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李渊父子(1 / 1)

李渊与原配夫人窦氏共生有四男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一女是平阳公主,女婿是隋东宫千牛备身柴绍。其中除三子李玄霸早亡外,其他的三男一女一婿全部参与了李渊从起兵到建唐的全过程。

而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人,当然非李世民莫属。

公元599年1月23日,即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县)。相对于李渊来说,李世民的出生就多出了一层神秘色彩。史称其出生时,有两条龙在他们家门口嬉戏喧闹,整整闹了三天才离开。

李世民四岁时,又有一个神秘的相士来到他们家,对李渊说:“公是贵人,且有贵子。”看到李世民后,这位相士更是啧啧称奇,情不自禁地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渊又惊又喜。喜的是他们父子二人均有天命,来日必将贵有天下;惊的是此事一旦泄露,必定惹来杀身之祸。李渊狠狠心,决定把这个不知来自何方的相士杀了。可转眼之间,那个神秘人物便已消失无踪了。从此,李渊便以“济世安民”之义,为次子取名李世民。不知道李世民在此之前是否有过别的名字,反正从这个时候起,这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就将伴随他的一生,并且注定要载入史册、彪炳千古了。

关于李世民的少年时代,各种史籍的记载都很简略,我们只能从相关史书的只言片语中略窥端倪:

贞观初年,李世民曾对时任尚书左仆射的萧瑀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贞观政要》卷一)

贞观年间,李世民在写给魏徵的一道手诏中说:“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全唐文》卷九)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四十三岁的李世民在武成殿大宴群臣,曾回忆自己的过去说:“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暑往寒逝,将三十年矣。”(《旧唐书·太宗本纪》)

综合上述史料的零星记载,我们基本上可以还原出少年李世民的一个大致轮廓。乍一看,这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而且还颇有些“纨绔子弟”的嫌疑。因为他“好弓矢”、“喜博戏”、“尚威武”,可偏偏就是不喜欢读书;能把弓矢骑射之术玩得异常精妙,可对先王之道、圣贤学问却“茫若涉海”、两眼一抹黑。

比起那个“好学,善属文”、七岁就能吟诗作赋、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杨家二公子杨广,这位李家二公子简直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然而,就是那位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杨家二公子,却亲手葬送了一个繁荣富庶、四海升平的帝国,并把自己钉上了“无道暴君”、“二世而亡”的历史耻辱柱。而这位“不学无术”的李家二公子,却反而开创了一个万邦来朝的“天可汗”时代,并最终缔造出一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唐盛世!

这看上去似乎有点奇怪。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杨广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更谈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统治者。他身上强烈的诗人气质和虚荣天性严重障蔽了他的政治理性,从而使他的帝王生涯始终贯穿着“浮华”二字。或许是在江都任总管的十年让他过多地熏染了浮靡绮丽的江南文化,或许是他的天性原本就与之正相契合。总之,与其说杨广是一个政治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政治美学家”。而当一个帝王的人格特征与他的职业要求完全背离时,就注定他只能成为一个蹩脚的统治者。此外,杨广那种恃才傲物、好大喜功的一贯秉性又导致了一种“致命的自负”,使他在逆境中的坚韧性和抗挫折能力几乎为零。所有这一切共同驱使他最终走上了失败和灭亡的道路。

与杨广恰恰相反,李世民身上那种活泼强悍的尚武精神,那种质朴的、原生态的生命动能其实正是继承了关陇集团的优秀传统。在那个一切都要靠武力和实力说话的年代,李世民并不是从书本上学习那些大而无当的“先王之道”,而是从父母亲的性格遗传和言传身教中养成了机智勇武的过人禀赋。《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从李世民日后在历史上的种种作为和表现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并非修史者的溢美之词。少年李世民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是继承了鲜卑民族的尚武精神,另一方面也与关陇集团那些成功者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正相契合。

同样,作为关陇集团的后人和鲜卑母亲的儿子,杨广背叛了自己的传统。

而李世民则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也无愧于他身上流淌的鲜卑血液。

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故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我们可以说,面对即将到来的那一场场群雄逐鹿和改朝换代的战争,以及一幕幕惊险而残酷的政治博弈,这个机智果断、骁勇强悍的年轻人早已做好了上场的准备,并且充分具备了角逐的资格。

大约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娶了隋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的女儿。众所周知,这个长孙家的女儿就是后来初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孙皇后。她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尽心辅佐而决不干政,在李世民登基御极、治理天下的过程中默默无闻地做出了很多贡献,不愧为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也无愧于“母仪天下”之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典范性和楷模意义的皇后之一。

