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 己 (3)(1 / 1)

德性之中,最能普及在行为上的品质是信义。所谓信义,就是实事求是,不因为生死利害的关系而违背正义。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是由信义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缺乏信义,这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就荡然无存了。孔子说:“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这样即使到了偏远地区也能行得通。”这是说信义是值得崇尚的。一个人如果能以信义来与人交往,丝毫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内心一片赤诚,那么即便是暴戾的人,也不敢对其忤逆冒犯。反之,不讲公理道义,专好以欺诈来对待别人,即便是温厚忠实的人,也多半不会对这种人讲客气。西方有谚语说:“正直是最高的谋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有一些笼络人心的伪君子只能一时间行得通,等到一朝败露,人们都会鄙视他们。

想要跻身信义的境界,就要不说假话,不违背约定。年轻人爱好新奇,常常违背事实的真相,编造虚假的言论,希望引起惊奇关注。久而久之,即便不是玩笑闲谈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说假话,于是他的话也不再有人相信。他的话半真半假,对错难辨,还是不相信得好。因此,说假话的习惯不能不戒除。

说话时有违虚假不实的内容,这叫妄语;话说了之后未能履行的就是爽约。这两种情况都是丧失信用的行为。约定了却不能履行,那对于约定的对方来说,就必定会浪费时间,延误时机,而遭受连累。如果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人们便会相互告诫不要再和这样的人一起做事。如此一来,虽然他们还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但是会很寂寞无聊,这和一个人生活在沙漠里有什么分别?这真是自讨苦吃啊!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本来无心爽约,但是因为意外情况迫使自己不得不失约。

例如,与朋友相约外出游玩,然而亲人突发疾病,这时两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不用说就很清楚,如果舍弃亲人生病这件紧急的大事,而拘泥于朋友间游玩的小小信约,反而是违背了道德,实在不可以抛弃大道德而遵守小约定。但是事后,若不是仓促忙碌得没有一丝空闲,就应当联系朋友,告诉对方缘故,这样虽然没有履行约定,也不算过错。有的人已经与人约定好,但不久又发现那件事不合理,因而不能履行,也应当提前解除约定才好。这类爽约的过错,是因为起初约定的时候不谨慎。因此,在一开始确立约定时,一定要明确双方约定的事情是否合乎事理,并且要估量自身能力,然后再作出约定。《中庸》上说:“说话时要顾虑到能否遵行,做事时要顾虑到是否与说过的话一致。”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言语是心灵的声音,然而人在社会上,实在不能随心谈论,无所顾忌。如果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对话,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就不免要招人厌恶。或者炫耀自己的长处,揭发别人的短处,从自身来说是丧失德行,从别人的角度而言则会招人怨恨。甚至于揭发别人的隐私,传扬他人的过错,使对方听到这些话时无地自容,就会导致话一出口随即招来祸患,此类事情屡见不鲜。人们又何苦为了逞一时的痛快,而自找罪受呢?

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比恭俭更重要的原则。恭俭就是不放肆、不过度的意思。生活中一些素不和睦的人际关系,通常都源于一时的不满,应酬的时候,常常会有人因为傲慢的态度、轻薄的言辞语气,而激发怨恨嫌隙。

这些人未必是有意要去侮辱别人,而是他平时养成的不恭谨谦逊的习惯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想要纠正自己的缺点,必须遵循恭俭的原则,服侍尊长,交往朋友,这些不需要再多说。而对于初次相见的人更要注意。即便那个人犯的过错显著,如果他不接受直言相劝,也不适合对他意气用事,要等到对方心平气和时再委婉劝导他,以真心诚意来打动他,这样还不听从改正的人是很少的。否则,就会是傲慢自大,那么君子会认为不能与这个人对话,而小人就会以为对方是在鄙视自己,因而积怨,少有不借事挑衅的,因此不能不谨慎。

