等地抗日热情高涨,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如火如荼,打乱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

戴笠在北平谒见何应钦时,何应钦对杨杏佛在北平进行的反蒋抗日活动不无抱怨。

紧接着,同盟强烈抗议和谴责上海市警察局逮捕共产党人陈赓、罗登贤、廖承志等人。4月5日,宋庆龄、杨杏佛等人亲赴南京,与国民政府交涉,要求释放一切政治犯。杨杏佛亲自为廖承志聘请律师,巧妙掩盖廖的真实身份,并为营救关押在北平的共产党人薄一波、刘澜涛等人奔走呼号。

为营救政治犯,同盟组织成立了“营救政治犯委员会”,一时间声势浩大,反响强烈,令蒋介石陷入被动之中。

“攘外必先安内”是南京政府的基本国策。“安内”,在横扫国民党内部各反蒋军事集团后,最大的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而同盟为营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不遗余力,令蒋介石忍无可忍,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杀一儆百。

选定杨杏佛,蒋介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杀掉杨杏佛,可得一箭双雕之功效。

作为杨杏佛本人,早在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之前,便对中共中央苏区进行报道宣传,违反了国民政府禁令;出任同盟总干事后,为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杨杏佛四处奔走呼吁,宣传抗日反蒋,对当局形成巨大压力。

因此,除掉杨杏佛,少了一个反蒋先锋;杨杏佛作为民权保障同盟的中坚力量,没有他,同盟将陷于瘫痪,从此名存实亡。

然而,暗杀杨杏佛,对戴笠来说,实在是一项棘手的任务。

首先,杨杏佛与张敬尧不同——

张敬尧作为反水汉奸,可谓人人喊打,天下共诛之,若暗杀成功,必将得到国人一致喝彩。

而杨杏佛是爱国进步人士,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作为民权保障的倡导者,他一旦被暗杀,必将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若行动失手或露出蛛丝马迹,将严重损害蒋介石与南京政府的威望。这一后果,绝不是戴笠本人身败名裂所能弥补的。

戴笠何尝不知“攘外必先安内”不得人心,但“唯领袖之命是从”,是他追随蒋介石后至死不渝的信条。他也能“体念领袖苦心”,理解蒋介石为何制定这条“国策”。因此,无论来自何方影响“安内”的活动与宣传,特务处都有责任奉蒋介石之命令予以制止,对当事人予以制裁。

他面临的困难是,如何执行这一命令,如何将这一暗杀行动,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滴水不漏!

特务处成立以来,一向以情报工作为主,即使涉及行动,也不过是盯盯梢、秘密抓个把人而已,暗杀这一行从未干过,特训班迄今为止也从未培训过杀手。而且,也不是每个特工都可以充当杀手的。

杀手,不仅需要技术、经验,更需要过人的胆量与机智。

无论如何,培训杀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是华东区开山第一枪,已迫在眉睫,如何才能在缺少杀手的情况下成功打响呢?

正在设想行动人选之时,贾金南敲门报告:

“戴先生,沈醉求见。”

戴笠眼前一亮:

“叫他进来!”

沈醉,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出生于1914年,1932年在长沙读中学时因参加学潮被开除,由其姐夫——上海区区长余乐醒推荐,加入上海特务组织,初任交通联络员,不久前提升为法租界情报组组长,带领七八个比他年长的组员,专门负责监视民权保障同盟负责人。

见沈醉进屋,戴笠说:

“你来得正好,正要找你了解一下同盟那边的情况。”

沈醉愣了一下,说:

“同盟那几人,无异常情况。”

“杨杏佛有什么动静?”

“最近一直在上海,似乎很忙的样子。”

见戴笠点点头没有说话,沈醉又说:

“戴先生,我来是为了胡继业的事。”

“胡继业有什么事?”

沈醉拿出一封信递给戴笠:

“这是区长让我带来的。”

信是余乐醒写的,详细报告了胡继业向日本人出卖情报,并住进千爱里附近日本人居住区的情况。看完后,戴笠问沈醉:

“胡继业是在你那个组吧?”

“是的,区长让我请示,怎么处置他?”

“向日本人出卖情报,是汉奸行为,你既是他的组长,就由你来处置吧。”

“怎么处置?”

沈醉显然没明白戴笠话中的含义,在他看来,胡继业向日本人出卖情报,是不能继续留在组里了,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开除。

但是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戴笠已经做出一个决定,既然要开杀戒,既然要培训杀手,那就先拿汉奸练练手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这位十九岁的情报组长历练一下也好,以他的才干与机智,说不定会成为一名不错的杀手。

戴笠用手在脖子上轻轻一划,对沈醉说:

“对汉奸的处置,只有这一个办法。”

沈醉显然吓了一跳,瞪大双眼望着戴笠,额头上浸出细密的汗珠。戴笠拍拍他的肩膀说:

“放心,用不到枪,我知道你打枪不行。不过,这一课要尽早补上。”

戴笠写了一张条子交给沈醉:

“你拿着去乙室技术股,他们会告诉你怎么行动。”

乙室,即设在徐府巷二号的特务处本部,技术股、情报股、译电股等均设在这里。以往,技术股主要负责研制书写情报的隐、显形药水,不久前又增加一项任务:配制暗杀用剧毒药物。

沈醉来到技术股时,股长已经接到戴笠的电话通知,身穿蓝大褂的工作人员从沈醉手中接过戴笠书写的字条,转身取过一把竹刀,小心翼翼地交到沈醉手上,说:

“刀尖上有剧毒,只需刺破一点皮,就能置人于死地。”

沈醉接过竹刀,抽掉牛皮套,看了看刀尖,果然锋利无比。虽是竹片做成,却打磨得光洁锃亮,小巧精致。

将竹刀装回牛皮套,沈醉朝“蓝大褂”点点头,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