长孙家族是北朝的豪门显宦,其先祖出于北魏皇族拓跋氏,因在魏宗室中建功最伟,且居宗室之长,故改姓长孙。到了长孙晟这一代,其地位依然显赫。他是隋朝的重臣名将,从青年时代起就深受隋文帝器重,此后长年经略突厥,曾向隋文帝提出“远交近攻”之策,从而成功离间突厥各部,使其最终向隋朝称臣。在隋帝国的国防事务和外交战略上,长孙晟可谓贡献良多、功勋卓著。大业五年,长孙晟病卒。

长孙晟死后,年仅八岁的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一起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高士廉出自北齐皇族,其祖父高岳是北齐开创者高欢的堂弟,封清河王,官至左仆射、太尉;其父高励,北齐乐安王,也曾官任左仆射。高士廉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在文史方面颇具造诣。在他的熏陶下,长孙氏和长孙无忌自然都喜欢上了读书。史称长孙无忌“好学,赅博文史”,而长孙氏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长孙氏十三岁时,高士廉由于对李世民非常赏识,知道他不是久居人下之辈,所以就把长孙氏许配给了李世民。

从此,长孙兄妹的命运就与李唐家族、尤其是与李世民紧紧绑在了一起。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北巡时被突厥围困于雁门,下诏命各地勤王,年仅十七岁的李世民就应征入伍,并向主将提出了“赍旗鼓以设疑兵”的策略,建议队伍大量携带军旗和战鼓,然后大张旗鼓设置疑兵,借此迷惑敌人、制造恐慌。他说:“始毕可汗胆敢以举国之师包围天子,必定认为我们仓促之间不能及时救援。所以我们应该大张军容,白天令数十里幡旗绵延相续,夜晚则钲鼓齐鸣,让敌人以为我方援军已大量集结,势必闻风而遁。否则敌众我寡,万一突厥倾巢来攻,我们必定难以抵挡。”

主将欣然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

虽说此后突厥退兵、雁门围解是四方勤王之师大举云集的结果,并非李世民此计的功劳,但这件事情足以表现出李世民过人的军事才华。

这是史书有载的李世民在隋末历史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

当时李世民只是一个小兵,虽然身份有点卑微,但是,作为一个即将在几年后纵横天下的军事统帅,其胚胎与雏形在此刻已然隐约可辨。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初,李渊从地方太守的任上被调回朝中担任卫尉少卿。其时正逢杨广发动第二次高丽战争,李渊赶赴怀远镇负责督运粮草军需。途经涿郡的时候,李渊与他的朝中密友、隋炀帝近臣宇文士及进行了一次密谈。宇文士及是隋朝重臣宇文述之子、隋炀帝杨广的驸马,身处隋帝国的政治中枢。所以李渊和他的此次密谈,其意义自然非同小可。关于此次会谈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武德初年李渊所说的一句话中窥见端倪——高祖笑谓裴寂曰:“此人(宇文士及)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旧唐书·宇文士及传》)

众所周知,裴寂是大唐的开国元勋、晋阳首义的第一功臣,连他都要排在宇文士及后面,可见李渊在大业九年与宇文士及所谈的“天下事”,实际上就是“问鼎天下”之事。

不久后,杨玄感叛乱爆发,李渊又被紧急调回弘化(今甘肃庆阳市)担任留守,并主持潼关以西十三郡的军事。李渊遂按下起兵之意,静观事态变化。其妻兄窦抗力劝其起兵,说:“杨玄感已经抢先一步了!李氏名应图谶,应该趁势举义,这是天意啊。”

但是李渊拒绝了,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李渊深知第一根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

果不其然,仅仅两个月后杨玄感便兵败身亡了。

从大业中期开始,李渊就已成为隋炀帝杨广深为倚重的心腹大臣之一,所以才能不断获得从地方到中央的各个重要职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渊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得到了深入的历练和极大的提升,同时问鼎天下的雄心也在不断膨胀。史称其“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也就是说,李渊一直在这几年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干部队伍,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为日后夺取天下进行充分的准备。

可是,杨广不是瞎子。

尽管李渊很谨慎,但是他的行为还是引起了这位大隋天子的怀疑和警觉。有一次,杨广在行宫,故意传诏李渊前去觐见。李渊托病不去,杨广顿时大为疑惧。当时,李渊的一个外甥女王氏是杨广的嫔妃,杨广就问她:“你舅舅为何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李渊病得很厉害。杨广深深地看了王氏一眼,似问非问地说了一句:“会不会病死啊?”