没有看到那些服侍父母的人吗?和颜悦色地早晚侍奉,即便衣食简单,一餐不吃两道肉食,不同时穿两件丝质衣服,父母也都很高兴;如果他们神色不快,面容不和婉,即便是锦衣玉食,也不能令父母高兴。交际的法则也是这样,如果容貌辞令不缺失恭俭的本旨,那么其他方面即便简单,别人也不会生气介意,否则即便场面十分铺张,也没有效果。

一个人名声地位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不恭俭的心态,而一旦因此得罪别人,祸患也就越严重。所以,恭俭是能使人保全名声富贵的方法。

恭俭和卑躬屈膝不一样。卑躬屈膝的可鄙,恭俭的值得崇尚,两者恰好相反。因为独立自主的意念,是人生无时无刻不能缺少的。委屈意志违背道义来迎合别人,随声附和,曲意逢迎取悦于人,这些都是卑躬屈膝的行为,而不是恭俭。谦逊是恭俭的一个方面,然而若关系到人格,无论如何不能屈从于他人。应该礼让就礼让,应该坚守就坚守,就是恭俭所应当有的做法。

礼仪是恭俭的外在表现。然而,恭俭所讲求的礼仪则不仅限于举止言语的方面,关键在于要让赤诚的意念充满着内心,德行的光芒发扬于外表,这些是无法伪装的。而且礼仪和一国风俗会随时代而变化,用意虽然一样,但礼仪的具体表现可能会大有不同,这也是不能不知晓的。

恭俭的关键在于能容人。人的思想观念各不相同,如果因为与自己观点不同就排斥别人,便不是社会交际的原则了。而且人非圣人,谁能无过?有了过错却不改,就会成为罪恶。逆耳的话,尤其应当平心静气地省察,这也是恭俭的表现。

选自《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戒失信

失信的行为有两种:一是违背诺言,一是不守时。

违背诺言的过失,有的是因为临时改变计划,比如晋文公讨伐原国,事先叫人准备三天的粮草,而原军顽强固守不投降,三天之后晋文公下令退兵。此时,派出的间谍回来说:“原国马上要投降了。”于是军官们劝阻说:“请再等待一些时间吧。”军官们的行为就属于这类情况。有的人是因为健忘。比如卫献公宴请孙文子、宁惠子,等到太阳都落山了还没有召见他们,他自己却还在园林中射大雁,这个例子就是健忘型的失信。有的人是因为轻言许诺,如老子所说:“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许诺的人,必定很少守信用,就是这种情况。然而,守信的晋文公听到军官们的劝阻之后,却说:“得到原国而丧失了信用,那又有什么用呢?”可见临时改变计划是不可取的。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却命人驾车要去郊外。他身边的随从说:“今天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着雨,君王您这是要去哪儿呢?”魏文侯回答说:“我与虞人约好一起打猎,虽然酒宴欢畅,但是怎么可以失约呢?”于是魏文侯动身前往,亲自与虞人说明因为下雨故而取消这次打猎,而不敢忘记信约。楚国人有句谚语说:“得到一百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这是说,季布这个人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一定会兑现。

不守时的过失,有提前的,有拖延滞后的,有等待别人的,有被别人等待的。东汉有个叫郭伋的官员巡行视察,到达了西河郡的美稷县,那里有几百个儿童骑着竹马,在道路两旁欢迎参拜。等视察工作结束后,儿童们又把郭伋送到城外,并问:“大人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此地?”郭伋算好日期告诉他们。后来郭伋巡视结束返回,却提前了一天到达,他认为这样会违背与儿童们的约定,就在郊外过了一夜,到了约定的日期才进城。这个故事说明守时不应该提前。汉朝的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了中午结伴出行,等到中午过了,朋友还没有来,于是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后,他的朋友才赶到。朋友见陈太丘年仅七岁的儿子陈元方在门外玩耍,就问元方说:“你的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等了很久您都没有来,我父亲已经自己走了。”陈太丘的朋友很生气,怒吼道:“真不是个人呀,约好了一起出行,竟然撇下我独自走了。

