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朝鲜半岛上共有三个国家:高丽、新罗、百济。
高丽为高句丽之简称,是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扶余人于西汉末期建立的一个政权,其疆域东西跨度三千一百里,南北跨度二千里,大抵包括今辽宁东部、吉林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与中部。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高丽与后来的王氏高丽根本不是一回事,无论从历史渊源、疆域范围还是从民族构成来看,二者之间都毫无本质联系。古代高丽是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领土有三分之二在辽东,亦即今天中国的辽宁省东部,朝鲜半岛的地盘实为扩张所得。而王氏高丽则是在古代高丽灭亡200多年后创立的王朝,其创立者王建也根本没有高句丽族的血统。据王建在《十诫书》中自称:“朕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可见王建是三韩人,与古代的高丽人毫无关系。(所谓三韩人,是朝鲜半岛南部古代居民的总称,包括马韩、辰韩、弁韩三支;三韩人是后来朝鲜半岛居民的主要来源)
朝鲜半岛的另外两个国家——新罗和百济,分别位于半岛南部的东面和西面,国土面积比高丽小,实力稍弱。三个国家长期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相互之间矛盾重重,经常爆发战争。
尽管它们自古以来同是中国的藩属国,自两汉以迄魏晋南北朝,一直都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册封,可自从隋文帝时代起,高丽就开始屡屡挑战隋朝宗主国的地位,不但“驱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入寇辽西,而且南征新罗和百济,大有强力扩张之势。
于是,有隋一朝便先后对高丽发动了四次规模浩大的远征。隋文帝曾发兵三十万讨伐,但却因瘟疫流行、粮草不继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被迫撤兵,结果未及与高丽交战便损失了十之八九的士兵。到了隋炀帝时代,好大喜功的杨广更是连续三次亲征高丽,仅第一次出动的军队就多达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后两次据称也都在百万人以上,然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隋炀帝的三次远征全部铩羽而归。
最后一次尽管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可付出的代价却极为惨重。
而更让世人料想不到的是,三征高丽竟然成了隋帝国由盛而衰的致命拐点。短短几年后,一度繁荣强大的隋王朝就因国力耗尽、民变四起而轰然崩塌。
武德年间,高丽与唐帝国之间有过一个短暂的蜜月期。双方曾经交换战俘,高丽还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上表,奉唐正朔,在国内颁行唐朝历法。唐高祖李渊也分别对高丽、新罗和百济进行了册封。
然而好景不长,从武德末年开始,高丽便又故态复萌了。它不但频频阻挠新罗和百济从陆路对唐的朝贡,而且不时出兵侵扰新罗和百济。即位之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愿轻启战端,于是积极施展外交手段,遣使对三国进行调解。高丽表面上做出谢罪与和解的姿态,暗地里却一直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并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在边境线上修筑了一条一千余里的长城,东北起于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市),西南直达渤海的入海口。
在贞观初期和中期,由于唐帝国对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积极经略漠北和西域,所以暂时无暇顾及辽东,但是李世民却一直密切关注着高丽的一举一动。他曾经对朝臣说:“高丽本是汉朝四郡之地,只是后来国家不武,以致沦为异域。倘若我们发精兵数万进攻辽东,高丽必以倾国之兵相救,到时候再派一支海军从东莱直趋平壤,海陆夹击,要攻取高丽并非难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区仍然凋敝,我不忍心发动战争,让百姓受苦。”
由此可见,一旦时机成熟,李世民必定要征服高丽,完成隋朝两代帝王未尽的事功。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丽国内爆发政变,其东部总督泉盖苏文杀了国王高建武,拥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继位,然后一手把持军政大权,成了高丽王国的实际统治者。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九月,新罗遣使向唐朝告急,说百济悍然出兵攻占了新罗的四十余座城池,并与高丽结盟,新罗危在旦夕,请求唐朝火速发兵救援。李世民立刻遣使前往高丽,对高丽发出了严厉警告。不料,泉盖苏文却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对唐帝国的战争警告完全不予理睬。
李世民勃然大怒:“泉盖苏文弑君篡权、逆天虐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不可不讨伐!”
