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质量不够数量凑(1 / 1)

就在“摄政会”定下决议的第二天,陆家军的第一、二两个团便集结整装完毕,前门车站也抽调出来一列火车专门用于将部队运送到山海关。与此同时打到山海关的电报也有了回复,上面说守备队的黄排长已经带人出关,准备探查一下鲁子轩汇报的情况是否属实。

收到电报的焦仲阳等人见此不由得面面相觑,心里一阵阵的打起鼓来。而从塘沽发回的电报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是焦仲阳提出的建议,让人发电报给塘沽港,查询一下近期宋商往返倭国的商船频率和数量,港口管理衙门没用多久就有了回复,内容很简单就是近两个月驶往倭国的商船,一艘都没有返回塘沽港,末了还加上了一句“也有可能停靠到了青岛、广州等地”。

这句总结不像总结安慰不像安慰的结束语,多少有些脱裤子放屁的感觉,“摄政会”诸人哪个不是见惯了风浪的主儿,仅凭塘沽港上报的数据,基本上就能断定倭国确实出大事情了。尤其是焦仲阳,当他看过电报后顿时就觉得手脚冰凉,双眼金星乱冒。

在场的这几个人最多也就是觉得事态有些严重而已,唯独是他却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因为他焦家下一辈的子侄中,最优秀的就要算是焦安直了,为了这个孩子平日里操守还算不错焦仲阳,硬是拉下脸皮将亲侄子安插在了倭国,目的无非就是让他在那里镀镀金,等一任届满升迁回国,此后的前途就是一帆风顺了。

愿望是很美好的,可谁能想到就那么个弹丸之地,竟生出了蚍蜉撼树之志,如此一来自己的侄子该怎么办?倭人如此规模的行动,只怕如今安直孩儿已经被祭了旗吧?最好的结果也一定是被人扣下做了人质,等将来当做谈判的筹码而已。

想到这里焦仲阳顿时就将目光转到了陆正星的身上,再看这个小伙子时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极度鄙视的眼神,转而抽抽着面部的肌肉一个劲的媚笑起来,不言而喻就是希望陆公子尽快出手,将焦安直从火坑里捞出来。

就这样“摄政会”难得有了一次一致的意见,陆正星也在当晚率领着两个团的陆家军出了京城,直奔山海关。到站下车陆正星就吩咐斥候队的队长,将全队斥候都撒了出去,哪怕是前出到高丽的边境,也务必要弄清倭军的虚实。至于倭军是否真的已经窜入大宋境内,则不必探查了,因为此时的山海关已经有零星的难民出现了,这些人都是为了躲避倭人逃进山海关的。

一时间山海关内外侦骑四处,没用多久第一批的斥候就有了消息。随同这队斥候回来的还有一名宋军,就是那个带人出关侦查的黄排长。他是被陆一团的斥候在途中救下来的,而与他一起出去的两名士兵已经被倭军骑兵射杀在了半途。

据黄排长讲他们是在锦州遇到的倭军前锋,为了进一步确认清楚,黄排长他们便想办法避了开来,等到了沈阳终于遇到了倭人的大部队,便再也无法前行了。接下来陆一团的斥候又详细的补充了一番。

这支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外形上与弘景式几乎是一模一样,他们当即就想办法搞了一支。那名斥候队长边说边摘下肩头的步枪交给了陆正星,然后继续说道:“外形一样但做工就要粗糙得多了,您看看枪管内壁的膛线,咱们重庆军工厂要是拉出这样的膛线,恐怕钱经理就要切腹自尽了”。

陆正星闻言咧嘴一笑,然后将这支步枪抵在肩头感觉了一下,说道:“好像比弘景式轻了一些”。

“嗯,这完全就是一支仿冒品,射程、精度、寿命肯定都比不上弘景式。不过....”,那名队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不过质量不够数量凑,倭军主力已经进驻了锦州,人数应该不会少于一万,另外他们还配有火炮,数量不少于一个炮团的配置。从行军路线上看,应该是找了此地的女直人做向导,他们的前锋都是骑兵速度很快,师长,咱们要赶紧准备了”,说完他面色凝重的望着陆正星。

陆正星闻言点点头,走到军用地图前看了一会,手指在锦州至山海关一线来回移动了几下,然后转头叹了口气说道:“奶奶的,这回有些大意了,看来得要通知京城暂缓裁军,尽快把家里剩余的部队都调上来”。

在陆正星出发前大家谁都没有将这群倭人放在眼里,即便装备了弘景式步枪可那又怎样,至多跟上次女直人一样搞几间作坊私造一些而已。可根据斥候队长的汇报,这种仿弘景式的步枪应该已经成了倭军的制式装备。而且这支倭军中竟还有为数不少的火炮!这个绝对是陆正星没有考虑到的,因此这次乘车前来的两个团就只是携带了三十几门迫击炮而已,炮弹也只带了一个基数。

考虑再三陆正星决定以山海关为依托,围绕着这座城池修筑三道防线,并把所有的“收割者”机枪集中在一起,统一架在城墙上。另外他发出通知尽快疏散城内的居民,并将车站的电报给临时征用了过来,向北平紧急发报,将这边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并要求“摄政会”尽快安排剩余的陆家军马上登车北上,除了这些还特意强调随车一定要把重装备及弹药输送到山海关。

尽管形势十万火急但陆正星并不紧张,他相信只要人员、物资及时到位,一个陆一师就能横扫倭国。可眼下他却只能依托这座小小的县城,先拖着倭军前进的脚步了。

其实,这个时空的山海关真的有些负担不起这么雄壮的名字,他只不过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边墙、雄关,当初是因为铁路修到了这里,便随手在此处设立了一座兵站,然后被那位岳先生一顿恶搞,又是取名又是题字的,也才有了这么一个“德不配位”的名字。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整个北方都争着管大宋叫“爸爸”,自然也不会有人发神经去筑长城修边墙了,就连岳先生都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特殊的历史癖好,去干这种二百五的事情。所以陆正星只能是因陋就简,利用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关作为防御的主阵地。

不过他对此却是信心十足,因为到目前为止陆一师仍是整个大宋唯一一支,全部装备了新一式步枪的军队,对于倭寇列装的仿弘景式步枪,不要说陆正星,就连陆一师最基层的官兵也只会轻蔑的啐口吐沫,连鄙视的话都懒着说上一句。

不过藐视归藐视该有的准备却是一样都不能少,陆家军在到达山海关的当天,就按照陆正星的命令将防线全部构筑完毕了。这三道防线前后都有交通壕连接,以便于形势不利时,守军迅速退入到下一道防线。

就在防御阵地堪堪建好之际,远处就隐隐间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陆一团的团长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会,扭头大喊道:“全体进入阵地,敌军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