这句话很快就传进了李渊的耳中,李渊大为惊恐。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希望李渊死!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皇帝随时下一道诏书,李渊就可能富贵不保、甚至是人头落地。

怎么办?是索性起兵造反,还是就这么坐以待毙?

李渊知道,虽然隋朝天下已经烽烟四起、人心思乱,但远不到分崩离析、轰然倒塌的地步。所以,此时起兵绝对不是时候。杨玄感就是前车之鉴。

怎么办?李渊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之中。

然而,李渊并没有痛苦很久。在隋帝国的政坛上混了这么多年,这点应变的智慧还是有的。

他最后想出的办法是——自秽。

是的。自秽。没有比自秽更好的保命办法了。

于是从大业九年的秋天起,差不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渊终日沉迷酒色,并且大肆贪污受贿,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堕落了——从一个精明强干的朝廷重臣堕落成一个酒色财气的庸臣和昏官了。

表兄李渊“堕落”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朝廷的情报网落进了天子的耳朵。

杨广笑了。

他悬了许久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一个酗酒、纵欲、贪财、好色的中年男人,还有多少觊觎天下、逐鹿中原的野心和能力呢?

恐怕很少。

所以,杨广特别喜欢现在这副模样的表兄李渊。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四月,李渊被任命为山西、河东讨捕使,负责镇压当地叛乱。在龙门(今山西河津市),李渊身先士卒,仅率少数骑兵便大破变民首领毋端儿的数千部众。

此时,李渊的副帅兼好友、善观天象的夏侯端再次劝他说:“金玉床摇动,此帝座不安。……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晓察,情多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金才既死,明公岂非其次?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旧唐书·夏侯端传》)

夏侯端之所以说杨广“切忌诸李,强者先诛”,是因为当时有一则叫《桃李章》的政治歌谣广为流传,内容大致是说隋王朝气数已尽,李姓之人秉承天命,将取而代之。可想而知,这则歌谣引起了杨广强烈的愤恨和猜忌,因而大肆诛杀朝中的李姓官员,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的李金才就是因此而惨遭灭门之祸。

应该说夏侯端的分析是很中肯的。当时李渊确实处境不妙,虽然通过“自秽”成功地掩藏了心迹,但是杨广对他的猜忌仍然存在,稍有不慎就会重蹈李金才的覆辙。

但是李渊还是忍了下来。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足以扫灭群雄、颠覆隋朝社稷。所以,他仍然需要蛰伏,需要隐忍。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渊终于重获杨广信任,出任太原道安抚大使。他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安置在河东,唯独带着李世民到了太原。

这样的安排足以说明——大约从这个时候起,李世民已经成为李渊军事上的得力助手。

在随后打响的讨伐甄翟儿的战斗中,这一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当时外号“历山飞”的变民首领魏刀儿北连突厥、南寇燕赵,其势甚为猖獗。甄翟儿是魏刀儿的部众,率两万余人屯驻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市),并时常袭扰太原,曾在战斗中击毙隋朝将领潘长文。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四月,李渊与李世民率步骑五千余人前往征讨,在西河的雀鼠谷与甄翟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李渊命精兵张开两翼,而让羸兵居中,大张旗鼓,布置出一个迷惑敌人的“大阵”。随后,李渊亲率数百名精锐骑兵深入敌阵,迅速冲乱了敌军的阵形,但是变民军仗着人多势众,很快就把李渊团团包围。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旧唐书·太宗本纪》)。

此战官军完胜,迅速打出了李渊父子的声威。虽然这一战的主要指挥者是李渊,但是李世民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果敢和勇猛,已足以让世人眼前一亮。

雀鼠谷一战,可以说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一个辉煌开端。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底,李渊终因剿匪有功,被擢升为太原留守。

太原(郡治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是帝国北部边陲防御突厥的一座军事重镇,城高池深、兵强马壮,储存的粮饷可支十年。隋炀帝交给李渊的任务是让他镇守此地,负责清剿周边地区的叛乱,并与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太守王仁恭共同防御突厥。

可对心怀异志的李渊来说,这座太原郡无疑将成为他开创帝王大业最理想的根据地。因为它不但是一座给养充足、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的军事重镇,而且还是五帝时期圣君唐尧的发祥地,恰与李渊“唐国公”的爵衔相契。所以,自从以安抚大使的身份进驻太原后,李渊就已经“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了(《大唐创业起居注》)。

所谓“天授”,也就是意味着叛隋起兵、争霸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渊等待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