随后,太宗李世民做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大为惊愕的决定——他要御驾亲征、讨平高丽。
大臣们纷纷劝谏,但李世民决心已定,谁劝都没有用。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准备,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李世勣、李道宗、张亮等,共率水陆大军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进军辽东。
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三月到六月初,是这场战争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接连攻克高丽在辽东的几座军事重镇: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市)、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市)、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白岩城(今辽宁灯塔市西)。此外,唐军还数度击溃泉盖苏文派来的援军,沉重地打击了高丽军队的士气。
初战告捷之后,踌躇满志的李世民将目光转向辽东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市)。只要拿下它,大唐远征军就可扫平辽东半岛,继而跨过鸭绿江,一举夺取平壤。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六月中旬,李世民率领远征军迅速南下,于二十日包围了安市城。
在辽东境内的所有高丽据点中,安市城的情况最为特殊。严格来讲,它现在处于半独立状态。
当初,泉盖苏文发动政变、大权独揽后,高丽各地方的守将和城主都慑于他的**威,不得不向他屈服,唯独安市城主拒不承认泉盖苏文的新政权。泉盖苏文勃然大怒,数度发兵攻打。由于安市城城防坚固,加上安市城主英勇善战、指挥有方,所以屡屡将政府军击退。泉盖苏文没辙,最后只好放弃,任凭安市城变成了一个没有归属的“独立王国”。
但是此时此刻,泉盖苏文却不能再对安市城置之不理了。
因为辽东的其他重镇均已陷落,只剩下这座安市城可以阻遏唐军的兵锋。虽说它的南部还有建安、后黄、银城、乌骨等城池,可这些地方的防御都相当薄弱,根本经不起唐军一击。换句话说,安市一旦失陷,唐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鸭绿江,直捣平壤。
所以,泉盖苏文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安市城——保住这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
就在唐军进围安市城的次日,泉盖苏文就命令北部总督高延寿、高惠真,统领高丽、靺鞨兵共计十五万人,大举救援安市城。
十五万人是什么概念?
是倾国之师,是高丽王国目前可以动用的所有机动兵力和后备部队。
毫无疑问,唐帝国的远征军与倾国而来的高丽军队必将在安市城展开一场大决战。
安市城的存亡将对这场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世民很清楚——安市城是一颗硬钉子,要拔下它并不容易。
所以一开始,李世民曾打算绕过安市城,先把南部的建安城打下来。可李世却不同意皇帝的战略,他的理由是: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唐军的补给中转站在辽东城,如果绕过安市进攻建安,那么后方的运输线很容易被安市守军切断;反之,如果先攻下安市城,则建安城唾手可得。
李世民尊重李世勣的意见,遂决意攻打安市城。
当高延寿的救援大军火速向安市城推进的时候,李世民对当前的形势做出了三种判断。他说:“现在高延寿有三种战略选择:第一,率领大军前进,与安市城的守军互为掎角,占据险要地形,派出靺鞨骑兵抄掠我们的牛马,一旦我们进攻受挫,要撤退又受阻于沼泽,就会陷入困境,这是上策;第二,救出安市城的军民,然后撤退,这是中策;第三,自不量力,与我们在战场上一决胜负,这是下策。诸位等着瞧,高延寿必出下策,要生擒他易如反掌。”
与此同时,高丽军中的一个谋士也正在向高延寿献策:“李世民对内扫除群雄,对外制伏戎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倾国而来,我们不是他的对手。而今之计,只有坚壁清野,避其锋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然后派出奇兵切断唐军的补给线,一旦唐军的粮食告罄,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我军便可大获全胜。”
很显然,这个谋士的策略正是李世民所说的上策。
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高延寿根本听不进去。
他断然拒绝了谋士的建议,毅然挥师西进,决意与李世民一决雌雄。
当高丽援军距离安市城四十里地的时候,李世民担心他们不敢前进,于是命阿史那社尔率一千名突厥骑兵去诱敌深入。阿史那社尔与高丽军刚一交锋,就佯装败北。高丽士兵大喜,互相喊着说:“唐军太容易对付了!”于是争先恐后地追击,直抵安市城南八里,然后紧靠山麓扎营列阵。
李世民随即亲自到高丽军营附近作了一番侦察,然后遣使给高延寿送了个口信,说:“泉盖苏文强臣弑主,所以我前来问罪,至于交战,本来就不是我的意愿。我大军深入你们国境,粮食供应不上,所以先夺你们几座城池,等你们政府恢复藩臣的礼节,自然会将城池还给你们。”
很显然,这是李世民有意释放的烟幕弹。
高延寿果然中计,随后便放松了警惕。