”陈元方严肃地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好了中午出行,中午都过了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听了这番话之后,感到十分惭愧。这个故事说明守时不应该拖延滞后。唐代的萧至忠年少时与朋友约定在路上碰面,正好遇上下大雪。过路的人们劝他去避避雪,而肖至忠却说:“哪有与人约好了,却又失信的道理呢!”就这样一直等到朋友来了才离开。众人都感叹佩服他的行为。与人交往不可不守时啊!吴国有一个人叫卓恕,他以诚待人,从不失信,与别人有约,即使是遇到狂风暴雨、冰天雪地也会按时到达。一天,卓恕离开建业回老家,就去向诸葛恪辞行。诸葛恪问他什么时候能再来。卓恕回答说:“某天当再来亲自拜见您。”等到那一天,诸葛恪做东道主想招待卓恕,宴席摆下却不吃不喝,等待卓恕的到来。当时在场的所有宾客,都觉得会稽和建业两地相距千里,路途有江湖阻隔,大风大浪很难预料,卓恕怎么可能如期抵达。没想到最后卓恕果然按时到达了,满座的客人都惊讶不已。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要守时。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能预见将来,而都不丧失秩序,是靠事先做好约定。有约定而不履行,秩序就会因此混乱,从而导致猜疑之心产生。不守时的过失,虽然好像比食言轻一些,但也足以耗费时间、丧失信用,这也是不能不戒除的。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戒狎侮

人类原本就是平等的,然而有的人妄自尊大瞧不起别人,于是就产生了狎侮,即侮辱嘲弄别人的行为。例如宋代的王曾和杨亿两个人都是皇帝的侍从官。杨亿爱谈笑戏谑,他的同事朋友没有不被他玩笑戏弄的。等到与王曾交谈时,杨亿却说:“我不敢跟他开玩笑。”难道说除了王曾之外,其余的人他都瞧不起吗?人都有相同的情绪感受。但有的人却把让他人不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于是就侮辱戏弄别人。例如唐代的李凤命人披着虎皮假扮成老虎,把他的参军陆英俊几乎吓死,李凤则大笑,并以此为乐事,这就是狎侮。因为一时的轻率疏忽做出狎侮的行为,以致违背人人平等的原则,丧失同情的真意,狎侮的行为怎么能不戒除呢?

在古代,经常有因为侮辱戏弄别人而闯祸的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许攸,凭借着战功而骄纵傲慢。曾经在众人聚集而坐的时候,喊曹操的乳名说:“阿瞒,如果没有我,你是拿不下冀州的。”曹操笑着说:“你说的是。”但内心十分不快,最终找了个理由把许攸给杀了。又比如,唐代的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家是世交,对杜甫很好,亲自到杜甫家中拜访。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而且杜甫的性格狭隘急躁,有一次甚至喝醉了登上严武的座位,瞪着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怀恨在心。有一天,严武想要杀杜甫,幸好旁边的人告诉了严武的母亲,他母亲赶来解救,严武才罢休。曹操、严武都因为不能忍受侮辱嘲弄而杀人,他们固然残暴;但是许攸、杜甫难道不是咎由自取吗?

历史上还有因为嘲弄侮辱别人而引发国家战争的。春秋时期,晋国的郤克与鲁国的臧孙许同时出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萧同侄子①登上一块跳板偷偷地看来访的使者,只见使者一个是跛子,一个则瞎了一只眼睛。于是,齐顷公让本国的跛子官员来迎接跛的使者,让本国瞎了一只眼睛去迎接瞎了一只眼的使者。萧同侄子见此情形便笑了起来,被使者听到。结果这两位大夫回国后,就一同率领军队和齐国在鞍这个地方大战,最后齐军大败。侮辱嘲弄别人引起的祸端就这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