李世民连夜召开军事会议,抓住战机进行决战部署。他命李世勣率领步骑混成兵团一万五千人,抢占西面的山头;又命长孙无忌率精锐部队一万一千人,从山北峡谷秘密行军,迂回到高丽大军的后方;而他本人则亲率四千人坐镇北山,将总指挥部设置于此,从这里俯瞰整个战场,以战鼓、号角及各种旗帜作为指挥作战的信号。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李世勣率部悄悄占领了西岭。当薄雾逐渐散去,高丽军队才赫然发现唐军早已在他们身边摆出了一个攻击阵型。
高延寿大惊失色,立即下令军队准备作战。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此刻,长孙无忌的奇兵已经穿过峡谷,进入了预定战场,并且掀起漫天尘埃,向指挥部发出了信号。
李世民一见,即刻命鼓手和旗手发出进攻的指令。刹那间,唐军各部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各个方向对高丽军营同时发起了攻击。高延寿根本弄不清唐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更不知道唐军的作战意图。他试图分兵抵御,可是军营长达四十里,战前又毫无准备,所以根本来不及对十五万士兵发出不同的作战指令。
唐军各部就像几把尖刀从各个方向猛然插入高丽军营。高延寿的部下们得不到主帅的指令,只能硬着头皮各自为战。十五万人瞬间变成了十五万只无头苍蝇。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猝不及防的高丽军队全线崩溃,十五万大军被杀二万多人,余众作鸟兽散,只剩下不足四万人跟着高延寿逃进深山,依险固守。长孙无忌按照原定计划,毁坏了后方河流的所有桥梁,彻底切断了高延寿的退路。
随后,李世民命令各军守住各个山口,把这支残敌团团围困。
六月二十四日,高丽军队的最后一点军粮告罄。高延寿、高惠真意识到大势已去,只好带着余众三万六千八百人向唐军投降。
高延寿全军覆没,令高丽举国震惊。
位于安市城后方的后黄城、银城等地(均在今辽宁岫岩县北)的高丽军民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弃城而逃,一口气跑过了鸭绿江。
安市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然而,就是这座孤城,却成了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滑铁卢”。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他很快就将在这座安市城遭遇与杨广如出一辙的命运。
安市城的防御超乎寻常的坚固,而安市军民的抵抗也出人意料的顽强。
唐军围攻了一个多月,安市城依旧岿然不动。每当李世民的御驾经过安市城下的时候,城上守军就擂鼓喊叫,肆意取笑大唐天子,气焰极为嚣张。
看着皇帝一阵青一阵白的脸色,李世勣愤然提议——“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这个可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安市城。城中军民越发同仇敌忾,人人抱定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安市城全民皆兵,对唐军的抵抗也更加顽强。
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一转眼时节已近深秋。
辽东早寒,如果再这么拖下去,等到草木干枯、河水结冰的时候,唐军的后勤补给势必更加困难,到时候大量的士兵和战马很可能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冻死在雪地里。
怎么办?
关键时刻,高丽降将高延寿、高惠真向唐太宗献计:“安市城全民皆兵,不易攻拔,不如绕过安市,直取乌骨城。乌骨城主年已老迈,大军定可朝至夕克,进军途中的其他小城也会望风而逃,只要收取这些城池里的粮食辎重,大军的供给就不会匮乏,而后乘胜前进,平壤指日可下!”
这个计划得到了绝大多数将领的支持。他们说:“我军在南部还有张亮的四万海军,可命他即刻向乌骨城进军,与主力会师,攻占乌骨城,然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李世民略微沉吟后,很快同意了绕道计划。
可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发言了。他说:“天子亲征,跟诸位将军不同,不能抱着侥幸之心去冒险。如今安市、建安的守军还有十余万众,如果绕过它们攻打乌骨,万一两城军队倾巢而出,袭击我们的后背怎么办?所以,臣以为应该先破安市、后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这才是万全之策。”
在此,“是否要绕道”已经成为整个高丽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步棋。
如果不采用绕道计划,一意要拔下安市城这颗硬钉子,就得面临辽东早寒的威胁。假如进入冬天还拿不下安市城,那么李世民只能选择撤兵,此次远征就会功亏一篑。
而如果绕过安市直取平壤,看上去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招,但是唐军的运输补给线势必更加漫长。万一平壤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防御薄弱,而是跟安市城一样又臭又硬,那么唐军就会陷入给养匮乏、饥寒交迫、腹背受敌的困境。比如当年的隋炀帝杨广,其第一次亲征就是因为绕道深入、粮草不继而遭遇惨败的。
所以,无论哪一种战略都各有利弊,绝无万全之策。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最后,李世民内心的天平倾向了长孙无忌。
他决定放弃绕道计划,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安市——不克安市,誓不罢休!
高丽战争的结局就此注定。
随后的日子,唐军对安市城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士兵们每天都发起六七轮的冲锋,各种攻城武器也都拉上去了,无奈安市城城高墙厚,抛石机抛出的巨石只能砸塌城墙上的雉堞,根本轰不倒城墙。就连被砸塌的雉堞,安市守军也马上在缺口处修筑木栅,令唐军无机可乘。
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胜利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李道宗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筑一座土山。
筑一座比安市城墙还高的土山,然后居高临下发动攻击。
随后,唐军花了整整六十天的时间,动用了五十万人次的劳力,终于筑起了一座比安市城墙还高出数丈的土山。
安市城彻底暴露在了唐军的眼皮底下。
安市军民目瞪口呆。
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安市城转眼就会成为唐军的囊中之物。
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意外。就在土山刚刚竣工的当口,令交战双方都大惊失色的一幕发生了:土山突然崩塌了一角,而且压垮了安市城的一段城墙!
原本固若金汤的安市城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撕开了一个缺口。
只要唐军抓住战机从这缺口处冲进去,安市城就完了。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守卫土山的唐军将领傅伏爱却不知上哪溜达去了,根本不在军营,只剩下一群士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手足无措。
趁唐军愣神的间隙,高丽军队迅速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敢死队,从倒塌的缺口处冲出来,向守卫土山的唐军发起了攻击。唐军的这支部队本来人数就不多,加上将领又开了小差,士兵们无人指挥,顿时乱成一团。于是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只不过片刻工夫,就把这座耗费了两个月时间修筑的土山拱手让给了高丽人。
高丽军队占领土山后,立刻挖掘战壕,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出重兵把守。
等到唐军最高统帅部得到消息,土山早已变成了高丽人手中的一座坚固堡垒。
李世民的肺都快气炸了,马上把玩忽职守的将领傅伏爱拖出去砍了脑袋,然后对所有将领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土山!
接下来的三个昼夜里,一拨接一拨的唐军士兵对这块弹丸之地发起了不间断的攻击,而高丽军队也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
谁都知道这座土山的重要性。唐军只要将其夺回,安市城立马玩完;而高丽人只要拼死守住,安市城就能高枕无忧。
所以,双方都倾尽全力、志在必得。
这三个昼夜简直成了一场噩梦。双方在小小的土山上扔下了无数具尸体,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遗憾的是,整整三天过去之后,土山依然牢牢控制在高丽人的手中。
此时已经接近九月下旬,从唐军围攻安市城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漫山遍野的草木都已枯黄,刺骨的北风在耳旁呼啸,而唐军将士们仍然穿着单薄的夏装,粮草也已逐渐告罄……这场战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除此之外,漠北的局势也在此时骤然紧张了起来。薛延陀的真珠可汗死后,他儿子自立为多弥可汗,随即蠢蠢欲动,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河套地区……唐帝国与薛延陀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李世民都只能立刻从高丽撤兵,别无选择。
这场亲征高丽的战争,就这样以势如破竹的胜利开场,却以万般无奈的撤兵告终。
在这片辽东的土地上,此刻的李世民与三十三年前的杨广一样,播下的是信心和希望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沮丧和失败的果实。
两代帝王踌躇满志地亲征高丽,却遭遇了如出一辙的历史命运。
李世民顿有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之感。就在班师途中,他忍不住仰天长叹:“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这场战争的失败,给李世民的内心投下了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
从辽东回国之后,李世民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痈病、风疾、重感冒等疾病交替困扰着他,逐渐耗尽了他的生命能量。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六月,不甘失败的李世民下诏宣布,要于次年发兵三十万二征高丽。
然而,上苍再也没有给他机会。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终南山翠微宫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一岁。
没能亲手征服高丽,成了这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